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光华鼎力助蔡京(1 / 2)

礼部尚书接任人选问题,要不要向皇上禀报、要禀报怎么?

第二下了早朝,杨光华正在琢磨这一问题,就听徽宗:“光华,你来你来。”

杨光华走到徽宗跟前,刚要开口,徽宗就问,“昨你和蔡京有没有商量,礼部尚书有谁接任呀?要是商量过,你们是怎么商量的?什么意见啊?”

杨光华原以为,徽宗既然郑重交代过,除了涉及江山社稷和皇权稳定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他都由自己和蔡京放手办就是了;根据一要求,礼部尚书接任人选,自然不必向皇上禀报。可没想到,徽宗却主动发问。杨光华心想,看来官员的任命和使用问题,皇上是不会放弃的。毕竟任何一个王朝,无非是人事、财政和军事这三大支柱,支撑起一个朝廷的江山,保证一个国家的血脉,所以皇上关心礼部尚书人选问题,既在情理之中,也是必要必须的。

杨光华一边琢磨着,一边回道:“禀皇上,我们主要就是商量这件事。不过,我们只是考虑了一个框架建议,最后拍板当然还是皇上。还是我那个观点,用饶问题是治国理政第一大事,皇上您可万万不能放手。”

徽宗:“是啊,太后在的时候,专门给我强调过,选人用人是大的事,用人不当会导致人亡政息,善用人用对人用好人,国家才能兴旺,江山才能永固。礼部啊,是非常重要的部门,礼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李清臣干了三年多,虽然他不善社交,不太喜欢多话,但是他做工作既严谨认真扎实,还十分注重创新开拓,工作成效还是蛮大的,特别是先帝的丧事,还有你和公主的婚事,李清臣都办得不错。正因为这样,我才没计较他那几件不妥的事,象有几次顶撞我呀,跟章惇走得很近呀,还有几件事。我为什么给他批了三百两银子的退休补助金呀,就是因为他虽然不上劳苦功高,可是对朝廷贡献是蛮大的。总之吧,是个好人,也算是个好官。至于蔡京他们查出来的那点事,叫我看,就不算什么事。下一步选这个礼部尚书的接班人,继任者那就非常重要了,你们选的谁呀?给我听听吧。”

杨光华回道:“宰相推荐的是蔡攸,宰相觉得吧,蔡攸符合朝廷重要官员,特别是礼部尚书的任职条件。”

徽宗一听就皱起眉头,问:“谁?蔡攸?”

杨光华:“是啊,就是宰相的长子啊。”

徽宗不吭气了。他斜侧着身子,右手指在龙案上哒哒哒哒地敲着,过了半又问:“你手上有没有这个蔡攸的相关材料啊?给我看一下。”

“啊,昨下午,臣让吏部给我整理了一份,您看一下吧。”杨光华把自己准备好的材料,递到了徽宗的手边。

徽宗:“我懒得看。一看到这些密密麻麻成堆成片的文字,我就头疼。你念吧,要不你给我听也校”

杨光华就把蔡攸的年龄,现任职务,任职时间、在任表现、主要的政绩等念了一遍。

听杨光华念完了,徽宗停下了一直敲打着龙案的手,:“蔡京啊,这个老家伙太精了吧?四品以上的位置,就空出这个礼部尚书职位,他马上推荐自己的长子接任,他就不怕人家他,故意撵走李清臣,让他儿子接任吗?也不怕人家他搭好了台,让他儿上去唱戏、便宜不出外?”

杨光华:“皇上,臣也是这么看的,昨我向宰相提出过这个看法。不过,宰相,大宋朝一百多年来,选拔人才都是坚持举贤不避亲、唯才是举的原则。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蔡攸的情况,觉得宰相的话也有些道理。根据材料和了解的情况看,蔡攸要是任礼部尚书的话,虽然不是很硬梆,倒是也可以。如果皇上您觉得他还不到火候,那就给他弄个代理嘛,先委任他个权礼部尚书,考察一年二年的,考察住了,就转正;考察不住,就让他离开,换人就是嘛。”

徽宗又:“他的情况我不了解呀。就连蔡京,在他去杭州之前我也不了解,从你刚才的情况看,这个蔡攸担任工部侍郎才一年多,并且那个工部侍郎,我记得还是你给他求情,我才特批的吧?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杨光华:“宰相还推荐了一个吴居厚。”

最新小说: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投喂病弱男配 云鬟酥腰 我有一座道观 我在无限游戏封神当然不是靠美貌 冷战三年,分手后疯批大佬哭红眼 完美:悟性逆天,在仙古创无敌法 侯门主母驯夫日常 三国召唤之巅峰再起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