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八大校草欢乐歌 > 第191章 国学干点啥

第191章 国学干点啥(1 / 2)

周红豪要办得国学班,在西坛市境内还是破天荒第一个。他把赵红都老妈许婷和韩凌荷老妈苏芬一起拉上,这可了不得。

许婷作为全市实力派作家,凡事作协组织得采风,当天就能拿出诗歌、散文,甚至是当场吟咏,令人叫绝,号称快刀手。

苏芬是市音乐家协会副主袭,笛子吹奏出神入化,号称笛仙。

这两个准亲家在西坛市大街小巷找房子办国学班,消息不胫而走,已经引起全市文艺圈的密切关注。其中宣传部长胡扫尘就亲自会见了这两位大姐,表示市里将大力支持。

胡扫尘原来是主管经贸的副市长,五月份成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他的业余爱好是写诗,虽然不曾在纸媒发表,也不是作协会员,但擅长写诗是很有名气的,在西坛市文学圈里也是数得着的实力派。

胡扫尘早就认识许婷,还曾经在写诗方面多所请教,一直对许婷尊称老师。现在作为宣传部长,管的就是这些事情。弘扬国学,是国家层面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

因此,一听说许婷和苏芬出马,要搞国学班,胡扫尘告诉她们:“我们要搞就搞得像模像样,不妨到已经成立国学研究会的地方考察学习一下,找几个关心爱好国学的企业家赞助一点,政府补一点,你们招收学员自筹一点,相信能够办好。要在此基础上,广泛吸纳文化名人,成立我们的国学研究会。”

当许婷把胡部长的话告诉周红豪的时候,几位大学生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周红豪赞道:“许妈妈,苏妈妈,你们可立了大功了。胡部长的指示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我们是不是起草个国学班筹办计划书,让胡部长看看?”

苏芬当即从准备好的一个文件夹里拿出来一份材料,抬头写的就是“关于筹办朝歌文庠的计划书”。看起来,国学班的名字都起好了。

吴霏霏有点激动又有点好奇,问起来:“许妈妈,苏妈妈,你们为啥这么起名?而不是直接称呼国学班或者国学堂?”

苏芬说:“你们赵爸爸过了暑假不就要去汴京大学组织武术协会吗?已经草好了‘筹备汴京武庠的计划书’,我们就来个朝歌文庠。文武相对,他是武术家,是国术,我们是文艺家,是国学,国术与国学也恰好呼应。”

许婷介绍:“旧社会有文庠生、武庠生。古代学校称庠,学生称庠生,是明清时期的府、州、县学那些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叫秀才,州县学为‘邑庠’,秀才也叫‘邑庠生’、茂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 ”

吕簪凤大感兴趣:“就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国学。没有许妈妈、苏妈妈的介绍,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啥也不知道。就算网络再怎么发达,搜索的时候也不知道搜哪个词?国学眼看断层,不做真的不行。”

吴运杰原本对于凤姐可劲巴结周红豪,要搞国学班很不感冒。这时候,凤姐这么一说,仙哥哥也紧跟而上:“我以为不能说断层。毕竟有许妈妈、苏妈妈撑着。我们如果不继续跟着干,那才能彻底宣布,国学断了。”

许婷感动不已,上来就抱住吴运杰:“仙哥哥,运杰,我的儿。你是我们西坛市恢复国学的中坚力量,你准备教什么,让许妈妈听听。”

吴运杰得到许妈妈这么赞许,可不是空穴来风。吴运杰也可以随口作诗的,许婷早就知道了。为啥?

仙哥哥对唐蜜开玩笑胡诌:“唐蜜唐蜜,亭亭玉立。巫山高峰,天天有雨。”这几句早就通过赵红都、韩凌荷传到了许婷耳朵里。许婷虽然是长辈的老美女,但一辈子也没有任何男人这么随口作诗夸自己。

最新小说: 一织繁花 都市:我训的狗子都成精了 缚尘缨 囚妄 搓酥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大家都求神拜佛,就你万鬼朝圣? 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 罪臣之女充军后一统天下(基建) 三国:袁神,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