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朱标只感觉内心一阵无力,怎么就碰上你这个贪财的愣头青了。

当了这么久的太子,朱标第一次体会到了被敲诈的感觉。

他看向苏鸿熙,道:“你先说说看。”

“加多少,价钱先谈好。”苏鸿熙认真的说道。

朱标一愣,回道:“要是真有用,翻倍,我给你一千两!”

苏鸿熙将摊开的右手伸到了朱标的面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朱标一阵无奈,沉声道:“我堂堂本朝太子,会差你那一千两银子?”

闻言,苏鸿熙叹气道:“就姑且信你一回吧。”

此时的朱标也才二十来岁,生性仁厚又年纪相仿,两人几番接触之下,已经有些亦臣亦友了。

朱标并没有恼怒,淡淡回道:“快些说吧。”

苏鸿熙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说道:“殿下首先要了解一件事,此次科举在没有舞弊的情况下,陛下为何还要安抚那些北方学子。”

“虽说当真是北方学子的才学差了一点,但也要顾及一下脸面。”朱标回道:“一位北方学子都没有上榜未免显得太难看了点。”

苏鸿熙闻言,笑道:“殿下难道还有什么话不好说出口的吗。”

朱标稍稍纠结了一下之后,缓缓道:“最重要的还是平衡。”

“科举中榜皆是南方学子,那以后的朝堂当中不全部都是南方人了。”

“长此以往,不说北方的士族学子有意见,光是朝中全部都是南方势力也是让人头疼的。”

朱标作为太子,在朱元璋的言传身教之下,这点当然看得通透。

苏鸿熙点头赞同:“殿下所言极是。”

“所以,重开科举录取一些北方的士族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应该将这个举措保留下去,一直沿用。”

话音一顿,苏鸿熙缓缓道:“而且可以根据考生的户籍进行严格的登记,在录取上作出一些人为的调整。”

“比如一届科举打算录取一百人,可以硬性规定,直隶地区占多少,山东多少,湖广多少等等。”

“按照考生籍贯和配额,择优录取,这样更加的平衡。”

这其实就跟后世高考没啥区别,分全国卷和地方卷,再让各大高校针对地方设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来达到名校录取人数的平衡,尽量让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朱标一听,连连点头:“言之有理。”

听到朱标的赞叹,苏鸿熙笑道:“我还没说完呢。”

“那你继续,别停。”朱标一脸认真,等待着苏鸿熙接下来的话语。

“到时候,根据籍贯将进士们异地任命,山东人调到湖广做官,壶湖广人调到山东任职,避免官员在当地经营势力。”

朱标连连点头,但这次并没有出言打断,静静的聆听着。

“而且文武科举之外可以增设工科,针对各行各业设定标准进行考核。”

“将那些在某一行业有卓越建树和独到见解的人挑出来,录入工部,为国效力,以至于将绝技得以保留传承。”

苏鸿熙说的这就是后世的考职称罢了,但朱标却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

见苏鸿熙不再说话,他开口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最新小说: 拜师通天:开局仿制开天斧 大道之开山拔月 吞天成圣:开局掠夺仙子修为 修道小少年 副作用词条修仙:我只会持强凌弱 仙行健 妖魔乱世,我重生成了一座神山 泼刀行 剑道天骄,从镇压诸天开始 我,蜀山剑圣,剑冢签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