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罪过(2 / 2)

扶苏出了宫殿,可不是去玩投壶。他把投壶给了那些美丽的婢女,自己则去做更要紧的大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扶苏的政策开始徐徐推行,已经渐渐有了效果。

学宫虽然没有大规模地招纳士人,可是对秦吏的培养,却破格地在军功世家之中大肆选拔一番。

注意,这是由下而上的选拔,不再是靠着公卿大夫、侯爵的荐举背书才能进入学室。

而这一次的选拔,让一些在原本十二级以下的侯爵有了递送自己家孩子进入学室的资格。

在秦国,秦吏是一种非常荣耀的身份。

因为秦国是一个非常崇尚法度的国家,相比于六国以君主和贵族的言行作为法度,随意地更改增加民众的赋税的情况。秦国人上上下下都依赖秦律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秦国的法律非常严明、也非常严苛。

只要违法法律,一定削足的削足,发配为徒隶的发配,罚甲的罚甲,是不会徇私的。

所以秦国的人在经历了百年之后,生来就对秦律有着一种崇敬畏惧的心态。

他们非常崇拜在等级秩序下依靠严明的法律来维护他们利益的秦吏。

秦国对法律的崇尚,这是七国之中都异常罕见的。

秦吏们更是将怀中的法律竹简视作生命,在他们眼中,他们秦国的法本身就具有一种神圣性。

因为凡是竹简上刻着的文字,都会一一生效;凡犯错,作恶,一定会被惩治。

对善的颂扬,对恶的抑制,几乎是任何时代所有正常人类内心深处共同的渴望。

而作为七国之中唯一具有实效的秦法,它诞生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抑制人性之恶,阻止人做坏事,以维护集体的利益。

战国末期,本就是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的时代,越是这种时候,违法犯罪的人就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秦吏的作用就越发凸显。

秦吏们不是徇私阿法之辈,他们坚守世代秦吏的传统。

秦国律法之中写着,“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精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秦国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道德教育,只是他们的道德教育,一是通过法律来实现,二是通过执行法律的秦吏来以身作则。

是以秦国的秦吏,那是秦国治理社会的中坚。

他们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于秦吏之中的要求,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方方面面合乎规矩。

而在秦人心目中,秦吏也是一份非常崇高的职业。

所以林信才一直非常自信骄傲,因为他虽然不是什么王室勋贵,可是他是地地道道的秦吏之后。

现如今,越来越多庶人涌入了秦国学宫。

对秦吏的大肆筹备,提前起码整整十年之久。

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些庶人的子弟得到天赐的良机,进入学室后比贵族子弟读书更为勤勉。

最新小说: 内卷金光咒,伏妖诸天! 孤岛·重逢 揉碎了温柔 回不去的江湖 末世让你囤物资,你却囤女神? 未婚妻的闺蜜们个个身怀绝技 重开吧!蜘蛛侠! 双世宠妃 玫瑰挞 寂寞空庭春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