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龙斗狂沙西辽传奇 > 第69章 :交兵大漠3

第69章 :交兵大漠3(1 / 1)

第十七章交兵大漠

当晚,大石在行营设宴,提到复国之事。大石道:“李兄弟刚从金国回来,你们了解金军的最新动向如何?”李天晟看着环座四下的众多将领,说道:“当下金国的情况,完颜斡离不新丧不久,接替的是他的三弟讹里朵和四弟兀术,也是主张征伐之辈。不过皇帝这边……”说着扫了一眼身边的完颜海娜,“皇帝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下一步……因为此前,他们刚刚在宋国册立过新君……”大石和众将有些讶异,“册立新君?”李天晟道:“正是,是投降的宋朝大臣张邦昌,在宋都东京被册立为君。不过,宋人自己也立有新君,正在一边逃亡一边谋图恢复。”大石笑道:“贤弟辛苦,这个我们也知晓,是那个先前与金人议和的赵构吧。对他,还不大明白心里到底力主为何。宋人求战的都是地方将领,他们的皇帝和大臣到底怎样……李兄弟,我们是否该遵照与宗泽的盟约,出兵东征?”李天晟和海娜听了一惊:“出兵东征?”大石喝了一碗酒,拿出回鹘式匕首切下一块羊肉,笑着点头:“不错,我们契丹人要信守盟约,何况如今宋国危急……如你所言,趁着金人目前情势不明,我想我们该有所行动,另外,我派术薛去请一个重要的人物加入我们,我想明日他们该到了。”李天晟正顾虑海娜听到这话如何,支吾道:“唔,是什么人物?”大石道:“当年在上京也曾在翰林院供职,和我一样属于林牙的契丹高人,他叫耶律佛顶,大辽危亡之际,他曾追随耶律元直、耶律特烈和萧特母哥保卫梁王耶律雅里出逃,梁王与众人溃散后,他就一直隐居西北,他武艺高强,谋略出众,若此番出山,我们便可壮大许多。自从我们到达可敦,虽然有大辽留下的两万多精兵,但时日太久,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和敌人交战。这两年我们招兵买马,但可敦地处偏远,有朝一日要想和金兵对抗,实不相瞒,各位兄弟,我甚至担心契丹人长久留在这个偏远之地会淡忘复国大志……有鉴于此,所以我想……贤弟,你意下如何?”李天晟听了微微点头:“耶律兄说的是,可敦城尽管是西北重镇,但和中原相隔太远,南面不远就是大漠,作为大辽暂时休整的地方甚好,若要图谋大业就极为不利。”大石道:“如此说来李兄弟也这么想,很好,其实在你去宋国结盟这段时间,术薛和松山曾试图攻击过东面一些要塞……试探过金兵实力,各有胜负,如今金人把主力对准了大宋,大辽如今应当响应宋人东征……你看到底该如何谋划?”

