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牛屋故事(1 / 2)

过了中秋,庄稼收回家,麦子种上地,乡村进入了冬闲。

没了收种的农活儿,村里人三五一群聚在一起,蹲在墙根晒太阳,喷瞎话,张家长李家短,天南海北的扯一些古怪精灵的话题。

打牌赌博谁也不敢,刘铁头贼眼骨碌碌乱转,天天盯着,发现后给大队汇报,何支书马上派民兵来抓你。说是送到大队学习班,其实就是送到冰天雪地老黄河滩,给公社挖河修渠,或者干些其他重体力活儿,以示惩罚。

光棍们闲的无聊,邪念没有生长的土壤,恶意没有地方发泄,便在冬夜滋生一些偷鸡摸狗的事端。

这几天琉璃在家老实呆着,格外安生,没有惹事生非,曹宏志一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儿子,有点不相信。

琉璃突然改恶从善,不再到处惹事儿了,有点不经常。不是琉璃洗手学好了,而是兴趣变了,他最近几天听坠子书入了迷。

公社改成乡政府,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原来一些文化项目也变了。公社电影队解散了,县里剧团没有了,老百姓娱乐活动就是聊天喷瞎话。喷瞎话有人爱较真,和人抬杠,很快翻脸打架。村干部怕老光棍闹事儿,刘铁头按照每天晚上20斤麦子的价格,请来唱坠子书的“瞎子吴”,连天加夜唱了《阴阳配》。

瞎子吴不瞎,是个又黑又胖的中年女人,只是眼睛小些,才被人叫瞎子吴。

她的嗓音又粗又亮,她要参加世界女高音的比赛,肯定拿大奖。瞎子吴的本行是唱豫剧的黑脸,她是女包公。去年剧团散了,改行唱坠子书。

瞎子吴会唱戏,还会算命看麻衣相。瞎子吴唱坠子让琉璃痴迷,主要是在后半夜,妇女孩子回家睡觉后,说几段裤裆里的荤段子。

女人过了四十就没有矜持,比老男人的脸皮还厚,汴京的城墙一样。荤的素的黑的白的字句儿,从她厚嘴唇里溜出来,滋溜滋溜,平直润滑,没有一点沟坡障碍,让村里的男人过年吃肉一样兴奋。

这是今年村里最热闹的事儿,全村男女老少坐在铁头家门前的空地上,听的入了迷。来的人比邻居家办婚丧嫁娶办喜忧大典事儿多。任何一次会议,那怕是何支书传达中央重要指示精神,也没有现在的人到的齐。

琉璃、为民和二歪每天夜里听到散场,第二天睡到中午吃饭,然后聚在一起回忆重复一下昨天晚上的精彩语句情节,特别是后半段黄故事,更有滋味儿,吃甘蔗一样,越嚼越甜。有时候还互相模仿一下瞎子吴的动作唱腔,一天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瞎子吴走的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琉璃咬烂了自己的舌头,流了不少血。肖春花心疼的不得了,看着琉璃,像是给曹宏志提醒:“琉璃吃自己的肉了,孩子嘴馋了。”

曹宏志转脸走开。

二歪头来到琉璃家。二歪长的高高胖胖,白白净净,浓眉大眼。他有个习惯,总爱把头歪在一边,特像临村里一个在县里工作的男人。和瘦瘦小小的陈老三站在一起,如一匹马驹站在一头老驴身边,咋看也不是同类物件。

琉璃道:“我现在嘴馋的咬自己舌头了。今天晚上去牛屋,逮几个小小雀吃。”当地人把麻雀叫小小雀,也叫二两肉,是大人孩子解馋的好东西。

二歪偷偷看一眼正在灯下补衣的肖春花,压低了声音:“我妈说,掏小小雀能掏出长虫,我不敢。”

琉璃道:“你妈故意吓唬你,这么大的人了,连孬好话也听不出来。不去滚蛋,别跟着我。”

二歪没有再犹豫。

月亮很圆,很亮,往大地洒下一片洁白。两边房屋树木清晰可见,村里灯光依稀闲烁。村到牛屋二里多路,一会儿就到。

牛屋远离村庄,孤零零的戳在野地里。土墙,草屋,黑黢黢的,如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蹲在那里苟延残喘。牛屋是土改前建的,已经用了30多年。牛屋前一棵泡桐树,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这是盖牛屋时,村里一个年轻人种的,现在当兵在部队,已是团级干部。瞎子吴说,这棵树就是团长的命根,福源。树旺,他的福气就盛。树长,他的官越升越大。你们所有认识他的人跟着沾光。

