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黄天之世 > 第八百五十四章:兵临城下

第八百五十四章:兵临城下(2 / 2)

夏侯惇所问的问题,正是他们心中所想问的,只是他们没有问出口,而夏侯惇问出了口。

陈宫是曹操的谋主,他们作为外将,实在不好和陈宫争辩。

“明军不仅仅进军青州,也在冀州屯兵,兖州军如今不能擅动,兖州所承担的压力并不比我们小,他们根本无力支援青州。”

陈宫没有因为夏侯惇的问询而恼怒。

“兖州防线漫长,如今已入秋时,不日便会进入冬季,大河附近只怕是多处地方都能够搭建浮桥、渡河而战。”

“明军在冀州陈兵五万余人,兖州虽有军八万,但是实际上能否能够挡住,还在未知。”

“冀州明军大概率只是威慑,但是却是容不得轻视,冀州明军领军的主将可是徐荣。”

夏侯惇神色微变,徐荣的名字,他现在听到,仍然不由自主会从心中升起寒意。

他永远都记得荥阳之战,只差一点,他便死在了阵中……

只差一点……

陈宫其实并没有说完,兖州军无法依靠,其实他曾经请求朝廷派遣禁军援助,但是却被朝廷拒绝。

陈都禁军的实力并不弱,大部分的军官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无论是接受的训练还是所穿戴的武备都算是上等。

若是能得到陈都禁军相助,那么青州之役,他们的把握便会更大。

只是朝廷似乎另有安排,他也不得而知到底有什么安排,反正是绝对等不到禁军的支援。

对于兖州方面调到济北国和泰山郡的八千兵马,陈宫并没有将希望寄托于其上。

袁术将这八千人调来其实根本就不是来帮青州,也帮不了青州,他们能够守住泰山郡和济北国就已经十分的不错了,已经不能奢求更多。

“我军确实要以青州一州之兵来抵抗明庭倾国之兵。”

“然而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庭势大,我军势微,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接受现实,想出应对之策。”

陈宫的话使得堂中包括夏侯惇在内的四人都沉默了下来。

攻守之势早已经转换,他们又如何不清楚。

扬徐水师的战败,孙策战死,他们失去了海上的控制权,也丢掉了东来郡,腹背受敌,此时所做的事情,是破釜沉舟之举,死中求胜之法。

“固守城池,不过是坐而等死。”

“明军势大,不出奇计,难以的得胜。”

“而之所以要放弃祝阿和历城,之所以如此布置,正是我给明军设下的陷阱。”

陈宫眼神微厉,转头看向韩浩和李乾。

“历城的防务就劳烦李校尉了,韩校尉可以将本部兵马调出祝阿,祝阿的城防我已经有安排。”

李乾和韩浩两人微微一怔,随后很快便反应过来,两人皆是抱拳应诺。

“明军主力必定先行攻打祝阿,而后进攻历城,毕竟祝阿是最主要的城池,兖州军若想北上,必定要经过祝阿。”

“韩校尉,你带领本部兵马不打旗号,注意隐匿,伪装成调防的军卒,撤离祝阿,之后在此处修建营寨。”

“夏侯将军,也请带领本部移师此处,台县便如现在一样暂时交由副将镇守即可。”

韩浩和夏侯惇顺着陈宫所指的位置看去,随后眉头微蹙。

陈宫所指着的位置正是东平陵西南方的一处山地,他们两人都曾经带兵经过这里,因此颇为熟悉。

“诺。”

韩浩虽然不明就里,但是还是应了一声诺。

“朱将军暂时就屯驻东平陵,照应台县,但是在明军进攻历城之后,便要下令麾下的军兵全部做好出击的准备。”

“对了。”

陈宫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转身看向一旁的李乾。

“历城若是无法守住,李校尉可以领兵向东北方向撤离,我已经在历城之外安排了接应的军兵。”

“李校尉切记,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历城本来就是要放弃的。”

“撤离历城之时,一路向东北快速移动,不要停留半分,明军的先锋尽是骑兵,迅捷如风。”

“清晨之时,整个济水河畔,还有山间都会弥漫大雾,这个时间撤离是最理想的时机。”

“我再拨给你两百战马,历城的军卒全部死伤殆尽都无所谓,但是你不能有事,务必将明军的先锋引至此处。”

陈宫的目光落在之前舆图纸上他画了一个篮圈的地方,这个地方正是之前他指给韩浩的扎营之地。

正如他之前所说,明军势大,不出奇计,难以的得胜……

希望一切能够以预料的情况发展,若是不能……

那么这青州之战,他们的胜算将会只有可怜的一成。

而这一成的概率,还是在于明军犯错的基础之上。

朱治看着堪舆图上所标注的那一地方,眼神微动。

从历城向东北行去都是丘陵地带,还有一些山地,只有一条不算宽阔的道路可以利用。

那条道路,北是济水,南是山地,颇为狭长。

陈宫似乎就是想在这一条狭路之上去做文章。

“诱敌深入,依照许安一贯谨慎的性格,此计恐怕难以得手。”

“这确实是简单的诱敌深入,但是却已经是足够了。”

“有些时候,计策之所以能够成功,正因为是其极为简单。”

陈宫笑了一笑,看起来极为胸有成竹。

“明军势大,连战连胜,正是兵骄将傲之时。”

“而且……”

陈宫停顿了一下。

“这一次的明军的先锋,是麹义。”

……

陈宫的判断并没有错误。

明军一开始的主攻方向确实不是历城,而是祝阿。

大明历四年(197年),九月十八日。

徐晃领武卒营四千人、锐士四千人,以及青州军八千人,合计一万六千名步卒抵达济水北岸。

麹义作为先锋已经搭建好了浮桥,并且于济水南岸设下了营寨。

九月十九日。

两万余名明军的军卒渡过了济水,兵临祝阿城下。

最新小说: 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 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 重生后,阴鸷庶子天天盼她守寡 十国江山风月 诱他撩他!禁欲大佬失控破戒 离婚后,神经病前夫他捅腰子了 被逼替嫁植物人,我会点玄学怎么了 首辅!夫人又炸翻京城啦 替身藏起孕肚离职后,傅总哭晕了 夫人离婚后一胎三宝,总裁前夫他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