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第 341 章(1 / 1)

说到这个事儿, 程澜就笑得开花开朵的了。 像昕姐这样,姐夫他人再忙,总是在身边的啊。 而且, 昕姐已经怀孕两个月了。也就是说她们从成都回来后没几天就怀上了。 程澜由衷地为她高兴。 半路夫妻还是有个共同的孩子作为纽带更好。 就是不知道她有了老二, 之前说的要把团结湖小区的房子留给杳杳的事还做不做事。 这件事昕姐只同自己母亲和程澜说过。 嗯, 跟姐夫肯定讨论过。 但她有没有和杳杳说不确定,反正程澜没多这个嘴。 这种还没有尘埃落定的事,说了又没成的话会留下隐患的。 至于杳杳,她已经年满十二周岁,初中两年、高中两年读完,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如今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分配个好单位。 好单位要分房子的。 就算母亲的房子不留给她, 她也有路可走。 所以她现在努力读书就对了。 前两天小丫头过来, 跟程澜说起以后想考警校除暴安良。还说她现在不但在学乐器, 拳脚功夫也没有落下。 这应该是受了继父的熏陶,榜样的作用很大的。 尤其她还经常过去公安部大院那边和于太奶奶、方太奶奶接触。 程澜原本以为她看到自己和昕姐做生意赚钱, 以后会想做生意的。 四年的时间看着程杳从一个在村里只能低着头走路的小可怜变成如今的模样, 程澜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套房是昕姐自己挣的,所以她给不给都是她的自由。 其实今天桌上也就四拨人, 一拨是高煜奶奶、父母和这段时间来跳霹雳舞挣吃、挣喝、挣零花钱的高烽、高炎。 老爷子身份特殊,开业来过后就没再露面了。 有时候他想吃川味火锅, 就让程澜把方大厨送去。 高灵、高灿不像两个小的根本不在意脸面,有人喝彩他们跳得可开心了。 她们来得倒是不频繁。 高睿看到两个唇红齿白、乐乐呵呵给客人跳舞的小侄儿有些无语。老头子双标得好严重。 两个大的往死里折腾,中间的还多少管一管,两个小的简直放任自流。 当然,各自还有各自的爹妈管,他当爷爷的就这么管。 不过, 既然选定了头羊,还预备了替补。的确是可以对其他人要求放低些了。 这样也是避免家族内耗、兄弟阋墙。 儿孙个个在同一领域成才,其实也不是好事。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康熙皇帝就是生养了一支阿哥梦之队,以至于晚年九龙夺嫡、内耗严重。 都是能耐人,谁能服膺谁呢? 高煜和高煊之间年纪相近、到时候又怎么收场? 第二拨是程昕一家五口:她、于援朝、程杳、她母亲、方奶奶。 程澜在北京当亲戚走动的其实就程昕一家。 昕姐不端她的饭碗,大家可以单纯的只做亲戚、互相扶持。 她可以让程昕来她的厨房学厨艺,程昕也会把自己暂时用不到的一万五借给她创业。 而且,昕姐嫁给了于援朝,大家的社会地位以后差不多。 这个真的就是很现实的地方了。 人在这个

社会是会不断分流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又要端她的饭碗,又要她以亲戚之礼待之,确实会让她为难、不好管理。 还是那句话:不患寡只患不均。 她手下十几个程家村的员工,她无法做到都这么待,那就一视同仁。 第三拨是程澜的小伙伴们:林琅、王维娜、邱鑫泉、萧应、顾雪、唐欣然、章华、庄兰兰。 还是那句很现实的话,人会分流。但高中和大学的小伙们以后是相差不太大的。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平等的交流,不用小心翼翼的。 不然,强行和初中、小学都没读完的同学保持联系。大家差距太多,说话做事一个不好就引得人敏感了。 累不累啊? 强者只和强者交朋友,这样彼此心头都没负担。 当然,如果有村里的人和以前的小学、初中同学找到程澜帮忙,力所能及而且是救急的事她也也不会吝啬。 救穷就免了,她管不过来。 穷亲戚、穷朋友,谁都喜欢刘姥姥那样高情商还有情义的。 至于萧应,是商场上的真朋友。 就算一开始他目的不单纯,是冲着林家、高家来的。但大家处久了,脾气相投,就是朋友了。 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得有一个有用性。 对别人无用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搭理和帮助你? 处久了不只是为了利益就行了。 第四拨是高煜发小里至今关系依然很好的刘权、秦瑞、孟世超、韩江波。 这四个一直以来对程澜的私房餐馆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出钱出力出人脉。 她餐馆有什么事请客,肯定少不了这四个。 程澜这是定制了一张二十四人的、可以转动的大圆桌。 所有的菜色都在可以转动的桌面外围一圈。 放在大厅里的桌子以后都用这种,大厅往往要比两边的房间大一些。 要摆两桌有些摆布不开,这样摆倒是坐得下。 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能容纳的客人数量。 原本是两三桌人的都可以往大厅安排。 热热闹闹一大桌,还不影响夹菜,会是很多家庭聚餐的首选。 吃过饭散后,众人都得到去体验按摩室、棋牌室、客房的机会。 方奶奶和于奶奶就直接到客房开了间房午休。 今天刚开业,会来消费新项目的客人不多,有人去体验也是扎扎人气。 客房虽然开也一段时间了,但大白天也不会有什么人去开房间午休。 她们体验一下,还能给提提意见。 按摩室那边还有浴桶,就古代那种红木浴桶。泡舒服了再按摩是很不错的体验。 专门有一个东厢房用浴帘隔开,弄了十个浴桶可以同时供客人泡澡。 这边弄了一个锅炉一直不停的烧水。 先给加半桶水,剩下的冷热水直接提到屋内自己兑。 中途还需要加水就摁铃,会有和客人性别相同的服务员给提进去,周到服务。 里头触手可及的店还提供柠檬水、水果等。 客人用过的水直接收集起来浇灌花草树木、冲厕所。 还有找北医大教中医的教授开药方配置的中药包,拥有解乏、助眠等功效。 挂成一排,供客人选择。

