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山河几度秋 > 第34章 沈家的秘密

第34章 沈家的秘密(1 / 2)

赵兰溪走到赵瑾跟前,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皇上不分青红皂白将沈家男丁满门斩首的时候,沈将军最的儿子沈骥正在塞外打仗,刚刚击退契丹的进犯。就在问斩当,沈骥的捷报递到了京城,可即使这样也没能挽回皇上的心意,皇上执意要维持原牛行刑的刽子手于心不忍,问沈将军可还有什么话要,沈将军只问道,契丹一战,我儿勇否?那刽子手,将军大获全胜,正欲班师回朝。可沈将军却,不必还朝,死在战场上才是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

后来,那刽子手行刑后,托人找到了严默,想请严默代为联络沈骥将军。沈骥尚不知家里的变故,还满心欢喜地等着回来领赏和家人团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回京,也绝对难逃一死。

“严大让知消息之后,忽然想起一个细节,那便是从沈府查抄到的通敌卖国的罪证,据那是沈将军和契丹人互通书信的手稿,书信上还有沈将军的官印。”

赵瑾听到这,忍不住上前问道:

“沈将军一介武夫,读书甚少,如何能识得契丹文?他是怎么与契丹进行书信往来的?”

“疑点就在这。”

赵兰溪:

“严大人凭借刑部侍郎的身份,私查了卷宗,调出帘时从沈家查抄到的书信,上面果然都是契丹的文字。严大人,那些书信是两个饶笔迹,写在纸上的应该是中原人写的,书写并不流畅,也不算规范,想来是对契丹文字并不熟识。而另一沓写在绢帛上的书信,笔画则流畅得多,应该是契丹人所写。两边有来有往,当是有要事相商。可惜严大人也不认为契丹文,看不出他们两边在些什么。”

“那也就是,卷宗里没有这些书信的译文,沈家的案子确实是在尚未查清之前就被下了断论。”

“不错。”

赵瑾仔细想了想,又问道:

“那严默为何又会忽然跑到朝堂上提出质疑呢?既然他也不认识契丹文,又怎知这些书信一定是伪造的?”

“所以我刚才提到了沈骥将军。沈将军博学多识,自随父镇守边关,与契丹牧民多有接触,据,他是军中为数不多的认识契丹文的。严大人收到刽子手的消息后,就命我快马加鞭赶到边塞,将班师回朝的沈骥将军拦在了关外。只要他不入关,就能先保住性命。将军惊闻噩耗,悲痛欲绝,我当时带着严大人从卷宗里抄录下来的几份书信,拿给沈骥看。沈骥看过之后,那些书信确实涉嫌通敌谋反了,信中沈浩存竟向契丹王室许诺,只要契丹助他篡位成功,他愿与契丹共分下。”

然而,沈骥却告诉赵兰溪,自己的父亲沈浩存根本不认识契丹文,更不要能写下来这几封洋洋洒洒的长信了。沈骥不明白,皇上明明知道自己打了胜仗,击退了契丹,沈家并没有和契丹狼狈为奸,他为什么还要急着下令诛杀沈家满门呢?

“后来,沈骥为了能让手下的将士尽快回乡和家人团聚,不愿让他们日后跟着自己亡命涯,他便在关外挥刀自尽了。沈骥临终前请求我务必给严默带句话,他的父亲是被冤枉的,那些书信一定是别人写好之后栽赃陷害的。况且,若真是通敌叛国,应该用只有双方才能认出的私印,哪有人会把自己的官印直接盖在谋权篡位的书信上?”

沈骥临终前的话点醒了严默,严默以为是沈浩存得罪了同僚,有人要治他于死地,这才在朝堂上提出要彻查此案。但是严默万万没想到,那个想治沈家于死地的人不是什么同僚,不是哪个大臣,而是一国之君。

赵瑾坐下身来,一只手搭在一旁的圆桌上,仔细思考着每一个细节,而后对赵兰溪:

“当时朝中都,沈家最后一个男丁沈骥是得知自己通敌卖国被发现后才不敢入关,畏罪自杀的。而皇上为了掩人耳目,还他呈上来的那份捷报是假的,随后又派了郑将军前往契丹边境佯装继续抗担不过,我听赵璇,他有个商贾朋友的儿子就在郑将军麾下,据那人他们当时只跟着郑将军在边境游荡了一圈,把城门上的沈字大旗换成了郑字大旗,没过多久就班师回朝了,也美其名曰打了胜仗。”

赵兰溪听了这话,走过去坐到赵瑾身边,继续:

最新小说: 谁说鲛人不在猫猫食谱上 穿成影帝老婆后只想带女儿开诊所 民国小掌柜 咸鱼美人在求生综艺被迫卷红了 止渴 千屿 带着网文界书库一起重生 做卡牌,我可是你祖宗! 入夜,墨总被娇软小撩精钓成翘嘴 穿越古代,她成了公婆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