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龙斗狂沙西辽传奇 > 第31章 :南京之变1

第31章 :南京之变1(1 / 1)

第八章南京之变

耶律大石经过一日的大战,带着兵马疲惫不堪地回到南京,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一到城门就受到辽军的严格盘查。

耶律术薛没好气的险些动手,大石阻止他,又命他领兵继续打探军情,术薛恼道:“我说都统,末将已经三番五次去干这劳什子的鬼差事了,就让我休息两日睡两个好觉不成啊?”大石还未回答,松山已经接话:“兄长,术薛兄弟此番立了大功,也确实劳累得紧,不如让我去吧。”大石也知道术薛许久没有休整,瞪了术薛一眼,随即笑着点头,回头才知道这是萧干命令属下严加盘查的。

正说话间,四军大王萧干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队辽兵威风凛凛的赶来,大石略整理一下行装,急忙下马领着众将参拜,“末将等侥幸获胜,怎劳大王来迎,惭愧!”萧干笑道:“老弟说这样的话,不是与我见外嘛。”正说着,萧斡里剌出列跪在萧干跟前,萧干扫了他一眼,略微抬手示意,并没有多说什么。大石略一回头:“对了,大王,萧斡里剌此次到我军中——”还没有说完,萧干一边拉着大石前行一边笑道:“重德不必多言,守卫南京是为了大辽社稷,萧斡里剌跟随重德出征,凯旋而归,是有功无过,来来,我们还是先晋见太后再说,请。”大石听了这番话,心中才稍微安定,从清晋门沿着北城御街南行,入内城折向西南前往大内,一路上都有百姓夹道高呼称颂。萧干道:“大辽如今有重德在,即便有强敌压境,我们也定能转危为安。”大石摆手道:“大王过誉了,是大辽历代祖先庇佑,在下不过是暂时抵挡住金兵,转危为安四个字,以在下浅见,实在言之尚早。”萧干微微一笑,点头道:“唔,说的也是,此番兄弟虽然领兵打退金贼,但伤亡也不在少数。更何况……哎……”说着连连摇头。大石道:“王爷这是……”萧干道:“兄弟有所不知,你们这一次出城迎敌,哪里知道城内居然有人勾结外人,图谋葬送我大辽社稷啊!”

大石一听这话不禁变色:“什么,究竟怎么回事?”萧干微微侧脸:“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人,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大石诧异道:“到底什么人这样做?”萧干道:“还能有谁?自然是李处温父子。”一路说着,很快到了宫门前,众人纷纷下马,款步入宫。众人依次到大殿前,萧普贤女已经召集文武百官在议事,听得萧干已经迎得耶律大石等将领回来,于是宣他们上殿。

大石、萧斡里剌、松山、萧遏鲁等参拜完毕以尊次站列到武将一边,萧普贤女虽然言语中屡屡嘉赏,但从眉宇间见到她甚为忧愁,殿上群臣也是一脸苦相。大石和众将都大为诧异,这一次拼死杀敌回来,城内百姓和官军倒是十分振奋,哪知道朝廷上却是加倍的沮丧,实在大为不解。大石心道:“难道李处温闯了什么祸事?”萧普贤女道:“萧王爷,适才哀家和众位卿家商议半晌也未能有个明确主张,为今之计,你认为该当如何?”萧干行礼道:“太后,实不相瞒,本王起初对启用郭药师这样的外族小民就不大赞同,可先皇对他信赖有加,还把怨军统统给他指挥,如今变生肘腋,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可惜可叹。”

这一番话令耶律大石等众将无不目瞪口呆,大石和众将从一旁大臣口中才知道,李处温勾结童贯在先,郭药师在涿州投宋在后,整个朝廷现在是人心惶惶,金宋联军夹击之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增压力。大石一听,犹如被利剑穿胸,愣在那里,一时间脑子里嗡嗡作响。

原来李处温当时被萧干推出萧普贤女临朝称制一说,已经暗生计较,回到府中思前想后,决意在朝堂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抗金兵的时候,他反而再次派儿子李?]以稳定涿州军情的名义联络常胜军都管押郭药师,以萧干历来歧视汉人和渤海人等说辞打动郭药师。郭药师自耶律淳登基以来就被晾在涿州,哪怕宋军打来之时都未能出战,功劳全被耶律大石和萧干抢走,他早憋了一肚子怨气。李?]三言两语就说动郭药师亲自修书沟通南朝,因为李处温身在南京,父子都处于萧干监视之下,郭药师身在涿州,行动自如。

