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何支书(1 / 2)

何存财家在何庄村,大爷何萝头是当地很有名的老光棍,爷俩儿特别的像,个头矮小精瘦,头异常的硕大,50岁了还没有娶个媳妇。一个人在一大片盐碱地的旁边盖两间茅草房,以熬小盐为生。当地人把外面运进来的海盐叫大盐,把本地人从盐碱土里熬出的盐叫小盐。何庄村离黄河故滩很近,村里的土地绝大部分是盐碱或沙土地。何萝头每天推着独轮车在盐碱地刮盐碱煮小盐卖。

春夏之交的一天凌晨,何萝头外出刮碱土,看到一个人躺倒在路边,喊了几下没有回应,上前一摸还有气息、这是一位30多岁的妇女饿昏在村头。何萝头用面汤把她灌醒,发现女人有点儿痴呆,有时也很清醒,家在哪里姓啥叫啥也不说不讲。几天后恢复元气再也没有离开那间草屋,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取名何存财。

女人在何存财两岁多的时候病死,只剩下何萝头父子两人。这一年何存财头上长了癞疮,何萝头当初没有在意,农村的孩子得病长疮是常事儿,只要不危机到生命不会找医生,忍一忍拖一拖自然好了。何萝头用锅底的草灰给儿子抹一抹,撕下一块破布把头缠好完事儿。癞疮从春天到夏天一直不好,春天天气不太热,存财头上长疮不碍吃饭玩耍,到了夏天天气热了起来,何存财的头皮癞疮开始发炎流脓发臭生蛆,疼的彻夜哭叫,瘦的薄皮包骨头。

何萝头对儿子已经爱莫能助,把他扔到草屋认命由天。村里人说这个孩子难过三伏,也有人预测,这孩子吃不上秋天的毛豆。何存财躺在那间小屋的干草堆里,有一顿没一顿艰难的活着。过了三伏天何存财不但没死,头上的蛆慢慢减少,血脓也不见了,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

等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何存财头上完全痊愈,脑袋一块块头皮铮光发亮,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毛。这个事儿作为乡亲饭前茶后的热门话题越传越神,说何存财是朱元璋转世,天上老君下凡。有一些老太太开始在他家烧香,那位道长又一次来到村里,看看何存财说了一句话:“蛆救了他的命,是他的贵人”。

村里人听天书一样说:“白薯地里埋地雷,净胡扯蛋,蛆能救命?不可能的事儿。”

有人裂开嘴:”快从茅房筛点,用水给你好好洗一洗,用油炸让他吃个够。”

道长摇摇头,苦笑了一下:“我劝你们多积德行善,少欺穷欺少,以后会有报应的。”说完远去。

大病一场的何存财头皮结痂,四周有稀稀拉拉的头发。何存财到处要饭,然后跟着老爹到盐碱滩上刮盐卖盐。到了十五六岁,成了半大小伙子,常到左邻右舍忙干活儿,特别谁家办红白喜事儿,存财更是乐意帮忙,有了这种事儿再穷的人家也要准备点肉菜招待客人,帮忙的人跟着吃肉不说,关键能吃个饱饭。尽管他干的是挑水挖坑的苦活儿累活儿,还常有人拿他取笑解闷儿,何存财不在乎,他在这些人面前感到自己卑微下贱不敢叫板。何存财干活不惜力,别看个子不高,可饭量大的吓人。有一年,村里赵家盖房,做的玉米面窝窝头,金灿灿馋得让人直流口水。别人吃三个五个饱了,何存财一连吃了八个还坐在饭桌上不动。有人开始起哄说,秃子,都说你的饭量特大,你到底能吃多少,今天让我们开开眼行不行?”

何存财说:“吃多少不知道,长这么大自己没有吃过饱饭。”

邻居说:“你今天放开肚皮吃,试试你的饭量到底有多大。”

存财说:“我吃了你们没有吃的了。”

几个人开始和他较上劲儿,事主家正蒸一锅窝窝头,有人说你能把这一锅馍吃完我们下午不吃饭了,今天的活儿你也不用干了。存财说,说话要算数。有人把事主叫了出来,事主不扫大伙的兴,想跟着看个热闹,非常大方的摆摆手:“说了当然要算,不算还能行。”

打赌开始。事主家把一锅热气腾腾窝窝头端了过来。锅是村里办红白喜事公用的大铁锅,装水能装12担,用它煺猪,三百斤的猪扔进去刚露个头。这一锅蒸了足有20个窝窝头,日常用的馍筐装不玩。何存财走到大铁锅前,伸直右手抠住一个窝窝头,然后一个压一个的顺着胳膊摞上来,一直脸顶住算把一锅窝窝头摞完。何存财下面用手抠着,上面用脸压着,吃一个左手取一个,眼看着窝窝头一个接一个进了何存财的肚子。

事主问:“怎么样啊?”

何存财说:“差不多了。”

事主道:“要是没吃饱再吃点儿。”

何存财说那再饶几个吧。他到大铁锅里又拿了5个窝窝头,一会儿进了肚子。

最新小说: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高手下山:徒弟太强悍,美女师父吃不消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不败神婿 逆袭风云录 逐澳游戏 终极火力 独家偏爱 伺位而上 宠妾灭妻?我死了你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