李天晟起身,看了看背后大幕上的地形图,伸手比划了一下,徐徐说道:“东面金国强大,下面夏国和我们也还交好,大王适才说到我们有大人物加盟,那么,以在下之见,不妨如此……我们继续往西……”大石起身到地图前,听李天晟所言,目光随他所指的方向道:“你是说西域……”李天晟点头,众人也纷纷起身,有些诧异,李天晟道:“大王,各位详稳,西域土地广阔,也是大漠荒野之地,据在下此番一路搜集消息,眼下西域有几大邦国……靠东的是和州回鹘,各位应该知晓,素来与大辽交好;这个,这一大片是大石国,也与大辽和宋国有过来往……”大石听了笑道:“嗯,大石国与我同名,当年在翰林院照应使臣入贡时,我还曾听刘萼说起,他们曾经向大辽进贡数次,献过不少艳丽的西域美玉、珍珠和丝绸,我倒是很想看一看这大石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地方,那时听刘萼说,这大石国和大唐,乃至我们大辽一般,衣饰尚黑,称黑衣大食,人人裹着面罩,那地方风沙很大,幅员辽阔,人人尊崇武勇战事,他们的大刀很厉害,大唐在最强盛的天宝年间曾在西域吃过他们败仗,看样子不可小觑……”李天晟微微一笑:“原来大王也早有准备……那么在下……唔,接下来这一大片,与这大石国很相近,我父亲当年在上京曾遇见过前来交好的商旅,他们被称作黑汗国,离中原十分遥远。”大石指着路线道:“就算这西域道路好走,寻常计算也得数月……贤弟,如果我们要大举西迁,该是如何行事?还有可敦这里又该如何?”李天晟看着地形,将手一抬指着上面:“我们从可敦出发,要绕开高山走,北面这里还有辖戛斯人,他们似乎多年没有和契丹来往,目前还不知是友是敌……”大石点头道:“唔,这倒提醒我了,我们要先派一批人分为几路,前往各处打探一二,探明各种路径和消息,另一方面开始做好准备,待有眉目再出发。”李天晟道:“甚好,西域荒漠甚多,可行无非南北两线,回鹘国和黑汗国,尤其黑汗国的情况我们不甚明了,贸然前往还是冒险,对于契丹过去行军习惯,粮草缺乏则是大问题。比较起来,回鹘与契丹素来交好,和州那里在大唐时为高昌国,那一带汉人也较多,于我们在西域立足比较有利。”大石笑道:“李兄弟果然是将门之后,深得我心。好,先做足准备,再择日出征!”李天晟道:“如此,可敦这里,若我们大举人马西迁,也需要有人留守。对宋国盟约我们不能不顾,但两地相距太远,在下以为,该以西夏出兵斜插大同府为主力,佛顶详稳到来后,配合夏国兵马南下夹击大同府,若是取胜,城池姑且让与西夏,我们只取一半物资就好,以兑现宋辽盟约。”大石与众将相望,有些不解,但没有言语。李天晟望着海娜,见她眼中含着微笑,知她明白自己如此计划的初衷,心下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耶律术薛果然领着耶律佛顶到达,佛顶年纪较大石为长。大石拜他为北院枢密副使,可敦留守。另先行派出一队到过西域的各族探马出发西去打听各路消息,随时互通照应,等待大军到达。大石与佛顶详谈一番,说明契丹人今后打算后,将可敦一带全权交与佛顶处置。佛顶派出联络西夏的特使,待深秋之时相约出兵攻取辽国旧日的西京大同府。

此番谋划周密的为兑现辽夏与辽宋盟约的联军计划,并未真正奏效。原来,西夏国主李乾顺当日在支援辽帝出兵迎战金兵大败之后,不再有敢于同金兵正面对抗的意思。先前同意成安公主与耶律大石交好是出于往日情面,但背地里,李乾顺同样派出使节与金国结纳。金人没有对他们曾经出兵帮助辽国存有什么成见,为了安抚和拉拢,反而,掌管西部军政大权的粘罕还让出少许辽国占据的故地,一下子便将西夏君臣笼络。如今,成安公主要求李乾顺再次出兵协助辽国联合攻取大同府,李乾顺就三番五次拖延,且执意不从,成安公主悲愤不已,竟然在宫中绝食数日而亡。

除了西夏国发生变数之外,中原的大宋新君赵构在一番仓皇逃亡中即位,东京沦陷,宗室受辱,已经令他惊恐万分,从南京应天府登上帝位后不久,就因金兵有意南侵而一路东逃到了扬州。虽有李纲等正直之臣追随,初始还被升为宰相辅佐赵构意图革新朝政,同时号召宗泽、张俊、韩世忠等各路兵马勤王。但是,李纲很快就被汪伯彦、黄潜善诬陷弹劾,不到三个月就被贬黜,迁到鄂州为官,一代忠臣就此远离朝廷,无法伸张浩然正气。而张元干也遭牵连,两人就此飘零江湖。直到绍兴八年,张元干得知李纲在洪州还坚持上书畅言国事,反对与金人议和时,满怀激烈,写下一首《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诗云:“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尽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诗中感叹了昔日的繁华现在犹如一梦,远眺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满腔,但感到自己壮心犹在,豪气如潮,足以吞灭敌人,鼓舞自己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整个诗篇写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不论当时还是后世,都广为传诵,堪称千古名篇。然而宋帝赵构却听从汪黄之见,决定放弃中原,继续往南渡江。

