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2)

第章

北平城一早便收到了消息,燕王凯旋而归,今日抵达。

北平知府陈择善,当即领着下属官吏一通忙碌,准备着接驾事宜。

约莫中午时分,便见城外官道之上烟尘漫天,旗帜飞扬。

先是三千营骑兵纵马而来,马蹄之声轰鸣,尽显精锐威势。

其后海东义从军穿着全身重甲,身形虽然矮小,却有满身凶蛮肃杀之气。

神机营最是神秘,随军带回的火炮皆被盖上幕布,身处中军,紧随王驾,最大限度地杜绝外人窥探。

辽东数战,神机营的存在纵然再隐秘,却也让各方势力都知道了燕王手下有一支攻城拔寨,无物不摧的军队。

神京、瓦剌、高句丽,甚至是如今甘为臣属的慎奴、新罗、百济,都不住地试探,想要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神机营的秘密武器……

而当象征着燕王李玉鉴的燕字王旗出现之时,城外聚集而来的百姓顿时发出了一阵欢呼之声。

陈择善领着北平大小官吏上前,齐齐躬身行礼,毕恭毕敬地道:

“恭迎殿下归来!”

中军燕王亲兵随之退至两侧,身着龙纹甲胄,气势英武昂然的李玉鉴纵马而出,接受着北平官员的行礼,以及百姓们的欢呼之声。

民心如此热烈,怕是已经只知燕王而不知有朝廷了!

但这民心变化,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年多前,瓦剌、高句丽兵锋抵达山海关外,直指北平城。当时北平上下震动,军民惶恐,只觉兵祸降下大难临头。

可谁曾想到,当今燕王就藩之后,先以残兵击败高句丽,再行合纵连横使瓦剌退兵。短短一年之内便重整旗鼓,领兵将高句丽打得支离破碎,收服了辽东之地,新设了高丽都司。

军事上的胜利,奠定了燕王在北境军中、民间的无上威望。

而此前整顿吏治,将一众贪腐无能官员清理掉,使得吏治清明不复此前昏暗,更让百姓心悦诚服,真心臣服于燕王的治理。

对北平百姓们来说,神京皇帝太远,倒是眼前的燕王更让他们信服!

李玉鉴心中挂念着雍博荣,不愿多留。而当她正欲离去之时,却突然发现贝永康不知道什么时候挤到了自己身旁。

“殿下,公子如今已无大碍。还请殿下暂缓脚步,陪同大军接受百姓膜拜,莫要着急离去!”

李玉鉴闻言,不由一顿。

她倒是记得雍博荣之前说过,这适当地接受百姓欢呼膜拜,既能收拢民心提振自身威望,也能振奋军中将士的军心士气,有利于培养出精锐大军。

所幸她此前便收到了北平的消息,知道如今雍博荣的确没有大碍,反倒是自己现在匆忙前去,一身军中煞气难免冲撞。

想到这里,李玉鉴当即停住了动作,放缓马速,陪同着大军缓缓入城,接受着城中百姓们的欢呼膜拜。

而此时,就在百姓人群之中,几个打扮不同,身形各异的汉子冷眼旁观着,与四周热烈的气氛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燕王如今在北境的威望,实在吓人!”

“我等奉王爷之命前来,拉拢北境将领。可忙活了这么久,花费了那么多的金银,竟然只收买了几个无关轻重的将领……”

“还应将北平城中情况尽快回禀,请殿下早做准备!”

……

几名汉子私下里碰了个头,便分别各自散开,隐入四周纷杂的人群之中。

只是他们却是没有注意到,身后数十名乔装打扮过的校正府郎官密探,悄然跟了上去。

而相较于楚王派来的这些做事粗糙,行为举止颇为显眼,破绽极多的人,校正府郎官们则是打扮得与四周百姓别无二致,数人之间配合无间接替跟踪,让人根本无法察觉……

--------------------

这次李玉鉴出征之时,拢共也不过两万的兵马。可回来的时候,却带回了七八万人。

这些可不是新征收的兵马,而是新城绝奴部之中的各类工匠。

新城被攻破之后,绝奴部数百年积攒下来的金银财货、工匠技工,皆尽数落到了梁军手中。

这些匠人此时还没有被送来北平,但所需衣食住所却是已经要开始准备了。

身边书吏,将一份公文递到了雍博荣的面前,沉声回禀道:

“典簿,这是陈大人拟定的安置条文。”

雍博荣微微睁开有些神采黯淡的双眼,扫视一眼之后,却是沉声道:

“高丽都司那边人手足够,便是断绝,也只可调拨中原工匠前去。”

“这些高句丽匠人,全部安置在北平城附近!”

耗费精力粮草将这些高句丽匠人迁来,为的就是地方统治的稳定,怎么可能再费人手精力送到高丽那边!

身边书吏闻言,却是忍不住道:

“典簿,如今北平城狭窄,怕是无法安置得下这么多高句丽工匠啊……”

雍博荣闻言,昂头靠在椅背之上,闭目沉声道:

“正好,北平城应当扩建了!于城中外围再扩建外城,形成三层城郭……具体章程,我之后再抽空拟个条子!”

“三层城郭?”

手下书吏有些错愕,然后忍不住道:

“怕是有些逾制啊……”

虽说城池没有什么明确规定的规格,但寻常城池能分个内城、外城的都不多见。三重城墙的,从来都是历代国都京城。

雍博荣闻言,却是挑眉道:

“无妨,一座城池起码要几年修的。等修好了,也就不逾制了!”

雍博荣还就是将北平当做了国都在修!

李玉鉴如今在北境根基已定,威望高深,可在神京之中却是毫无底牌。

日后就算靖难成功了,面对着那些错综复杂的勋贵世家,也怕是毫无头绪,还是得学着朱老四来个迁都。

更何况,这辽东之地刚刚收复,若想彻底巩固基业,非得是两三代人经营不可。

定都北平,可辐射辽东、草原,调动南方赋税弥合南北,最是恰当!

书吏闻言,竟然也觉得极为有道理。

如今李玉鉴明面上极受皇帝看重,有托付江山正位东宫的架势,天下民心威望又是无人能比,储君之位自然不做第二人想。

等到北平城修建完毕,到时候燕王怕是已经登基了,自然也没有什么逾越之处了!

书吏闻言,当即将雍博荣的意见在陈条上批注了出来,然后放到一旁,再次取出一本公文,念道:

“这是靳大人自高丽都司发来的,明禀分田政策推行新情况。”

最新小说: 国子监留级生 某科学的天与暴君 路人她超神了 我是妖,强一点很合理吧? 俞二小姐为所欲为 漫画路人自救指南 弹幕说要养我真的柯学吗 循循 圣女圣女我好爱 横滨路人A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