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守家 > 第101章 月是故乡明

第101章 月是故乡明(1 / 2)

这一天,对于向来贫困落后的苦水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

众人一起回顾了当年张圣文老先生在村里,带着战士们助农的光辉岁月,也谈到了近些年来苦水村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干旱少雨,交通不畅等原因逐渐衰落,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而导致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不得不出门打工,曾经辉煌的古村落,沦为空心村的现实境遇。

王校长作为学校领导和古村落开发带头人,高度评价了国家大学生支援西部的伟大战略,说自从燕京大学支教老师万静来到苦水村以后,村里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得到了很大鼓舞。

“如今学校不但修建了图书室和电脑室,翻修了教室,还特别成立了摄影兴趣小组和古民宅修复小组。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从原来填鸭式的应试教学,转变成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

“以至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以李红旗为代表的一众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脱颖而出,不但学习成绩日益提高,还出版了全国畅销的摄影图册,开始实打实地为苦水村的守家致富做出巨大贡献……”

“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这个守旧的山村小学校长,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一谈起这几个月的变化,王校长一脸感慨。

“是啊,这几个月的变化,比咱苦水村几十年的变化都大哩……”

“原来苦水村在十里八乡,可是有名的空心村。每到过年过节,村口都会站着守家的媳妇,牵着孩子的小手,痴痴地张望,盼着尘土飞扬的土路上,会出现家里顶梁柱的身影。但一次次的期盼,都会落空,化成更浓的思念和牵挂……”

“如今村里响应县扶贫办的号召,修建了葡萄种植园,又开设了古民居修复讲座,如今又盼来了小张专家和你们两位大领导,大家的家算是彻底有了守住的希望,咱们空心村的帽子,也要彻底摘掉了……”

王全友作为村长,对这些日子以来苦水村的变化感悟尤其深刻。

他抬起头来,望着两位领导殷切的目光,眼含热泪地说道。

“是啊,当初我们这些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为了赚取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费,不得不背着父母妻儿殷切的希望,背着对外面世界满怀的向往,咬牙离开家乡,去往陌生的城市打工……”

“离开了故乡,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更适合生存,更加的精彩,更容易谋生成事,说不定还可以接纳我们一家老小,有机会将家也搬出去。可谁知看似风光亮丽的城市里,根本就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即便是我们全力打拼,到头来依然是行走在城市边缘的漂泊客,别说安家了,连养活妻儿老小都费劲……”

“直到上次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上,听了李红旗同学的演讲,我才终于明白,我们的人生舞台,就在这里,就在这历史悠久的苦水村。故乡虽然繁华不在,但却是我们永远守望的热土,它承载着我们的全部情感,也是我们安放灵魂的地方……”

“如今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像小张专家和万静老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助力,我们贫瘠的苦水村,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涅盘,接下来,就是我们携手共建,助力腾飞,脱贫致富的伟大时刻……”

常年在城里打拼,最近才下决心回乡助力家乡振兴的马双成,平日里寡言少语,但在今天众人欢聚一堂,畅谈苦水村未来规划的日子,当着两位县领导和张白瓷的面,他再也忍不住地敞开心扉,说出了憋在心里许多年的话。

回首不堪的过往,他沧桑的脸颊上,已然是泪水涟涟。

“是啊,俗话说得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们苦水村人的饭碗,必须要端在苦水村人自己的手里,要想真正的脱贫致富,别无他法,只有文化脱贫,建设自己的家乡最为实际!”

“在这里,百年岁月冲刷出古迹的韵味,时光雕刻着悠久的历史,阳光带来祖先的思绪,微风唤起今人的觉醒!”

最新小说: 重庆没有森林 HP之白金小公主 拒绝渣女校花后,我觉醒了超能力 林轩逆剑狂神 大当家不好了 我的独立日 1979黄金时代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在北宋当名医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