此时,老帅宗泽受命在旧都任留守兼开封府尹,力挫粘罕余部人马的围堵后,收复胙城、延津、河阴,并遣统制刘衍、刘达两次在滑州打败金兵,在黄河北岸树立牢固的防线,一时间,稳住了东京周围的安全。宗泽在一年里接连上书二十四次恳请赵构回銮京师,领导天下王师收复中原,营救二圣。赵构却以空言搪塞,置若罔闻。宗泽并不以赵构的钧旨为意,积极谋划北伐大业。一面派范世延充当使者前往北方敦促李天晟响应盟约出兵伐金,牵制金兵后路;另一面做好部署,约定八字军王彦、大名府义军马扩等共同收复怀州、卫州、相州、铭洲、庆源、真定,同时联络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分头并进,一番宏图大志令各路豪杰群情振奋!为了名正言顺,宗泽派呼延次升和儿子宗颖先后三次往扬州向赵构禀告筹备情况,并请旨准许在夏秋之时渡河北伐。赵构不仅不愿意北伐,且派出侍卫兵马都指挥使郭荀为东京副留守,名义为支持,实则就近监视宗泽一举一动。宗泽苦心经营北伐大计受到怀疑,就此暑天里背上生疽病倒,情况十分突然,也十分危急。

岳飞、宗颖、呼延次升等忧心不已,数日里守在宗泽病榻前。这位孤胆忠心老帅,在弥留之际,没有一句话念及自身安危荣辱,叮嘱岳飞留心范世延回来的动静,好生学习兵书,不忘北伐大业。叮嘱宗颖时刻操练兵马,笼络绿林豪杰,一心谋国。叮嘱呼延次升尽力从西蜀和西夏购置军马,扩大骑兵才好与金兵对抗,要爱惜士卒,不要打骂。宗泽所言殷切,令众将感伤不已,耗尽心力说完这一大堆话,休息半晌,念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宗颖在一旁痛哭流涕:“父帅……”宗泽忽然睁眼盯着众人,大叫:“过河!过河!过河!”众人一惊,一代名将就此病故,时年七十。宗颖与岳飞将宗泽灵柩从军中扶运至镇江,与先他逝世的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上。宗颖在墓前题写了宗泽当年为纪念夫人陈氏而作的一首诗:“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宗泽身死,中原震动。赵构所在扬州官员对汪伯彦和黄潜善普遍不满,金军左路副元帅粘罕大喜,同继任右路副元帅的讹里朵,另加兀术、吾都补、挞懒、撒里喝、、银术可、耶律余睹等以为天赐良机,领兵分东西两路南下,约定会师濮州,先行取东平府、攻下徐州,进行“搜山捡海捉赵构”之役。赵构听闻金军南下杀奔扬州而来,迫于舆论罢免汪黄,渡江逃到临安。此时,哲宗隆裕太后协同渡江到此,不久,御营统制苗傅和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同谋兵变,苗傅派幕宾王世修领兵埋伏城北桥下伏击退朝经过的御营都统制王渊。刘正彦为王渊副手,接管护卫兵马,领兵包围赵构行宫迫其退位,立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昙涛唬?⑶肼≡L?蟠沽碧???彩褂虢鸨?楹汀:迷诤?乐衣氏攘炀?袄淳燃荩?豕馐馈⒄趴〉确追紫煊Γ?芸炱较⒘伺崖遥?怨挂驳靡愿次唬?绦?彩骨蠛汀?上??杲鋈?甑亩?诱?晔艿骄?派?酥夭。?诨亓侔驳耐局幸蚬??展耸韬龆?恍邑餐觥5?鹁?缶倌舷虏⑽拮枘樱?宦肥迫缙浦瘢?贝锝?摺

最新小说: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高手下山:徒弟太强悍,美女师父吃不消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不败神婿 逆袭风云录 逐澳游戏 终极火力 独家偏爱 伺位而上 宠妾灭妻?我死了你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