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所以体验派所说的“从自我出发成为角色”并非是指“先从自我出发,再成为角色”,而是指“从自我出发地成为角色”,“从自我出发”是“成为角色”的基础,不能将二者理解为两个分开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秦守觉得这不就是本色演出么,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后来他拍摄一部电影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陈道名。

偶尔听见陈道名教导年轻演员的时候,才明白了这里面的区别。

按照陈道名的说法,从自我出发是最难的。

首先就要求暴露自我或许不想为人知的性格。

比如体验派的男演员去演同性恋,他不能把自己伪装成别人去模仿,而只能把自己内心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对男人的

好感拿出来给角色,真的用自己同性恋的那一面来示人。

其次要求相信情境,比如将一把假枪当成真的死亡威胁来相信,要求在情境中能下意识地反应,而不是设计好的表演,这种相信可比设计难得多。

最后还必须做许多功课才能让角色的情境丰满,让一个虚构的情境如同生活一样丰满,其中需要填充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说实话。

秦守一直都觉得,体验派的那些演员,这样是很累的。

原因很简单。

因为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是一个大集合,而剧作家笔下的人物不可能像一个活人一样性格丰富,所以是一个小集合。

一个大集合可以套住许多不同的小集合,一个演员可以一辈子本色演出,而又演出了许多不同的角色。

所以体验派从自我中诞生角色的过程是在做减法:将自我大集合中不符合角色小集合的部分去掉,尽量让两个集合重合,即是自我又是角色。而不是做加法,去添加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比如生活中的人在同事和在家人面前也许就是两个样子的,但他们并没有添加不属于自己的性格或者模仿谁,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隐藏了自己的部分性格。

方法派虽然传承自体验派,但有一点显著不同,那就是方法派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而体验派不允许。

打个比方,还是直男演同性恋,让他爱上一个男人。

方法派允许直男演员将对手替换想象成一个女人。

而体验派不允许,体验派要求你必须从这个同性身上找到你爱的部分。

不过在秦守看来的话,或许表现派更适合大部分的演员,毕竟表现派不强调从自我出发,而是强调在内心中先构建出一个角色的形象,强调模仿。

说白了。

就是表现派不提倡演员下意识生活在情境里,而是强调拿捏和设计。

当然了。

秦守在横店混迹多年,接触过众多演员之后,倒是觉得,虽然各个派别的追求和方法之间泾渭分明,但在实际表演中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纯粹。

表现派演员不可能完全不动真情实感,体验派演员也不可能完全不设计。

最新小说: 灯红酒绿 迷迭港 万界入侵:我直播召唤修罗铠甲 清穿之四福晋养崽日常 救命!皇后后妈一怒,全家都慌了 重生八零:带着奇葩一家致富忙 空间在手,逃荒怕什么 死刑时,我自曝盗掘皇陵拖延时间 重生年代,撩最美知青戏最猛的汉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