第121章 :斩使3(1 / 1)

第二十八章斩使

真珠摇头道:“皇后谬奖了,其实,臣来此拜见是有军机要事上报。西北辽国余孽耶律大石已经归天数月,登位的新君据说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童,这对我大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裴满氏听了一惊道:“你说辽国余孽耶律大石归天?莫不是当年曾被你父帅扣押在大金,太祖太宗两位先帝都曾要劝降,却被燕国公主和她家驸马救走的那个契丹人?这消息可是确实?”真珠点头道:“皇后之言不差,就是此人,消息也千真万确,臣刚从舍弟韩奴那里获知,他奉越王之命巡视西京,从西夏回来的使节打听到消息,说契丹人已经公告天下,只不过我们相距遥远,所以迟了一些。”唐括重国转身道:“如此说来,皇后,大金有必要先做好准备。”裴满氏看了一眼:“契丹人死了首领与我们何干?难不成我们还要千里迢迢去西北塞外讨伐这些契丹余孽?上一次兴师动众我记得也没得到什么好处,还白白牺牲了近万人,着实不值啊。”宗本道:“唔,臣以为倒不能这样看,皇后,当年那些辽贼是贼心不死,也曾千里迢迢奔赴汴京沟通南朝试图夹攻我们。如今大金好容易与宋人达成和议,但这些躲在边荒之地的契丹人难保不会再做什么手脚,眼下我们稳固了南朝,正好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这些西北余孽,扬我大金声威啊。”裴满氏斜着一双凤眼道:“皇叔说的固然是不错,但这些契丹余孽远在西域,越王在军中事务繁忙,我想,也不能什么事都去惊动他,陛下心中自有一腔革新抱负,这几年我大金的官制在陛下手中也都实现了许多吸收汉法的长处,可朝中非议从未停息,本宫想为陛下尽一些力吧,又年轻识浅,还望你们多出些主意,我才好让陛下有所抉择。”

宗本顿了一顿道:“这倒也不难,皇后适才也提到,海娜公主和李天晟不就在那西域么,他们是那个耶律大石深为信任的人……海娜还是我大金燕国公主,不妨我们派出一队使团前去打探一下虚实……”裴满氏听了抢着道:“打探虚实?嗯,这个嘛……大金如今雄视中原和漠北,要我们派出使臣去到契丹人那里?不是反而让他们更加得意了,难道我们堂堂大金国还要去恭贺他们契丹余孽的新君登位么?若是传扬出去,岂不是令天下笑话!”真珠一直没有出声,此时才道:“皇后,臣以为,原王这主意可行。”裴满氏一怔,瞧着他道:“什么?”真珠道:“皇后试想,燕国公主与相好的汉人驸马在契丹人那里颇受器重,那汉儿与契丹首领有交情,先帝以我们大金公主相许都未能打动其志,如今耶律大石过世,若是汉人驸马此时被我方使臣说动,加上公主从旁影响,或许就此可令契丹余孽臣服我大金,这不也正是公主当年跟随驸马远赴西域之天意吗?若是在陛下的恩旨下解决了契丹大患,大金之声望也从此波及西域,此乃不亚于两代先帝的丰功伟业啊。”裴满氏听了心头一喜,连连点头道:“嗯,卿家言之有理,不过这西域嘛,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本宫也就听陛下说起过,数年以前据说西域什么地方的国主来向大金献过契丹人的俘虏,可后来再没什么来往。照你们说来,当真也值得一试。那么话说回来,谁人可去西域会一会燕国公主和这位汉人驸马呢?此人要有极好的口才,能够说动那位皇姑姑。”重国道:“嗯,皇后想的周全,而且此人还需要明白两军一些情况,还要颇有身份……”宗本微微侧眼,笑了一笑道:“启禀皇后,这人选嘛,臣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真珠听了一凛,扭头看着宗本。

裴满氏也看着真珠,“皇叔的意思是设也马郎君?”宗本笑道:“非也,臣的意思是真珠的兄弟韩奴。”裴满氏笑道:“呵呵,好,设也马郎君,嗯,韩奴是粘罕元帅家的二郎,大帅过去一直是契丹人的对手,韩奴这些年在皇叔宗弼军中,也算是熟悉军中情形。不过你们说此去可以收服辽国……呵呵,设也马啊,你说说能有几分把握?他们可一直是把我们大金看作死敌!”真珠看了一眼宗本和重国:“回皇后,以臣愚见,尽管辽国在西域号称征服了四方部族、藩国,但那些蛮荒小民相加一起也不可能与我大金军威相提并论。何况契丹人仍然是靠着武力进军西域,他们未必就都真心臣服。因此,如若我大金国的使臣宣威西域,并侧重于广施恩典,加上公主殿下从中说和,对于那个契丹小儿,即使有他的母后敌视我们,但料想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我想这一次定能让契丹人知道我们大金国的气度和威仪,我们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为以防万一,另外我们也可陈兵于云中一带,借故震慑那些番邦小民。”裴满氏听了连连点头,“嗯,卿家说的不错,对了还有一件,本宫对你等都看做自家人,你们也希望陛下可以承继祖宗之志,将大金发扬光大,听说这汉人有一本稀世兵书,定要设法笼络到,设也马,就命你去向韩奴交代吧。”