李?]回到南京后,郭药师就给童贯送去亲笔书信。而这时候,那位巡边宣抚使童贯这时并未守在雄州城内,而是回撤到了河间府。一来迫于形势,金兵摆明了要攻取南京,他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但把败军的主要责任都算在了种师道跟和诜头上,先把指手画脚让将领愤愤不平的和诜降职。二来,耶律淳突然死了,童贯认为毕竟是宋人离南京略近,而且先前马扩出使,契丹人还晓以大义,或许今时不同往日,契丹人会有看明白的时候,童贯仍然牢记徽宗天子的“招抚大计”。想不到前脚得知金兵进军的消息,后脚辽人就有密信送到,童贯着实有些意外,当着蔡攸的面,谈笑风生的接过书信,把额下几缕寸须一摸,扫了两眼,顿时乐得哈哈大笑:“此乃天助我也!”蔡攸忙问有什么好消息,童贯笑着将书信递给他。蔡攸一看也略展笑颜,忙着恭贺,然后预祝马到功成。童贯故作深沉地摆手:“此事虽然看起来有转机,但还得贤弟相助。”蔡攸一愣:“哦,不知使相要蔡某做什么?”童贯在蔡攸耳旁嘀咕了一阵,蔡攸淡淡一笑,点头道:“原来如此,自当为使相收取燕云故地略尽绵薄。”

原来这童贯已经让种师道折损了大半军力,如今虽然得知李处温和郭药师有投诚之意,但燕云之地也是契丹根本,先前一战也领教了辽兵不是传言的不堪一击,童贯为操必胜,依然打算再取得援军。可是他已经败了两仗,哪里还有胆子再向道君皇帝请命呢,所以改口让副使蔡攸上书。朝廷尚有王黼、梁师成等在,自然说动皇帝加派兵力从周边调来,声称将有二十万之众汇集雄州,他将与知州和诜等戮力抗敌,并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做都统制,这一次定然成功。这时老将种师道则以对童贯行动颇有怨言,导致大军败绩为理由,早早打发回去了。

哪知道宋朝人马还没有调集完备,南京城中却出了变故,李处温父子谋划通敌之事,被萧干的人打探到动静。萧干告知萧普贤女后,顿时以太后名义下令李处温自裁,这也是念在他效力多年的份上。李?]、李处能等一干人等则统统处死。萧普贤女得知如李处温般的老臣都有这样的打算,其它人心里究竟作何,她一介女流眼下能怎样控制局面呢?郭药师在涿州等候,谁知没多久居然传来李处温全家被处置的消息,情势紧迫,于是再次通知童贯。

童贯也十分着急,可是一来大军集结尚需要时日,另外他面上还不能显出太着急的样子,宣抚司衙门依然想借故敷衍一下。哪知道郭药师为了促使童贯行动,传话说辽朝为了稳定上下,已经亲自派使者南下开封去见南朝天子说和,要他童宣抚尽快把握机会。童贯起初不大相信,想着从南京到东京路上何止数日,要真说和何必得知李处温有意投诚大宋而诛杀他全家呢?可转念一想,李处温的说和跟契丹女主出面说和情形可不同,若这个消息是真的,而且徽宗为了他的“招抚大计”当真同意了的话,那么自己这一次三番五次的调兵征讨可就是闹了天大的笑话,今后还怎么在朝廷立足呢?于是童贯只好让郭药师准备尽快“反正”,童贯决定让杨可世、辛兴宗等人再度出师,以郭药师为内应,赶在东京那边消息未定的时候捷足先登。

