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钱凑齐了(1 / 2)

严嵩提出的办法有些超前,不过也没有超前太多。

他说的印盐引拿出去卖,就是明中后期皇帝经常干的手段。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朱祁钰本来想要拒绝,可是突然转念一想,这盐政以后肯定是要改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改之前捞一笔呢?

而且这捞的是那些盐商的钱,坑的也不是穷人。

朱祁钰想了一下说:“卿这个办法可行,这样吧,不如由你出面,帮朕去联系那些盐商,然后卖掉一批盐引!”

严嵩马上说:“遵旨,不知要卖多少盐引?”

“五百万两吧,就卖今年的。”

盐商拿到盐引之后,去盐场提盐并不一定马上就能提到。

因为盐场的产盐量是有上限的,这年头盐工产盐的手段很落后,都是拿柴伙煮海水,然后才能得到一些盐。

这么做造成盐的成本又高,效率又低。

因为产量有限,所以拿着盐引的盐商只能是排队才能拿引。

现在还算好,盐商最多等上一年半载也就可以拿到盐了。

到了明朝中后期,等两三年也是平常之事,有一个倒霉鬼甚至等了十几年都没有拿到盐。

因为这人没有关系,只能老实排队,可是总是有人插队,可以提前拿到盐,于是他一直等啊等,等到他死了都没拿到盐。

其实在宋朝时,就有人研究出了晒盐之法,这样成本大为降低,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可是盐场的盐官并不想要这种办法,因为这对盐官并没有好处。

因为这卖盐得的钱是上交给国家的,效率提高了,这多赚的钱并不会落到盐官的腰包里。

同时因为没有排队了,那些想插队的人也就不会贿赂盐官,这样盐官的好处也就没有了,他怎么可能有动力把人工煮盐改成晒盐法啊。

当然朱祁钰全都知道这些,他准备等局面平稳之后,就开始改革盐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人工煮盐改成晒盐法。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以后再说。

严嵩得了皇帝的圣旨,然后把一些盐商叫到了一起。

一个盐商笑问道:“严大人,不知何事把小人叫过来?”

“本官这里有一批盐引想要脱手,看看诸位有没有兴趣?”

“当然有兴趣了,不知道这卖价是多少?”

现在已经有少量盐引在买卖了,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只在小范围流传。

严嵩说:“就按市价来,一引三钱银子!”

一引分为大引和小引,大引四百斤,小引两百斤,现在他们说的是小引。

两百斤盐才要三钱银子,这个价格真的不高。

可是对盐商来说,这个价格也没什么吸引力。

因为他们拿到盐引之后,还要去盐场提盐,这里面还要给盐场钱,盐官的钱,七七八八加起来,等到卖给百姓时,这价格就到了一斤一分五厘了,这就等于一引盐卖了三两银子,正好翻了十倍!

等于这些多出来的钱,全都让各路中间商给赚走了。

一个盐商皱了一下眉说:“这个价格没什么吸引力,要是数量太少,真的没赚头了。”

严嵩笑了一下说:“你们放心,数量是要多少有多少,你们能拿出多少钱,就能买走多少盐引!”

大家一听,马上眼前一亮。

一个说:“我要五十万引!”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