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云阁2(1 / 2)

第一章风云阁

李天晟一边往里走,一边觑了一眼大厅四周,想到窗边找一空位,但是已经人满。“这位兄台不妨坐这里吧!”李天晟回头,正是那个契丹人起身在朝他示意对面没有人。

李天晟想摆手不必,身后大厅上也渐渐有两桌客人落座,眼见已经再无空位。见那契丹人微微笑着道:“请吧,兄台不必客气,风云阁向来如此。小二,接着上酒,上菜。”

李天晟笑着坐下,打量那人一眼,年纪也大约二十四五岁,眉头光亮,发辫齐整,器宇轩昂,服饰华美,仪表堂堂,而且汉话说的非常熟练。旁边有人见这个契丹人到南城来饮酒,已经有些意外,如今见他还主动邀请一个陌生汉人一同喝酒,更有些讶异。

李天晟笑道:“多谢仁兄,这风云阁生意实在是太好了——叫人大开眼界,难怪朋友们都让我到了京城一定要上这里来……”李天晟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张望,显出第一次来的样子,忍不住还微微起身看看窗外街上的风景。

那契丹人却看着店小二的身影,不一会儿,喝了一碗酒,道:“噢,这么说……兄台是第一次来风云阁?不知高姓大名,也是第一次来京城?”店小二摆上了酒菜,契丹人帮忙倒上半碗,然后望着他,李天晟接过酒碗说:“在下李天晟,字光廷。”那契丹人举起一碗酒:“李兄好,在下耶律大石,字重德。”跟着仰头喝下一大口酒。

李天晟也举起碗来大喝一口,撩起衣袖抹抹嘴:“久仰。”耶律大石哈哈一笑:“我无名无份,李兄你久仰我什么?”李天晟一怔,随即不禁莞尔:“江湖客套,倒也确实显得好笑。惭愧。”耶律大石道:“想必李兄是汉人,是我辽国人士还是……从南朝来的?”一边说一边端起酒碗自顾自地饮了一大口,然后觑了李天晟一眼,似乎在等他回答。李天晟微微一笑,摇头道:“唔,在下祖上是中原人,不过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在辽阳府渔猎耕读为生……”大石听了哈哈大笑,道:“是么,你家倒是把什么活计都揽完了,哈哈,不错,来我敬你一碗。”说着又斟了一碗酒递给李天晟,道:“汉人的学问甚是博大,我契丹立国二百年,从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就尊崇汉人的学问,像这风云阁颇有来历……那是韩丞相当年的真迹,你可知道韩丞相为何会给这家酒楼题字?”

李天晟喝了一口,摇头道:“请耶律兄明示。”大石道:“世人虽然皆知韩丞相在我大辽贵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还兼任南北枢密院两府要职,掌握军机辅政的重任,更被皇上太后赏赐我契丹国姓。其实他们一家最早本来是极为普通的汉人,而且是太祖述律太后的家奴出身。但是,当年中书令韩知古大人就受到太祖太宗提拔和器重,尽管韩家后来一门显赫,不过却不忘出身底层,这酒楼嘛……起初就借租的是韩家产业。若说这匾额来历,那时候,韩丞相的父亲,燕王爷韩匡嗣大人还在,而韩丞相还未出人头地。这酒楼的第一代唐家老板知道韩家当时几位公子都博学多才,因此上门拜访求写题匾,碰巧二公子德庆、三公子德彰和四公子德让都写了,但就是四公子、也就是韩丞相给这家老板写的这‘风云阁’三个字,让唐老板觉得很有些气势……哪知道后来承天太后会对韩丞相如此器重,而他又能将大辽国力推向鼎盛,这块招牌——这风云阁自然也一时名扬四方,也就成了一时佳话。不过,今日想来,足见我大辽对有才干的汉人是绝不埋没,足以倾其所有,推崇备至。若相比中原有些汉人……似乎倒是食古不化,像南朝这些年的人才听闻总是学究先生多,对祖上制度……他们称为家法,呵呵,唔,也罢……我酒后闲话太多,李兄莫怪,不知李兄这些年在大辽生活游历,可有什么……打算?”

李天晟向店小二要了米饭,道:“想不到耶律兄不仅汉话说的好,对这些国家大事也有如此见解,令人佩服。”大石听了呵呵一笑,喝了一口酒道:“哪里,只是说些故事而已,对韩大人这样功勋卓著的汉人先贤,在下是非常敬仰。汉人有句话叫‘知己知彼’,好的东西很多,契丹人自然应该受教。国家社稷应该不分你我,如今……哎,不说这些,想李兄祖辈不远万里来漠北,在我大辽渔猎耕读多年,定然家学渊源,非寻常人等,我们契丹人向来爱好广交朋友,不知在下能否交一个朋友?”

李天晟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夹着菜微微一愣:“耶律兄实在抬举小弟了,不瞒你说,我的祖上是在中原大宋,不过家中很早就……实不相瞒,生计无着,祖父当年就在大辽境内四处浪迹,不想已经三代。如今我是想着上京繁华,所以才来碰碰运气的……要说家境,呵呵,其实是羞于提起啊……”前面都是他顺口一说,后面一句,是他想了想加上的。耶律大石听着,夹了一口菜,点点头,“唔,是这样。李兄祖上既然是中原人士,能否说一说南朝风物?或者从令尊那里听来的也好,在下长了这二十多年可是从未离开过京师,连南京都未曾去过,说来……哎,还真有些羡慕李兄……对了,依耶律大石看,李兄弟应该小我几岁吧,不知能否称一声兄弟。”

李天晟笑着轻轻点头,低头吃着米饭,听了他这样的话,心里琢磨着,不免有些支支吾吾:“中原……我幼年时曾随家父去过一趟东京汴梁,山川景色倒确实和塞外不同,不过没有大辽的大漠草原这般开阔,应该是各有所长吧。”耶律大石看了一眼,微微点头,也没有劝他多饮酒,扭头瞥见窗外街边有三五个汉人乞儿在街边守着风云阁的客人索要钱物,顿了一顿说道:“多年前,南朝有一个诗人叫柳永,写过一首《望海潮》不知李兄可曾听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不知道这诗中所吟诵南朝景致究竟如何?是不是当真如此美妙,胜过我大辽五京的繁华升平?”李天晟听得一愣,呆望着饭碗,迟疑片刻,道:“这……在下年轻识浅,我想毕竟是文人才子的赞许罢了,中原……中原其实说不上多好,即便南朝自古繁华,可依然还是有很多呆不下去的人流浪四方……如果天下真的太平安乐,我想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都可以当做家乡的,是吧?”

最新小说: 报恩小人鱼软又娇,秦爷为她破戒 重庆没有森林 HP之白金小公主 拒绝渣女校花后,我觉醒了超能力 林轩逆剑狂神 大当家不好了 我的独立日 1979黄金时代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在北宋当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