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应天府皇宫内。

上书房,这里是朱元璋平时处理奏章和几位心腹大臣们商议朝事的地方,也是朱元璋平时呆的最多的地方。

此时,胡惟庸和刘伯温两人已经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候了。

这两人,一个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时候的智将,现居都察院左都御史职。

一个是中书左丞,协助朱元璋掌管天下朝政的文官之首。

平常的朝政大事,多是这两人协助朱元璋处理,此时这两人出现在上书房也就见怪不怪了。

上书房内的桌案上此刻已经堆放了不少的奏折,这些都是需要朱元璋亲自过目的。

往常的时候,他们二人自然是不会到上书房打扰朱元璋。

但是今天,朝中却有一件胡惟庸也不敢擅自做主的棘手问题,所以不得不在这里候着,寻求朱元璋的意见。

而刘伯温则是奉命在这里等候召见的,他看着胡惟庸,笑着问道:“胡相国平日公务繁忙,今天怎么有空来这上书房。”

刘伯温已经猜到了胡惟庸肯定是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才来这里求见朱元璋的。

他们两人,一个作为淮西勋贵的领袖,一个作为浙东党的领袖,向来不合。

所以就开口稍稍讥讽了一下。

胡惟庸转头看着刘伯温,面色平静:“刘大人,中书省可比不得你都察院。”

“中书省需要处理天下政务,而你都察院只要动动嘴皮子、写写骂人的奏章就行了。”

“我来这里,自然是有要事需要禀明圣上。”

刘伯温微微一笑:“胡相国此言差矣,都察院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骂骂人那么简单。”

“那可是奉圣上之命,纠察弹劾文物百官的。”

胡惟庸闻言,看着刘伯温,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那刘大人还不去忙你的正事,在这上书房作甚。”

刘伯温颔首轻笑:“奉圣上之命,在此奉旨召见。”

就在两人斗嘴之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朱元璋走了进来。

他身后的朱标和众多宦官、婢女也是鱼贯而入。

走进上书房后,朱元璋直接走到龙案后坐了下去。

皱起眉头看着刘伯温和胡惟庸两人:“二位都有功夫来咱这上书房聊天了,看来闲的很。”

“要是闲来无事,我这案前的奏折二位不妨帮我瞧瞧。”

刘伯温和胡惟庸闻言,当即跪伏了下去:“陛下恕罪,不敢,不敢。”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是知道朱元璋话里的意思了。

那是嫌他们二人在上书房里互相揶揄,有失体统、有损朝廷颜面。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两人诚惶诚恐的模样,心中稍微舒坦了一些。

这刘伯温虽有才能,但是论朝中势力那是如何能和淮西集团抗衡,更何况什么浙东党。

也就是自己将他放在了都察院任监察百官的左都御史一职,招人眼红,便整出来一个浙东党罢了。

如果不是朱元璋一直将刘伯温带在身边、随侍御前,明里暗里稍稍支持一下,这刘伯温早就被淮西集团给整下去了。

所以,朱元璋其实才是浙东党暗中的领袖,一直站在刘伯温的后面,不至于朝中让淮西集团一家独大。

但不管怎么着,还是要时不时的敲打一下这两人的。

朱元璋将目光从跪着的两人身上收了回来,转而看向桌案上的奏折。

稍稍审阅了一番之后,又一次看向两人:“行了,起来吧。”

还不及两人谢恩,朱元璋便又开口问道:“胡相国,你今日来找咱,所为何事。”

胡惟庸听到朱元璋对自己的称呼,心中猛然一惊,又一次跪伏了下去:“陛下真是折煞小臣了,小臣怎么担得起相国二字。”

“你身为中书左丞,统领天下朝政,怎么担不起相国二字。”朱元璋随意的拨弄着手里的奏折,轻飘飘的说道。

胡惟庸将头埋的更低了:“方才是小臣孟浪,口不择言,还请陛下降罪。”

此刻的胡惟庸是真的心惊胆战,面对这位喜怒无常的君主,他升不起半点倨傲的心思。

最新小说: 长生从御云雾开始 拜师通天:开局仿制开天斧 大道之开山拔月 吞天成圣:开局掠夺仙子修为 修道小少年 副作用词条修仙:我只会持强凌弱 仙行健 妖魔乱世,我重生成了一座神山 泼刀行 剑道天骄,从镇压诸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