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可学公孙渊,死守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可学公孙渊,死守(1 / 2)

张貔环顾左右感慨道:“若不是当年公孙渊错判了形势,挟江东之势自重,却是又早早的与江东交恶,杀其使节,又何至于此啊,事到如今汝等切不可学那公孙渊啊!”

堂中几位将官皆抱拳道:“仆等必誓死守住襄平城!”

张貔捋着胡须道:“死守倒是不必,若是事不可为诸位可退往幽州,待日后再做打算,但切不可投降叛国,如今天下之势在何方想必诸位也是清楚的。”

在东边,同年九月,魏、吴之间爆发了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在此战中遭遇惨败而归。

一系列的战事使魏明帝曹叡疲于应对,再加上公孙渊此时虽越轨,但并没有触及底线。所以,曹叡默认了公孙渊的越轨行为,并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向东吴称臣:政治经验不足的公孙渊不知道,此举已触及曹魏划下的红线,

在曹叡承认了公孙渊在辽东的合法地位后,尝到甜头的公孙渊开始将目光转向遥远的东吴。

他多次派使者联络东吴,并向孙权称臣。

公孙渊脚踩两条船的目的,是为了能从魏、吴两国同取获取利效益。

但是,孙权却另有想法,他要借此机会一圆自己的淮南梦。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虽然在东吴站稳了脚跟,但是,长江对岸广阔的淮南地区,还牢牢地控制在曹操手里。这使孙权常常夜不能寐,因为,曹操只要越过东吴唯一的防线——长江天险,就能直捣东吴的都城建业。

所以,为了稳固东吴的防守,必须将防线从长江流域前移至淮河流域,这样就可控制淮河南下的通道,并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建立战略缓冲区。

这样就形成了淮河防线、缓冲区、长江防线的链式防守格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守江必守淮”战略原则。

为了实现控制淮南的战略目的,孙权六次北伐死磕合肥无一胜绩。

残酷的现实让孙权认识到从合肥路线北伐已经行不通了,于是,他另辟蹊径,计划从海路北伐:出长江口——沿东海海岸线北上——进攻徐州。

这一北伐路线的选择可谓石破天惊,一旦实施将可达到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目的,但吕蒙却给孙权泼了一头冷水。

吕蒙告诉孙权:夺徐州易,守徐州难。因为徐州地势平坦,适合骑兵做战,而骑兵及陆战能力恰恰是东吴军队的死穴(东吴军只擅长水战)。如此一来,孙权的海路北伐计划难道就要胎殆腹中?

但是,孙权既然能在东吴称帝,就说明他考虑问题时所站的高度绝非吕蒙之辈可比。果然,孙权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拉拢辽东的公孙渊,利用公孙渊的战马及强悍的士兵,来实施他的海路北伐方案。

公元233年,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遣张弥、许晏等人帅领精兵一万,携带金玉珍宝,从海路奔赴辽东,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对孙权如此重视自已感到受宠若惊,但他并没有丧失理智。

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公孙渊认为自己实力与曹魏相差悬殊,一旦答应与孙权联合抗魏,曹魏就会进攻辽东,到时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孙权远水救不了近火)。

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公孙渊就杀死孙权派来的使都者,收编了孙权的一万精兵,并将吴使的首级献给曹叡示好。

从公孙渊对待孙权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公孙渊对曹魏政权是心怀敬畏的。

最新小说: 九如颂 重回九零 长姐凶悍:拐个娇夫去种田 震惊!东北霸总他勾引女明星啦 穿越后成大佬们的团宠怎么办?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投喂病弱男配 云鬟酥腰 我有一座道观 我在无限游戏封神当然不是靠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