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文娱行者 > 第157章 惊闻

第157章 惊闻(1 / 2)

桃源图书馆开通,分为两个区,一个是公共区,另一是学生专区。

学生专区只是校中学生可用,环境好一些,设备亦更加齐全。公共区则没有限制,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进去。本来无此必要的,但桃源图书馆是桃源第一个正式图书馆,藏书也最丰富,若不能供众人使用,实在是一种浪费。

而且,公共区还有一个特色。

余德水在学校开课以来,极受大家欢迎,张斯又将他请来图书馆,开了另一门国学课。自此以后,余先生利用清晨时间,在图书馆的儿童区教授儿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启蒙数目,并且是免费的。

好在他有早起的习惯,对这份工作也十分喜爱,很高兴地接受了。

开始的时候,没什么人在意,大家也不怎么信任。还是一些老师比较有见识,亲睹过余德水的学问,很快便把自己的孩子送来,一再交代要好好听余先生的话。其他家长见了,才急匆匆地把自己的孩子也送来。

反正是免费的,何乐而不为呢?加上老师从不点名,只教授愿意学的孩子,又没有惩戒制度。还有听说是张斯搞出来的,也令大家放心不少。

而这一特色,又成了图书馆的一道风景线。

此地本来应该要求极其安静的,但早晨却是另一番状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朗朗的读书声,悠悠传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童音更具感染力的了,听着这传统而温润的语言,许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的美好,似乎空气更清新了,人们的笑脸也越来越多了。

此时周围会有许多人,中间是许多送孩子来的家长,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女。

余德水则穿着小褂,踩着布鞋,背着双手,在学生周围绕圈,督促大家的学习。等大家能熟练地背诵了,他才会教下面的内容。

孩子们都是在图书馆门前学习的,每人领一个蒲团,放在地上,整齐排列,安静地坐好。蒲团的数目有限,那些迟来的孩子,只能站着学习。

余德水此时会变得严厉,那些迟来孩子的父母,常常要祈求多给一个蒲团,他每次都能严词拒绝。若是有人敢拿着自己买的蒲团,让自己的子女坐的话,他则会直接撵人。

并且,除非雨雪天气,孩子必须在馆外背书。

面朝太阳升起的地方,念出清脆可爱的语言。

这是余德水的规矩,谁也改变不了。

课本则由图书馆提供,可以带走,但若是毁坏的话,父母需买一套补齐。

每天听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周围的人都感觉很舒适,似乎空气中都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为此,这道靓丽的风景线还上过新闻,受到许多人的赞赏。在众多图书馆的排行榜中,有时竟能看到桃源图书馆这个小地方,并常常别打上“最具人文气息”的标签。

“这是我近来见过最美的画面,一群孩子,在朝阳下朗读着祖传的精华,脸上带着笑意。如此温馨,如此纯洁,我看着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暖意。这是个奇妙的小城,张斯也是个奇妙的人物,如果有机会,我想去那儿看一看……”

这是京城大学校长的话,在媒体上流传了一段时间。

“我从这儿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除了冷冰冰的知识外,还有浓浓的人情味。”

这是一位知名学者的话,简介凝练,传神生动。

“看着这些孩子,我有种羡慕感。羡慕他们能不花分文,就接触到这些东西;羡慕他们毫不知情,却有人默默奉献,为他们讲解分析;羡慕他们生在桃源,而桃源出现了张斯,余德水这样的人……”

这是一位作家的话,带着深厚的情感。

评论的话语有很多,其中不乏溢美之词。还有一个大家关注的点是,这件事能否坚持下去?若不能的话,赞同就显得多余了。

这个张斯早有安排,嘱咐余德水,一定要按时到场。

至于余德水不能来的时候,便由别人代替,以保持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不辍。

最常来的就是张相文与张斯了,郦清和雪伦也曾代替过,效果都不错。后来随着桃源的发展,来此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大家常来客串,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作家,专业教授之类的。所以桃源的孩子很幸福,早早便见了这许多了不起的人物。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图书馆的成立,对学校里的学生影响也很大。

按学校新的规定,班级每个星期必须抽出一天时间,用来给学生阅读。还有则是,凡完成了规定学业的学生,老师不再控制,任由他们去图书馆。

最新小说: 我的天使在救赎 在虐文里做龙傲天女主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1978文艺时代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七零,最强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割鹿记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高手下山:徒弟太强悍,美女师父吃不消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