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滚!熊样(2 / 2)

还有些多余的,没有生命力的组织,也要清除。

秦堪需要认真清理才行。

这时候,门口进来两个人,一个就是廖开福副院长,他进门打了一个招呼,“秦堪,辛苦你了,大雪天,让你飞过来,太危险了。”

“廖院长您好。”秦堪回了一声,看着另一个人,手里扛着一个摄像机,没见过,不大,挑得很高。

“这位是总台的王吉名记者,他负责追踪报道,等会还要采访你的。”廖开福说。

“秦教授您好。我叫王吉,不是王吉名,也不是王老吉。我可能要跟踪报道你半年。希望你别烦我好吗?”

……

手术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和绝大多数的手术一样,所有的细节都在医生的控制之下,哪怕是任何一根血管。

秦堪更加不同,他有超出人类极限的外科属性,手术中哪怕是一丝筋膜,都在他的计划之内,廖开福也是外科出身,看到秦堪的手术,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已经不是教科书式的手术,在传说中,这属于“神的一手”。

手术做完了。

这个病人的运气真好,遇到了秦堪。而秦堪,刚好又搭上了最后一个航班。

一切都很巧合。

手术结束后,秦堪接受了总台记者的专题采访,秦堪把刘勇和杨迪拉上,把他们也介绍出去,“他们是我重要的助手。他们的水平,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这其实是秦堪给刘勇与杨迪鼓舞和施加压力。

秦堪估计,这两个人,要完全能够独立,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但是,要他们勉强完成脊髓修复,超越除秦堪外世界上任何的医生,那只需要半年到1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几个月后,刘勇和杨迪都可以修复脊髓,效果,比现在任何医生都强,原本高位截瘫的病人,他们可以恢复一部分功能,让他们生活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达到这个水平,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半年后,刘勇和杨迪都是正儿八经的脊髓损伤修复的医生,这一点,秦堪很有信心,所以,他把他们推出去。

采访是在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的,到底是高手,这个记者能够制造良好的环境,秦堪也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聊天一样,就把采访完成了。

最近,秦堪出镜的频率非常高,脊髓病人纷纷站起来,这是都抢着要报道的新闻。

世卫组织说了,挣足10个病人,他们就会派官员来考察,然后以世卫组织的名义公布脊髓损伤修复成功,这种官宣属于重大医疗事件。

意义非常重大。

等待着这个时机。

不光是医生,湘雅医院也在等待这个时机。

湘雅的成名,也在此一举。

湘雅医院力争在3年内成为“世界十大精英医院”提名医院,5年内成为“世界十大精英医院”,这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脊髓修复外科成为“国际中心”。

这个目标理论上是没有大问题的。

当然,景华医院也有一个脊髓修复外科中心,但不会给湘雅那边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景华医院也是湘雅医院的分院,第八医院,湘雅景华医院。

今天完成了第7例病人,这种幸福感夹杂着紧张感使人有些窘迫。

晚餐时间,涂清明接见了总台记者和秦堪,刘勇和杨迪也参加了晚宴。

参加的人不是很多,加起来也就是7个人。

菜肴很有特色。

首先是两道开胃菜,北极贝刺身配柠檬汁;香煎鹅肝配苹果酱。然后是前菜:烤带子配菜花泥;烟熏三文鱼配酸奶沙拉。然后是主菜:烤羊排配薯泥和蔬菜;慢炖牛肉配红酒汁。最后是甜点:巧克力慕斯蛋糕,法式烤布蕾。酒水则是霞多丽白葡萄酒。

秦堪虽然见到的世面不少,但今天一色的中西结合,令人大开眼界。

秦堪本来说他就喜欢家乡小菜,什么小炒肉,煎鸡蛋,水煮鱼等就是不错的菜肴了,但今天这架势,秦堪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创意。

价格不菲。

看得出来,涂清明是出于对总台记者和秦堪的尊重,才会如此隆重。

在社会上,吃饭是一种礼仪,并非纯粹是吃吃喝喝饱肚子,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尊重。

按理,这几个人都是不怎么讲究的人,一桌湘菜足够表示热情了,但涂清明特别的安排,一定是有用意的。

涂清明不是一个喜欢奢靡的人,他的座驾也就是一辆奥迪A6,他的手表也就是普通的瑞士雷音表,他的衣服都是国产品牌。

秦堪不是第一次和涂清明吃饭。他吃饭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在应酬,正式吃饭只需要6、7分钟。

他喜欢吃丝瓜汤。一碗白米饭,加上几勺丝瓜汤,呼啦呼啦几分钟吃完,然后吃点蛋白,譬如鱼块,牛排,或者煎鸡蛋,就这样简单。

今天这种奢华,是出于对总台记者的尊敬,对秦堪的重视。

今天的菜肴,中西结合,但更多的还是西式的,都是世界级名菜。

涂清明在国外待过3年,他的岗位是霍普金斯医院的院长助理,接待过很多的重要人物,对饮食文化有比较多的了解。

廖开福见这样的正式,也微微一惊,怎么啦?

涂清明很热情地和总台记者王吉攀谈,慢慢,他的意图明显了。

他是希望王吉对秦堪的报道,对湘雅的报道更用心一些,不要为完成任务而做这几期节目,而是要他拿出真本领来。

涂清明还暗示,王吉将获得丰厚的报酬。

王吉是个聪明人,要不,也不会有机会混到现在这个位子,他到了接近副主编的位置了,要是运气好的话,3年之内升到副主编问题不大。

他其实也很想有一个好成绩,他也知道这次报道的重要性。

万一秦堪获得诺奖,那么,王吉也就一举成名了。

当然,王吉也很想获得湘雅的酬金,这种报道,虽然是新闻节目,但是更偏向于纪录片。

纪录片也可以是商业性质的,那么,商业片,他就可以明着拿酬金了。

他当然希望得到湘雅的酬金。

不过,新闻片变成纪录片,这中间需要有操作,王吉正等着涂清明明示。

新闻片,湘雅是不需要有太多的付出,而纪录片,湘雅需要拿一笔不小的费用,人家制作人是要买时段的。

“钱,我愿意出,问题是,我需要的是实际上是纪录片,而在新闻节目中播出,请问王大记者,这中间有可操作性吗?”

涂清明一开口,把王吉吓了一跳。

这是节目性质的问题。

如果是把节目做成纪录片性质,而在新闻中播出,会占用几倍的时间,也就是说,涂清明怎么拿钱买新闻时段的时间。

这有相当的难度!

一般来说,除非是主编以上的人参与策划。我王吉,不够资格啊。

涂清明野心不小。

最新小说: 一剑日天 高武纪元:一分耕耘十分收获 后室:我在这里养国家 日常模拟与蝴蝶效应 诡道剑仙:我每天增加一道剑气 父母御兽双王,我强点很合理吧? 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 阎罗神医 高武:序列降临,我隐藏了排名 宠妾灭妻?重生归来扬你全家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