村里人更爱惜这颗树,常有男女信徒在树下烧香摆供。现在树荫能遮盖一亩地,需要四个男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树身。树下有一口水井,四五米深。井水又凉又甜,天然绿色的饮料。

夏天,泡桐树成了村里人憩息纳凉的好地方,琉璃爱到泡桐树下逮爬叉,一晚上能逮20多个。不过,琉璃自己从来没吃过,他从小不敢吃。肖春花常给讲金爬叉的故事,说他是爬叉变的。奶奶曹李氏吓唬他:“爬叉是神灵,你吃了肚子里会长爬叉,肚子上长满了爬叉眼儿,用手一扣就能抠出来个爬叉。”

琉璃和二歪走近牛屋,看到几个人正在打扑克。有金河,胜利,疤瘌,鲶鱼头,还有傻子,都是村里的老光棍。金河30多岁了,没有老婆,他大爷四九年春用赌博赢来的200个袁大头,买了10亩地,一季庄稼没收,村里土改,土地被没收充公,还被戴了地主帽。老地主大会小会挨批斗,仨儿子背着小地主的名分,一辈子没有翻过身来。

胜利是二歪的亲哥,他娘半掩门的名声太响亮,注定背黑锅打一辈子光棍。疤瘌小时候头上长恶疮破了相,姑娘看一眼,吓的几天不敢出门,谁也不会嫁给钟馗一样的男人。

傻子是为民的堂叔,没个名字,也没有娶上媳妇,跟着为民家过。傻子每天要饭回来就在牛屋门槛上坐着,不说话,也不动。村里人叫他傻子,其实并不是实傻。他从不在附近村里要饭,爱到仪封园艺场去。在邻村要的是窝窝头,园艺场吃商品粮的工人多,给他的是白面馒头,碰上个心眼儿好的还给件劳动服。为民的爹娘嫌他傻,孩子找媳妇受影响,可也没有办法赶走,大队一年还补贴家里十块钱哪。

为民喜欢他傻叔。傻叔对他很亲,每天要回来馒头和花卷,自己舍不得吃,总给为民带回来。吃白面馍是乡村人最奢侈的梦想,最大的愿望就是顿顿吃上白面。全大队五个自然村,除了何支书家,谁也不行。几个吃商品粮人家,也不能保证顿顿吃白面。队长铁头家是村里生活水平最高的人家,一天三顿吃个玉米面窝窝头,连个花卷都吃不上。乡村吃白面馒头是有时候的,在过年过节,或者亲戚邻居家婚丧嫁娶办事儿,才能甩开肚皮吃一顿。

傻子看到琉璃和二歪头来了,嘟囔:“日他姐,你们几个毛蛋孩子来这儿干啥,不回家搂着你娘睡觉。”

二歪不耐烦的回敬:“傻鳖孙,你别管,我们玩一会儿就走。”

牛屋里栓着七八头牛,旁边的两间分别喂着驴和骡子。屋里油灯亮着,是一个又黑又粗的罐头瓶子,灯捻是一根粗布拧成的,拇指粗细,火把一样,上面冒着一股黑烟。屋里的尿骚味很冲,里面还裹挟着炒熟的黄豆香味。刚进去感到味道呛鼻子,呆上一会儿,屎尿味和人出气进气的味道混成一体,难以辨别。

黏鱼头正在屋里打牌,看他们神神秘秘,说着半截话,琉璃弄不明白啥意思。鲶鱼头40多岁了,嘴巴很大,下颚很宽。他曾娶过媳妇,人家和他过了几天偷跑了。有人说他和那女人属相相克,有人说他把老婆打的要死要活,人家受不了才跑了。说啥话的都有,鲶鱼头一概不理。

那年队里修水渠,铁头和鲶鱼头吵架的时候,铁头揭他的短,亮他的丑:“韩大垒,你连驴马都不如,就是个大王八蛋。”

最新小说: 在虐文里做龙傲天女主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1978文艺时代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七零,最强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割鹿记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高手下山:徒弟太强悍,美女师父吃不消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不败神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