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文娱行者 > 第83章 半路截杀

第83章 半路截杀(1 / 2)

张若虚的读者说的更直接些:

“她以为自己是谁?一个长得漂亮的言情小说作家而已。

至于书为什么卖的那么好,天晓得是因为写的好,还是因为脸长的好……”

“像骊清这样的年轻作家,总有些自以为是。

登上销售榜榜首,就感觉自己了不起了,也不看看读她书的都是些什么人。

除了无知的中学女生,其他人都不屑一顾。就会写些矫情的生离死别,狗血到不行,把她与张若虚相比,真是抬举她了……”

“我感觉,张先生确实不该写那篇回复的。倒不是写的不好,而是对着这种人道歉,其实是在自贬身价……”

“骊清的话真够不要脸的,人家德行好,对她客气,她却不知领情,反而变本加厉了。还大言不惭地说喜欢张斯,老牛吃嫩草,人家根本不搭理她……”

“……”

各类繁杂的言论出现在报纸上,杂志上或是在人们的谈话中,简直铺天盖地,大家感觉热闹的同时,忽然发觉,张若虚的读者群原来这么大!

这一切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从《射雕英雄传》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上连载开始,到如今国内两家报纸,一家杂志同时连载,并且打通了香港,南洋一带的渠道,据传来的消息,已在那儿引起了轰动。

随着《射雕》连载接近尾声,关注度就更大了,几乎每天都有人在谈论。

通过报纸上的言论,可以看出他读者群的庞杂,既有寻常的贩夫走卒,也有象牙塔中的教授学者,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年少的,年老的……几乎无所不包。

大家不得不为他的影响力所震惊。

因为武侠小说这种“不入流”的书,格调低下,读者往往都是下层百姓。

像张若虚这样,能网罗上层知识分子的,绝对罕见。

在代他争论的人名中,不乏一些名家作者。

而单看两个读者群争论的话,张若虚一直占着上风。

因为骊清有一个致命的弱项,就是她的读者很固定,都是一些中学生。

不能指望这些学生有什么论战惊讶,或是写出什么有说服力的文章,她们最擅长的,只是谩骂而已。

而张斯的读者群中,不乏一些高手,自然无往而不利。

经过这一发现,大家感觉那份排名还是很有道理的,张若虚理应排在第一位。

骊清一开始压着他的地方,其实是她的书发行量大,读者购买非常多。而就目前的读者群看,张斯的前景非常可观,《射雕英雄传》完全可能把骊清的书比下去。

到那个时候,骊清唯一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而从其它方面而论,她就更没法与张若虚相比较了。

那些感觉骊清强过张若虚的,大都是是骊清的粉丝,他们已经习惯了骊清在排行榜榜首,从没有考虑过会被一个刚出道的作家比下来。

而那些头脑清醒的人,则很容易明白,张若虚不同于以往那些作家,他的成绩毋庸置疑,完全实打实的。尤其初始在小报上的连载,靠的只能是小说本身的质量。

一位评论家是这么说的:

“不可否认,骊清的书之所以这么畅销,是因为她的书浅显。这就使得读她的小说,完全没有阅读障碍。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煽情的生离死别,很容易地留住了大量低龄,或文化水平有限的读者。

而张若虚的小说同样拥有这个优势,甚至比她的更显热闹繁密。

于此同时,张若虚还拥有她所欠缺的深度和广度,除热闹之外,可以为那些爱清静的人提供东西。

骊清没有任何优势,除了出道早……”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争论的波澜依然在翻滚,大家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同时,也在等待着张若虚的反应,读者很想知道,遇到这种状况,他是否还能保持一贯的涵养。

等着等着,张若虚的信息还没传来,却传来了另一个人的信息。

记者意外地采访到了另外一位女作家雪伦,她就目前的情况说了自己的见解:

“骊清就像一只好斗而骄傲的公鸡,蹦蹦跳跳地在别人面前挑衅。

但她不该给张若虚这种谦虚质朴的人难堪,因为他这种传统的美好形象,无疑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最新小说: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盲盒开出微型世界 我的天使在救赎 在虐文里做龙傲天女主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1978文艺时代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七零,最强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割鹿记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