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田间论学(1 / 2)

什么是希望,这才是希望。

        读书明理,和实践出真知一点也不相悖。

        大唐贞观初年在历史上也是异常惨烈的,甚至于贞观初年,贞观二年,贞观三年都没有能彻底从武德年间以及隋朝后期造成的动乱之中缓过劲儿来。

        人口少,灾害多,李二面临的问题不是战场上的问题。

        战场上的问题他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用他那天赋异禀的决断力和判断力以及大局观去终结就可以了,但民生问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长治久安之前需要充足的准备和休养生息。

        然而贞观前三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上记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李辉的到来就是要改变这些曾经发生在民族身上的惨痛教训的,从皇子,到底层百姓的孩子,都从头开始学习,就算这两三年大唐依旧不温不火,用不了多久,整个大唐就会彻底崛起。

        解决隋末问题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个二三十年,是不行的。这还是在君主是个明君的前提下,如果碰上个脑子一团糨糊的,几十年都算少,朝代兴亡或许只争朝夕,最夸张的就是早上当皇帝,下午人没了。

        比起历史上缓慢的进步,李辉的做法,效率最高。

        看这样眼前的孩子们,李辉就不由自主笑了出来。

        陈洗象虽然不知道侯爷在笑什么,但他总归是国子监的官员,如今当老师也是得心应手,想来应该是侯爷内心对这些孩子充满了喜爱吧。

        “侯爷,您说这些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李辉没有直接回答陈洗象的话,而是反问:”你觉得他们以后会怎么样?”

        陈洗象沉吟了一下,“说实话,侯爷,这些孩子里聪明伶俐的不在少数,但他们的家境实在是过于贫寒,如果按照大唐的蒙学体系,他们想要出人头地,难上加难啊。”

        陈洗象眼神复杂,嘴里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这些话看来他已经憋在肚子里很久了,如果不是今日有这么个机会,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语,他可能会一直存放在心里,让它就此烂掉。

        刚一说家,陈洗象就感觉到自己言谈中的不妥,“侯爷,下官只是随口一说。”

        李辉笑了笑,“你说得不错,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境去支撑,他们很可能很快就会沦为平庸。”

        “大唐识字的人其实并不多,但只要当今陛下想,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识字,并且参加科考。”

        李辉指了指一旁田地里的那些正在欢快大笑的孩子们,“他们和皇子之流相比并不差什么,他们错就错在投错了胎啊。”

        这句话李辉也想了许久,这个封建社会里面,有的人一出生这一辈子就注定会轻轻松松走到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有的人一出生,就意味着这一辈子他都只能在眼前一亩三分地苟活着。

        最好的方法就是种地到老,然后老死。

        运气差一点的,就病死。

        再差一点的,遇到战乱,成为壮丁,上战场战死,这样还能混个抚恤,如果还有家人,至少有的赔偿。

        最差的就是,生下来就是贱民,无论这一辈子如何努力,你都是贱民,无法改变你所处的阶层,也无法让你自己的孩子离开那个泥潭,如同齐平那些手下一般。

        或许有人会说,还有更惨的,刚刚呼吸没几口就病死的。

        这句话竹叶青就问过,李辉当时告诉他,这些人极为幸运。

最新小说: 诸天:从不死门开始无敌 重生者太密集,真千金她不好惹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HP】如何攻略社恐小獾 倚天屠龙新传:绝顶张无忌 重生之女主的自我救赎 禁止离婚!换亲后,八零糙汉夜夜哄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爱到这么爱 八零:丈夫在城里娶妻,我嫁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