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文娱行者 > 第65章 节目之后(三)

第65章 节目之后(三)(1 / 2)

对于一些细心的人,在调查之后,还是联想到了一些东西。

因为许多报纸披露了张斯家人的信息,其中单云清占了大部分,偶尔也提到了张倩依两人。

对于更远一段时间的那场争论,许多武侠小说还清楚地记得,提到张若虚的时候,曾牵扯到了张倩依。

以对张倩依的亲密程度而言,张若虚和张斯似乎存在着某种相似性,那么,这两人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当然,很少人会猜到这二者原是一个人。

因为报纸宣传的缘故,张若虚被人的定位大概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尽管他本人从未承认过,可读者的潜意识非常强大,根本未曾将他与一个高中生联系在一起。

此外,这次意外走红的,无疑是桃源中学的“三剑客”了。

张相文与谢敏振完全没有料到这种事,许多人对冯涛的随口一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张相文与谢敏振的原身份也对这种兴趣起到了催化作用。

“三剑客”的组合本身确实也吸引人,一个少年才子,一个业界泰斗,一个原大学教授,这种强势组合,在一个小小的中学中出现,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同时,也使得桃源中学出尽了风头,给普通观众的一个模糊感觉就是,这个学校藏龙卧虎。

当然,对这个组合的关注,大家还是比较善意的。

在对张斯的宣传中,这一事实,无疑成为了使人惊奇与赞赏的佳话,张相文与谢敏振给人的总体印象,也成了年老而活泼,才高而坦荡的形象,同时,还带着点读书人的怪异。

这场小有规模的议论,算是替张斯正明了,此后再也没人提及他的演讲是节目组作假这种话。

至于学术界的讨论,比娱乐界来的迟些。

不知是否因为张斯年少的缘故,他遭遇到的抨击比易中天少的多,大部分人还是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他的。

也有严厉些的文章,比如这篇:

“现在大家对《品三国》一片叫好,我并不反对。

单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节目确实已经够‘高品味’了。但从学术角度来讲,其中还是有许多问题的。

首先说一下内行与外行的问题,张斯同学如此还是个高中生,所学所知,其实全凭自己理解得来。

通过这种‘野狐禅’修炼出来的‘野翰林’,如果说是内行,就实在有点令人发噱了。

对于许多观众称其为‘专家’,我还能理解,因为大家并不了解其中的细枝末节。

对于许多专业人士,还一味激赏,我就很难理解了。

学术问题是个很内行的事,外行不是不能讲,但外行讲内行的话,往往会出现许多错漏。

《品三国》的问题主要在于,使得学术庸俗化,娱乐化,甚而是娼寮化了。

学术本身是很严肃,也崇高的。

张斯同学却使得这些统统不见了,许多人对他的语言很赞赏,说是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这也正是我要批评的地方。

学术有学术的语言,这是它自身品格的一种体现。

《品三国》中,完全看不出这种高雅的语言,而是在扯家常。

这是没有责任心的一种表现,为了获得观众的喜爱,竟将一些史实拆开打碎,用现代语言重新包装,而不顾历史本身。

这种用学术来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完全是娼寮化的……”

————大学某教授

最新小说: 请友善对待美少女 都市修仙之狂龙觉醒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盲盒开出微型世界 我的天使在救赎 在虐文里做龙傲天女主 都重生了,谁还追你啊! 1978文艺时代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七零,最强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