结账时的时候会一起结算。 负责管按摩室的主管还找舒姐做了很多一次性的浴衣。 这个一次性不是说质量不好,而是这种贴身的衣物没人愿意和陌生人共享。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弄成了一次性的。 浴桶很多人也不愿意共享,就垫了一次性塑料薄膜在下头。这是跟港台和国外学的,找了人供货。 每次都是新的重新拆封。 这个垫子回头可以回收使用。现在物资匮乏,塑料薄膜也很金贵。 四伯母看得发笑,说再薄一点就很像种菜时覆盖的薄膜了。 舒敏和林琅、王维娜、程昕、程杳就体验这个去了。 泡了再去按摩,来个彻底的大放松。 然后众人坐在屋檐下太阳直晒不到的躺椅上聊天、吃水果。 庭院里有风,绿植又多,不热的。 林琅对程澜道:“我算是知道你当初为什么招了那么多人了。” 除了要消化街坊邻居家没工作的孩子,提供这些排场也需要人手啊。 而且还限定身高、身材、五官端正,这样的人为你服务,看着都赏心悦目啊。 程澜道:“是啊,所以我这里虽然明面上看着是高消费场所,但实际上我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大家各取所需嘛。” 舒敏道:“不过你也要小心,现在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尤其是你特地圈了一个院子给外国客人用,听说打造那个院子都花了上万。可能有些人会敏感的想到租界这类不好的事物。80年设立经济特区都有人这样讲过。” 这是高睿让她找机会提醒的。 程澜点点头,“好的,阿姨,我会组织人宣传一下的。” 就给员工讲,让她们回家宣传。在报纸上讲,高音喇叭里讲...... 这样几管齐下。 她就是给国家挣外汇,和经济特区是一样的。给外国友人一定的特权,是为了发展。 挣到了外汇,她都是拿去银行兑换,拿着外汇券使用。 开业以来陆陆续续的她都兑换了一两万的外汇了。 再加上如今一个月上十万的银行流水,她现在算银行的大户。 他们会很乐意帮她澄清事实的,反正又不是要他们弄虚作假。 舒敏看她听得进去劝也就安心了。 她道:“哦。你高伯伯说想看潘虹和达式常主演的《人到中年》,你这里有没有?” 程澜点头,“有的。” 她直接在大厅里放。这是不收费的,不算商用性质。 这个片子吧,年轻人看不进去,没那阅历。程澜和林琅她们都看不太进去。 82年电影院热映的时候她们都没有去看。 但中年人好像还挺喜欢看的。 放的时候不但高睿和舒敏去了。 另一些中年客人路过看到,哪怕是看过的,也会进去坐下一起看。 她这里中年客人好像还不少,所以程澜也响应客人需求置办了电影胶片。 高睿和舒敏的提醒非常及时。 别说旁人了,程澜把人组织起来这么讲的时候,有附近街坊家的、送去学了英语一个月多拿15元底薪的员工道:“老板,我妈还真说过我这样是在伺候洋小姐、洋太太。在家里有些想不通。” 程澜道:“如今是国家为了发展,主动把这些

外国人请来的。我们做的服务如果能让来做客、来投资的外国人觉得得到了好的享受,乐意留在华国、在华国投资,这有什么不对的?优待客人是礼仪之邦的传统。我们通过服务得到物质回报,这是理所应当的。给他们专门弄一进院子,这就相当于把包间扩大化,不要过度理解。” 反倒是在澡堂子里提水什么的,员工和家属接受的还挺好。 因为国营的澡堂子就是这样周到服务的。国营澡堂子还有给人修脚的呢,尤其东北的人印象很深。 这么讲了几次,报纸上、喇叭里也提到这是为国家挣外汇、是按照礼仪之邦的传统优待客人,渐渐的也就没人说了。 如今的人还是比较听信报纸和高音喇叭的说辞的。 而且程澜找的笔杆子说得有理有据的。 这样一来,哪怕是有些表演人员被外国客人召唤去单独做表演,他们心理上也就能接受了。 为国挣外汇是一个很崇高的信念。 国家现在缺外汇缺得要命,又要从国外进口各种东西。这是早就被宣传得广为人知的。

最新小说: 幕后嘉宾 无敌七皇子 高手下山:七个绝色师姐把我宠上天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逆海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 这超能力不靠谱 阿格里巴和公主大盗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单机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