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众志成城(1 / 2)

包括准备时间在内,阅兵巡礼用时近一个月,耗资几万两,可谓花费颇多。

然而,这次巡礼对大明上下的激励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元宵过后,两广及安南各府县的矿山、工厂、渔场和码头再度忙碌起来。

罗定、阳江的矿工们拼命挥洒汗水,将铁矿石从矿洞里挖出来,用煤炭烧旺的烈火炼成精铁,卖给大批采购的铁商。

铁商则第一时间雇佣船只运往佛山或者香江岛。

这些人盘点利润时,除了欢喜还有自豪,因为他们知道,那些精铁会被打造成各式各样的刀剑、火铳、大炮和炮弹,全部用来打鞑子。

南宁、浔州府的农民也不甘落后,将备荒的存粮运到码头出售。

因为米商告诉他们,这些大米将会运往广州白鹅潭或者香江海峡,再利用转臂式起重机转装上大型海船。

运粮海船将在两三个月后随军北上,让奋战在京畿的前线士兵天天饱餐。

京畿一带的冬天非常寒冷,四川、江浙、福建和广东的明军常年在南方作战,没有可抵御北方严寒的军服。

为了赶制十万件军大衣,军需部半年前就向西洋人采购了几十吨印度棉花,以及上万匹印度棉布。

当印度棉花棉布陆续到港,广州府的女人们——无论三四十岁的大婶,还是怀抱婴儿的新妇,亦或未出阁的豆蔻少女都将鼠疫危险抛于脑后,再度响应号召,向制衣作坊领取原料,然后一针一线地缝制军大衣。

根据军需部的规定,每件军大衣至少使用棉布八尺,棉花一斤半,为了制作十万件军大衣,进口了近几十吨印度棉花和万匹印度棉布。

那些女工们则想尽办法往棉衣里多塞一些边角料,好让军大衣更保暖一些。

有些手巧的少女们,还在内衬秀上“精忠报国”,“凯旋归来”等字样,希望激励将士奋勇向前。

据说,还有绣上自己闺名的,一度传为美谈。

正如朱由榔所说,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人在大明,只要是大明臣子,全都燃起了火热的激情。

因为东北信风和西南季风各影响中国海域半年,适合大型海船北上的时间并不多。

在三月到六月,北上航速极快,不到两个月即可抵达渤海湾。十月到来年二月则完全相反,南下快而北上极慢。

从广东海域到渤海湾非常远,足足有三千海里,如果全程逆风,半年都走不完。

因此,后勤船队只能在三到六月之间出发,卸货后在十月返程。等到永历二十二年初夏,才能再次运送物资北上。

广东必须赶在六月之前,将所有物资准备好,以便船队在九月之前,将全年所需一次性运抵渤海湾。

对内阁、地方官和军需部而言,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挑战。

据估计,为供应十万大军一年所需,武器、弹药、粮食、骡马、车辆和被服等军用物资多达数百种,总重量超过五万吨。

仅粮食一项,就需要八十多万石,约合四万多吨。

为了将五万吨辎重一次性运到渤海湾,朝廷以租赁的方式,有偿征用大量安南、广东和福建籍民用商船,数量达到三千多艘。

最新小说: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