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汉国士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请自到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请自到(1 / 2)

穆姜带着郑异、田虑、徐娆等人出门前去南宫后,卫戎有意等了许久,方才牵着马匹出了门,大摇大摆,招摇过市,刚出得小巷,行至街道之上,立刻就有汉军奔上前来喝住盘查。

卫戎道:“你等是淮国军士吧,我乃是淮王之故友,现有急事要见他,迟则来不及了!”

那军士道:“我等只是奉命前来京师,并未听闻淮王一同前来。你且在此等候,我去请示一下领军都尉。”

说完,让同伴看住卫戎,自己则走进了对面街市中的一处店铺。不多时,他便领出来一位无精打采的都尉,道:

“这是韦都尉,有什么事只管向他说吧!”

韦都尉打个哈欠,睡眼惺忪的问道:“你是什么人,有何事要见淮王?”

卫戎道:“我是校书部官吏,有急事须觐见淮王,此事只能当面告知。”

韦都尉闻言,知道眼前之人官阶尚在自己之上,顿时清醒了不少,仔细打量了一下卫戎,道:

“看你长相如此怪异,为何与我等不同?”

卫戎道:“我原是西域国的王子,留在京师任职。”

韦都尉道:“我观你不似有诈,但即便想带你去见淮王,可他此刻也不在京师啊!”

卫戎笑道:“他已在京师,而且就在城西的谢府之中。”

韦都尉一脸犯难,道:“我都不知此事,你又如何得知?谢府是什么地方?我所管辖只是这一带街区,如果在这里,此事易办,但若不在这里,那就没办法了。”

卫戎道:“此处在洛阳城北,而谢府在洛阳城西。”

“还隔着好多街区呢,那就算我把你放过去,也会有其他街区的军士阻拦你的,再急的事也只能缓办了。”韦都尉道。

卫戎道:“那就请你让我先过去吧!”

韦都尉踌躇了一下,忽然眼前一亮,对着卫戎说道:

“算你运气好,淮国的卫士令魏厚过来了,他只要愿意领你去见淮王,一路就通行无阻了。”言罢,疾步上前拦住魏厚去路,叉手施礼。

魏厚被他斜刺里冲出来吓了一跳,连忙勒住马,喝道:

“韦都尉,为何拦我去路?”

韦都尉道:“校书部一位官吏有急事要见淮王。”

魏厚道:“淮王此刻并不在京师,他怎么见?”

韦都尉道:“我也是如此告诉他的,可此人一口咬定淮王当下就在京师,居于城西的一个什么谢府之内。”

魏厚面色一变,道:“此人何在?立刻唤他前来!”

韦都尉招手示意让卫戎走上前来,介绍道:“便是此人!自称是西域王子,现在校书部任职。”

魏厚打量了一下卫戎,道:“你为何说淮王此时在谢府?”

卫戎道:“此时机密,只能当面告知淮王,迟则生变。”

魏厚见他神色慌张,且能说出谢府,知必有事,不敢怠慢,当下命令他与随从上马,径直奔回谢府。

谢府之内,谢氏兄妹见到久违的故居,自是感慨万千,谢滴珠闻听檀方已是帝婿,又喜又悲,喜的是将他从诏狱死囚牢中救了下来,而且此生前途无碍;悲的是,为了救他,自己不得不去给淮王当姬妾,就此分别,但殊不料他后来却成为帝婿,此生竟已永别。

但她不知道的是,自从檀方成为驸马都尉后,淮王与他的联系就没有中断过,她的兄长谢滟也参与其中,只有她自己,被蒙在鼓中。而在这幕后穿针引线、推动、直至操纵此事的人,就是亦曾在这个宅院中经常出没的那位前洛阳丞邢馥,现在是大司徒。

邢馥与王康名为同僚之臣,实为同气之亲,还有那位曾化名言中的苏仪,但这些汉名都不是本名,他们的本名依次是赫乙、赫丙、赫丁,而大哥则是赫甲,其父就是带领他们走南闯北、广学洽闻、经武博艺的赫顿。

赫顿重掌乌桓族务后不久,便即过世。

赫甲接替父位,继承遗志,更加雄心勃勃,励精图治,蓄积国力,命三位兄弟潜入阙廷,以图发起致命一击,取而代之,完成当年蜀主公孙述与赫顿所未酬之夙愿。

大隐于朝,小隐于野。赫乙与赫丙兄弟属于大隐,赫丁则为小隐。渔阳太守公孙弘书信举荐赫丙给好贤爱士的好友信阳侯阴就,而公孙弘之所以愿意出力,则因为他是蜀主公孙述早年遣往京师游学的幼子,初任渔阳太守不久,便与赫家兄弟定下潜入阙廷的大计。

故此,他还把赫乙推荐给了昔日游学时的同窗洛阳令虞延;而赫丁则主动接近喜好拔才荐善的幽州太守萧着,经过他保举给交往过密的前太子刘强。

赫家兄弟三人同在京师期间,彼此很少来往,各行其是。

赫丁年轻气盛,冲劲十足,敏锐捕捉到光武建国时留下的两道硬伤即郭、阴两家积怨与东、西两州新旧重臣之间隔阂,大做文章,屡屡在京师兴风作浪,接着又遁入沂国,不断翻江倒海。