不出两日,郭药师就在涿州城头竖起“宋”的旗号,全城兵马纷纷改换了衣冠。由于他本就是渤海人,渤海本在辽东自成一国,从大唐时候就如此。渤海人与女真先民??,库莫奚等族相处,以渔猎居多,后来契丹各部在耶律阿保机的统领下建立契丹王朝,阿保机和大皇子、也就是太子耶律突欲征服了辽东,渤海国才纳入契丹统治下,更名为东丹,耶律突欲尊为东丹王。阿保机驾崩之后,原本太子由于不受淳钦太后喜爱,居然改变初衷辅助二皇子耶律德光即位,耶律德光起初让东丹王嘉赏让国太子等荣誉,继续在辽东坐镇王府享福,但对他十分戒备,处处提防,突欲心中相当失落,终于在一天以打猎为名,连家人都没有通知,奔到海边坐船到了中原投靠当时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此抛弃契丹人身份,改名为李赞华,彻底当了一个汉人。而原本他所在的东丹国也再没有新王,渤海人从此淹没在辽国各部族中,成为契丹、奚人、渤海和汉的辽军四大族之一。到天祚帝激起女真反抗后,辽东一带饱受契丹苛政,各部怨声载道,处处闹民变。耶律淳招募的怨军绝大多数都是汉人和渤海人,郭药师在军中颇有号召力,所以今日他领头投靠宋国,汉人和渤海人并无多少反对,齐齐换了装束。这涿州离南京不过一百多里地,而且几乎是一马平川,郭药师的常胜军眨眼之间成了南朝宋军的先头部队,因而南京也就暴露在童贯的眼皮底下了。

对于郭药师临阵倒戈,辽国君臣上下做梦都没有想到。

耶律大石更是意外,他万万没想到先前郭药师还一副合衷共济,誓要共保朝廷的模样,没过几日就投靠了南朝。看着萧干在大殿上挥舞两手,恼羞成怒地吼道:“早知这些汉儿和渤海小人都是信不过的,当初我在辽东就提醒过先帝,可他偏偏觉得郭药师是个人才!哼,如今成了吃里爬外的叛贼!”这话说得大殿上左企弓、虞仲文等汉人面色很是难看,可谁都没有说什么。大石知道他这话很过,也看了看萧干,想提醒他注意言语。

萧干看到了大石的眼色,正想着什么安抚一下,哪知道萧普贤女道:“萧大王既然说这话,当初你不是也和李处温交情甚好么。哀家这就不明白了。”萧干行礼道:“回太后,臣是一时糊涂,以为李处温在我朝效力多年,在国家危亡之际他能够推举先皇,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所以臣赞同他。可是没有想到,臣与重德等在外抗敌,这个小人趁陛下龙体不适的时候大搞阴谋,臣等一心为国,没有早点看出他居心叵测,太后,臣绝对不能容忍这等背主投敌的叛贼颠覆我大辽社稷!”萧普贤女叹了口气:“哎,哀家也就是这么一说,既然李处温已经伏诛,也就罢了吧。眼下当务之急,郭药师勾结南朝再度进犯,我们再次腹背受敌,金兵刚刚被重德打退,不如姑且向金兵求和,腾出手脚再来对付宋军如何?”这话一出,大石大吃一惊,瞪大了两眼,站出来道:“启奏太后,向金人求和,臣以为万万不可!”身后萧斡里剌等部将纷纷称是,萧干见众将对大石都十分倾心,顿了一顿,望着萧普贤女。萧普贤女看着大石道:“哀家知道重德的心思,我们都不愿这样,可眼下实在别无良策啊。我想这也不过是缓兵之计。”萧干道:“太后的计策,并非是当真要臣服金人,也是为了确保大辽江山,重德何必违逆太后——”听着听着,大石脸上的愠怒已经有些控制不住,竟然没等萧干把话说完,就大声说:“不!萧大王,这是关乎大辽国体尊严!耶律大石绝不会对逆贼低头!要说与宋人求和,我可以赞同缓兵之计,那是因为宋人在圣宗皇帝之时就与我们立下盟约,两国结为兄弟之邦,虽然他们在我危亡之时背弃盟约来犯南京,可毕竟没讨到什么好处。可是,金国这些女直叛贼却攻城略地,屠戮我各部同胞,掳走汉人、渤海人、室韦、回鹘等部族去做牛做马,他们是我契丹的生死大敌,岂能在这个时候去向他们求和?我宁愿同他们同归于尽也绝对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萧干见大石如此愤慨,身后众将听得十分激动,纷纷称是,一时间大殿上谁都没有出声。

最新小说: 大当家不好了 我的独立日 1979黄金时代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在北宋当名医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我给重生丢脸了 鬼花送嫁,龙王娶亲 炮灰和离后,逃荒路上吃香喝辣 上恋综后撩爆!强扭的影帝最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