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帝师 > 第222章 春秋三传

第222章 春秋三传(1 / 2)

徐鹤继续道:“但如果严格按证据论,在虞国是否出兵这个问题上,三本书的观点都是孤证,其实任何一家都不能完全采信。能够确定的,是晋国经借道虞国灭虢,虞国行以方便,而后虞国也被晋国所灭,仅此而已。”

徐鹤顿了顿接着说道:“因此,我觉得三传都不能作为证据而证明虞国是否出兵,史料互相印证,是必须的。但即使是互相印证成立,如果没有当时的文物一类更加直接的证据支撑,我们仍然不能断言得到的就是事实,只能相信其中证据最有力的部分。”

所谓【当时的文物】,即为出土文物。

就像之前说的《圣人家书》,历史上都觉得这本是是后人假托孔子之名写的。

但是经过考古发现,其实这本书还真是出自孔子那个年代。

所以说,这本书排除了后人假托,但是不是真的是孔子所言,那也缺乏直接的证据,除非哪个文物上指名道姓说这本书就是孔老夫子亲述,那才能作为证据定性。

同样的道理,你因为成书时间或者书的性质而给假道伐虢定性,这也是耍流氓。

这时有人开口道:“万一乡试时,出卷官考这种题,我们总要取用三传之一作为解答的标准吧!那用哪本书呢?”

徐鹤摇了摇头:“能给乡试出卷之人,无一不是饱学之士,他们在出卷时,肯定会避开这种争议较大的问题。”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出了《假道伐虢》的题目,三传中记载的文字并不相同,只要熟记三传,考官用哪本书,你就用哪本书的观点作答即可!”

被教育了。

原本想教育新生的廪生、增生们在听完徐鹤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确实,在经史中经常出现有出入的地方,《春秋》还好,《尚书》才是重灾区。

往往很多说法在后世都被人揪出来存疑了。

但在这个时代,大家对经史子集的研究还没有到清朝训诂派时那么变态,所以大家对于经史子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

徐鹤的办法虽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但也提供了一个考试思路。

别说,还挺讨巧。

这个问题,不仅让以《春秋》为本经的士子们陷入了沉思,别的人也都开始思考自己本经中出现的问题。

不过这些人在场上之人里也不过是小众,大部分人在听完后完全不知所云。

徐鹤刚刚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能写出来,但凑成了句子,他们就完全搞不明白徐鹤究竟在说什么了?

这就是经学功夫还没有到家的表现。

受电视剧的影响,在后世很多人认为,读书考进士是个很简单的事,动不动就是一个进士官。

不好意思,真正的历史中,场中这些秀才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

但就算是这批人,十三经也未必能通读,就算通读,也未必能甚解,就算搞明白了,能不能阐发也是问题。

所以,能中秀才,那仅仅是读书的另一个层次的起点。

徐鹤的这个解答完美地告诉众人,你们距离考中举人、进士还差了一大截呢,千万别懈怠。

这时,一直站在阶上的焦训导也来了兴趣,开口道:“没想到两声对《春秋》也有涉猎,那我也出一题,你试答之!”

最新小说: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 全家成了阎王代理人 重生玄门小祖宗,大佬们都被虐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