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尘埃如山 > 第29章 民国

第29章 民国(1 / 2)

民国二年的四月,伏阳县新来的胡知事,带着县署签发的任命状来到了三家营。

见了穿衣打扮都很新派的胡知事,郭修安赶紧跪拜。

胡知事边阻止边说:“现在是民国了,大清那一套不兴(过时)了!”

寒暄完毕,胡知事对郭修安说: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

”民国没有皇帝了,但有总统!

以后全国上下,都听京城的袁大总统发号施令。

新朝要有新气象,县衙以后改称县知事公署,知县老爷改叫县知事!

大清朝虽然亡国了,但以前搞的“新政自治”还是不错的;

袁大总统让保留下去,继续搞“民国自治!

伏阳县原来划定的,东西南北四个乡也不变;

您这个前清的东乡乡董,以后还是民国的东乡乡董!“

郭修安问皇帝没有了,皇粮还要不要缴?

胡知县说:“自古农民缴皇粮,商贾缴国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民国没有皇帝但有大总统,以后皇粮折合成银元,按国税缴!”

讨论群

郭修安又问民国禁不禁大烟。

胡知县的脸色,便开始不好看了。

他小声对郭修安说:

“郭乡董,前清这帮老古董太败家,

把户部的银子都赔给了洋人,留个烂摊子给袁大总统。

现在民国刚成立,哪里都要用钱补窟窿!

大烟肯定是要禁的,但不是现在立马就禁!”

胡知事话锋一转又说:

“民国、民国,是要讲民主的嘛!

有人想吸,那就要有人种!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官府不支持老百姓吸大烟,但眼目前也没明令禁止的!

上面想了个两全其美的禁烟法子——征税:

以后不论种大烟、贩大烟、还是吸大烟,都要课以重税!

吸的起大烟的人,都不缺银元,吸的越多缴的税银就越多!

等到大家都吸不起了,大烟自然就禁了,国库也就充盈了!”

郭修安说:“穷人也有吸大烟的!

烟瘾犯了个个六亲不认,踢田卖房、卖儿卖女的也不是没有!

征税这个法子不管用!”

胡知事不高兴了:“重疴要用猛药,治世需用重典!

这是上面的意思,咱们就不要掰证了!

我这次来东乡,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办!”

郭修安问什么要紧事。

胡知事说:”大清朝是皇权不下县!

县下的一切事情,都要依靠宗族的村规伦理来自治。

遇到像郭修安这样的贤达族长,那是国之幸民之福;

但遇到族霸劣绅,那么乡下就乱了套!

如今民国了,国家就改制了!

县知事公署下面正式设乡董、村里设村正,这都是大总统正式任命的正式官员!

大家有了名分,更要为国分忧、为民纾难!“

郭修安说大总统想的真周到。

塔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胡知事接着说:”乡村里有了官儿,

第一件事就是丈量土地、统计人户,完善花户账册!“

胡知事说大清自康熙朝开始,就定下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

雍正朝开始‘摊丁入亩’,固定下了田赋总额。

但旗人和有了功名的人,名下的田地一个子都不征,

全都‘飞洒’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真是岂有此理!

现在民国来了,万民平等!

不管是旗人还是汉人,官绅还是百姓,

就连族里的公地,寺庙的香火地,

都要丈量厘清、登记造册,只要耕种就要纳税!

讨论群

郭修安说:“自古‘皇粮国税,不缴有罪’!

丈地补册,纳税完粮倒没什么,

只是这‘不禁烟土’的规矩,跟村规民约不合!

这个东乡的乡董,胡大人还是另请高明吧!”

胡知事以前是一个没有考下功名的贡生,他在前清做了半辈子不入流的县吏,

对前朝的吏治和赋税,可谓了然于心。

没来东乡之前,胡知事把郭家的祖宗八代全查了一遍,

竟没有找到可以当众拿出来,敲打郭修安的东西!

胡知事原以为,郭修安会在恢复征收郭家田赋的事情上,跟他死命的纠缠;

却没想到郭修安会在禁烟的事情上,直接撂了挑子;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一点面子都没给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县知事!

胡知事想了半天,最后对郭修安说:

“丈量烟地、征收烟税的事情,你就交给底下的约正去办吧!

每年东乡征收的大烟税,公所跟县知事公署四六分成,

四成留下来建乡董公干的乡公所和新式学校,直到建成为止!

乡公所和东乡第一所小学,就建在三家营村后!

郭乡董您看这样办,中不中?”

关于清朝的田赋,胡知事说的一点也没错。

从雍正朝开始,三家营的地粮,就根据全营登记在册的田地总亩数,

按照每五十亩纳一两官银的赋额,固定了下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每年官衙随田赋加征的火耗、柜书纸张饭食和办公平馀,

虽不相同但也变化不大,每两赋额也就加征两三百文钱。

东乡每年的田赋,按照上、下两忙征收。

上忙从农历二月二开始,到四月十五为止,征收应纳赋税的一半;

下忙则是从八月初二开始,到十月十五征收另一半。

所以每年二月二和八月初二这天,县衙的户房就把“征粮红簿”,

送到各村乡地的手上后,在城门口和村镇的显眼处,

张贴盖着打印的纳粮告示,命令“阖邑绅民并乡地花户人等”,即刻赴县衙“自封投柜”。

征粮红簿就是需要纳赋的花户(在册的有地农户),应纳税粮的账册。

乡地,就是每个村寨负责催征田粮的管事之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大多也是家底丰厚财东乡绅担任。

而自封投柜,就是要求花户亲自到县衙,缴税完粮。

“自封投柜”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县府为了防止负责征粮的衙役,

借田赋之名敲诈勒索花户而中饱私囊,让老百姓自己到县衙完粮纳税。

但实际上,不管是对应征的花户,还是县衙的户房来讲,

“自封投柜”都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自从朝廷摊丁入亩,免除人头税后,乡村的人口翻了一番;

人丁多了是非多,分家裂户是必然,

家里只有十数八亩的花户,比比皆是。

这些目不识丁的花户,花上一两天时间,

原文来>自于。塔

搭上食宿花销,亲自到县衙缴纳几百文的田赋,

想想都是一件及其不划算的事情!

再说了,让全县数以万计的花户,都去县衙里完税,

县衙早就被挤塌不说,户房屈指可数的账房先生,

估计要全部累死,也征不齐每年的田赋税银。

所以让各个村寨的花户,自行选定他们信得过的“乡地”,

将每年应征花户的田赋税款,代收完毕后再统一缴到县衙,

才是最为可行的完税方式。

这就是被官府默许的,田赋征收“包收垫款”制。

最新小说: 震惊!东北霸总他勾引女明星啦 穿越后成大佬们的团宠怎么办?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投喂病弱男配 云鬟酥腰 我有一座道观 我在无限游戏封神当然不是靠美貌 冷战三年,分手后疯批大佬哭红眼 完美:悟性逆天,在仙古创无敌法 侯门主母驯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