真珠向裴满氏行礼告退,忽然外面一人道:“皇后,如此军机大事难道不要知会太保一声么?”真珠扭头一看,是新近的刑部员外郎蔡松年,起初曾在宗干府中做过合剌的太子中允,后来长年随宗弼在军中任谋士,诗词文章一流。众人皆知合剌器重汉人文士,因此,对这些有真才实学之人,合剌总是特别亲近。裴满氏没有怪他无礼,见他手里拿着一卷东西,将手中花猫递给一旁宫女,招手道:“伯坚,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如今太保贵人事忙,陛下也不愿事事劳烦皇叔,这等派遣使臣之事,他能够做主!”真珠停在殿门旁,见蔡松年上前行礼:“启禀皇后,这是臣想敬献给陛下欣赏的一幅拙作……”说着慢慢摊开卷轴,一边对皇后徐徐说道:“请恕臣多嘴,如果皇后有意派遣大军为出使西域辽国的使团压阵的话,就应该让太保知道,如今越王他是大金都元帅,统领三军,为了以防万一,我想娘娘应该知会一声。”裴满氏俯看蔡松年的书法,耳中听他说话,秀眉不禁一皱,霍地起身,想说他几句,但想到他颇受合剌和宗弼器重,强忍火气,强颜干笑两声:“这汉人书法嘛,本宫不是很懂,但伯坚这幅《李白诗仙卷》既然是苏东坡的痕迹,想必是佳作,各位卿家以为如何?我想陛下定会很喜欢……我说伯坚啊,安抚西域番邦这点小事,主要还是想以大金之声威震慑那些契丹人,不想动用刀兵,你该知道陛下素来仁厚。”

真珠立在后面,看着裴满氏把话题一转:“好了,天色已晚,我乏了,一会儿就把你这幅大作带给陛下,你们都下去各自行事吧,退下吧。”蔡松年虽然颇受礼遇,但毕竟官职有限,只得行礼和众人一起退出。

真珠回到府中,急忙命人快马带书信通知粘割韩奴回来,交代了皇后的旨意。

粘割韩奴和真珠都身材魁梧,弓马娴熟,颇有粘罕当年的风范,在汴京办理好事务,不过两日,粘割韩奴就赶到燕京。回到府中,听兄长转述得到皇帝皇后任命,他以大金武义将军之名带一班随从前往西域,不禁有些迟疑地道:“这是陛下和皇后看重我等,兄弟自然领命,不过……兄长,若是军中太保过问起来,或是对我有些疑忌……我该如何回报?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还有大哥,到了西域边荒之地,那里可是契丹人的地盘,真要有什么变故,我这一队百十来人能做什么,岂不会凶多吉少?”真珠沉吟片刻:“二弟所虑甚是,其实原王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我也一直心存担忧,可当时……我一人怎好逆他们众人的意思,不管如何,你孤身犯险,如果可以见到燕国公主,她的为人素来不差,对大金族人定会担待,你须得对她十分敬重……至于太保这边……只要你办成这事,相信太保也不会怎样。”粘割韩奴点头道:“也好,大哥,毕竟我们是为了大金,兄弟愿走这一遭,即便有什么凶险,我也不能给父帅丢脸。”真珠听他说起父帅,不禁虎目含泪,道:“兄弟千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说动公主才好。云中那边,我会尽快给都统石家奴留下消息,你随时把握好联络通畅,他起初虽在二太子帐下,但后来一直跟随父帅伐宋,也深得信任,和娄宿等相差无几,他今日定边都统一职,也是父帅当年提拔的。到了那里,带上些最勇猛的死士同去,一切小心在意。”粘割韩奴连连点头,随即让家人布置酒席之际,聊了一些闲话,不一会,真珠让韩奴入座,互相斟上酒,对饮一碗,韩奴扯下一块羊腿啃起来,跟着又道:“对了大哥,你说皇后提到要从公主驸马那里取得关于什么兵书的事,记得当初他们离开大金时,不是说早给先帝了么?否则先帝、包括父帅怎么会放走他们?”

真珠看了看屋外:“这事……我想现今是皇后另有打算,陛下这些年身在朝廷主持大局,谁都知道颇为不易,你我一家如何熬到今日?这滋味……外人岂能知晓?你还说我那两个儿子,打从离开家门,我数年都未能见上一面,对你这叔父都比我这当爹的亲近,哎,陛下眼下没了太子,这一份打击……他本该是个有为之君,我看这皇后是个有才干的人,她想帮陛下做一番大事,所以你这次前去,如能得上天保佑,我们一家日后或许能再有出头之日!”韩奴嚼着大块羊肉,笑嘻嘻地道:“不瞒大哥,越王让你留在燕京皇帝身边,我和两个侄儿在他军中,这左右都是受他掌控之人,连皇帝的兄弟迪古乃都在给越王办事,这陛下一家嘛,说来也比我们一家好不了哪去啊……”真珠瞪了他一眼:“给我闭嘴!休要再说这样的话,否则我饶不了你!”韩奴端起酒碗赔笑道:“罢了,我……”说着喝了一大口。

粘割韩奴拿了加盖皇帝玺印的诏书和大金符节,次日随几个家将策马出城,一路往西而行。数日后来到蒲察石家奴所辖云中,蒲察石家奴一面迎接割韩奴,一面叙旧。相会一日,带着挑选的百余名护卫浩浩荡荡上路。粘割韩奴听从石家奴建议从西夏国进入辽国。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1978文艺时代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七零,最强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割鹿记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高手下山:徒弟太强悍,美女师父吃不消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不败神婿 逆袭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