赫乙与赫丙同在京师,还得以经常相见,但他二人与赫丁却难以谋面,只能暗中飞书往来,直至明帝遣派赫乙去诏令郑异出使匈奴之时,才与四弟赫丁在济国王城得以重聚,但交谈不久,二人便因见解不同而发生重大争执。

当时,赫丁已知郑异是一个劲敌,便动了杀机,决意将其铲除。而赫乙则认为郑异虽然有些智谋,但恃才倨傲,敢于当面顶撞明帝,可利用其促成汉匈和亲,以激怒天下诸侯;兼之,年纪尚轻,不足为虑,更不宜过早动手,以免打草惊蛇。

故此,他从济国王城一路狂奔,就在王平准备用弓弩射杀郑异、卫羽等人之际,将其救下。

接着,赫丁屡出嘉谋异策,飞书报给赫乙与赫丙。兄弟二人商讨过后,均觉四弟运筹出奇,必定万无一失,而且他俩还在京师联手实施蠡懿公主一案,神不知鬼不觉,牵扯住明帝精力,予以暗中相助。

殊不料,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郑异更加谋深智高,不仅本人频频死里逃生、化险为夷,而且竟总能令阙廷险象还生,转危为安。这兄弟二人终于放心不下,决定联袂出手,实施早已设下的神龙摆尾之计,以防赫丁那边再出意外,功亏一篑。仟仟尛哾

于是,赫乙设法让檀方接近关雎,顺利成为帝婿,然后利用其急于出人头地的浮躁之心,诱之以太尉的高位相许,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说服其拥立淮王。

同时,遣派心腹叔孙不疑,数次悄悄前往淮国,游说淮王取代明帝。当初,渔阳会盟之时,淮王曾遣谢滟前往参加,探听虚实,已显露其不臣之心。

由此,赫乙才据之定下此计,果然不出所料。叔孙不疑不费吹灰之力便与淮王达成一致,双方可谓各取所需,遂一拍即合,结成生死之约,定下同荣枯之计。

此前,兄弟赫丙曾有所担心,称若贸然开启神龙摆尾之计,挑动淮王带兵占据京师,而如果沂王那边的蛟龙出海却取得大获全胜,废黜明帝,接下来岂不是就变成沂王与淮王之争?

赫乙微微一笑,循循善诱道:“只要推翻明帝,大汉的天下必定就尽在我兄弟掌控之中。沂王那边有赫丁掌舵,淮王这里有你我兄弟驾驭,此二王谁能胜出,还不是由我们兄弟三人来定?无论沂王与淮王谁能胜出,最后也难逃一败,待他们同室操戈,拼得精疲力竭,把大汉天下折腾得体无完肤之时,我等便效仿当年王莽故事,取代那位胜者,重新收拾残局。如此顺应人心,那些饱受兵祸之苦的大汉百姓,岂能不闻声影从?”

赫丙方才恍若大悟。

谢滟得到的许诺是晋侯封王,那才真是位尊爵重,显然非眼前这个属国的国相之位所能相提并论,所以他自是极力赞成,并主动贡献出谢府,暂为淮王称帝之前的居所。龙兴之地,将来自是可以泽被子孙后代。只是,他从没有考虑过,万一失败了,又将如何?

他如此极度的亢奋激动,如何能瞒得过谢滴珠的双眼?被逼不过,他无奈说出了欲回京师谢家的事,但淮王篡位之事,实在忤逆违天,他知晓她必然极力反对,故此只字未提。

说完后,他慌忙先去面见淮王。

淮王勃然大怒,将他严厉训斥了两个时辰,本仍无收口之意,但谢滴珠的姗姗到来,不得不让他戛然而止,正当他极力思索应对搪塞之语时,她的要求简单得令他难以置信:

“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回京师家中看看,哪怕只在闺阁中站一刻,坐一会儿,睡一宿即可!”

淮王自是满口答应,但未得天子恩准,王、侯不得私自回京,这是大汉铁律,如有违背,必当死罪。故此,到得京师近郊,淮王不得不改乘寻常车驾,挑选些贴身奴仆,带些常用之物,隐匿身份,潜入京城。

即便如此,在北城门下,还闹出一场惊魂虚惊,差点被城门校尉秦彭撞破。

淮王更觉藩王之威与天子之尊无论地位还是待遇,都相差悬殊,篡位登基,刻不容缓。

谢府虽然狭小拥挤些,好在只是临时过渡,而且他也无暇过度在意,因为自进府门后,就沉浸于准备君临天下的诸多事务,比如龙袍、车辇、礼仪、阙廷百官人选等,不可开交。

魏厚带着卫戎进入谢府,迎面遇上正在院内的树下习练官仪的谢滟,连忙见礼。

前番谢滟去参加渔阳会盟时,在城中见过不少西域商贾,此刻仍然好奇,打量着卫戎,围绕着他转了几圈,忽道:

最新小说: 不要吵醒隔壁的魔王 我一男的,开局词条媚骨天成?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修仙三千年,归来仍是少年! 横推名门正派,我的修为无限暴涨 漫画主角绝赞扮演中 凡女登仙 庸仙人 替嫁娇妻甜又飒 我在天边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