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索贿,三国间的货币战争

第二百八十二章 索贿,三国间的货币战争(1 / 2)

王沈有些顾忌的道:“我等不收那几乎在一时间祸害三国的当百大钱尚可,只是若我等再铸些当百大钱来坑害百姓恐有不妥吧?”

黄狗儿插话不以为意的道:“这有什么的,不管是陛下还是蜀中的世家大族,那怕是诸葛家还是相司马氏这样的蜀地新贵亦是如此,

诸位若是有了上好的铜或铜钱大可如此去做便是,到时只有给我稍微分一点便是,保汝等无事。”

王沈会意笑着道:“这是自然,这点规矩还是懂的,到时还请中贵人在宫中多多帮衬啊!”王沈心道,这靠山竟然来的这么容易,

所谓货币战争,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货币的发行,即以货币为武器来打击敌对一方的货币,并套购其战略物资,目标是从经济上打击、削弱对方,同时增强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从本质上讲,货币战争属于经济战的范畴。

它能够成功实施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所发行的货币能够流通到对方国家;二是所发行的货币能够在对方市场上取代对方的货币。也许刘备主观上并没有发动货币战争的想法,但客观上确实产生了这样的连锁反应。

第一点,即货币流通到对方国家,实际上这很容易做到。当时魏蜀吴三国政治上虽然是分裂的,但是经济上却是一体的,使用的都是同一种金属货币,就是东汉遗留下来的五铢钱,因此可以互相流通,相互使用,并且无障碍。

关键是第二点,这涉及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原理,说的是当市场上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使用的时候,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要被迫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这就是着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

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再来看刘备大量铸造的直百五铢钱,除了可以从本国老百姓手中聚敛财富,这些虚值大钱流出国界之后,对东吴和曹魏两国的货币市场同样也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为刘备的直百五铢钱一枚相当于一百枚五铢钱,毕竟当百大钱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这就使得那些使用原来五铢钱的人损失惨重,他们就会将手中的五铢钱藏匿起来不用,而使用刘备的直百五铢钱;或者是将原来的五铢钱销毁改铸成直百五铢钱。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

总之,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都是,直百五铢钱在市场上驱逐了原来的五铢钱。这样,刘备通过大量发行他的虚值大钱,客观上达到了取代对方货币、套购对方物资、最终破坏对方经济的目的。

面对刘备发行虚值大钱、咄咄逼人的货币贬值政策,魏、吴两国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魏国的情况。

魏国地处北方,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货币经济日益衰落,后来在董卓铸造的减重小钱的冲击之下,货币经济被彻底地摧毁了,基本上退回实物经济状态,公私都很少使用货币,而是使用稻谷、绢帛作为交换的媒介。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借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的经验,为了增加粮食收入,保证军需供应,大力提倡屯田,使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曹操初步安顿了北方之后,于建安元年()迁都许昌,被汉献帝封为名义上还存在的东汉丞相。

于是,他亲率大军南下征讨刘表、孙权,希望能够实现统一,结果在赤壁被周瑜率领的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败得很惨。

当时,曹操为了筹集粮草,在北方恢复使用五铢钱,但是他恢复使用的是旧钱,还是另外铸造了新钱,正史中没有记载,私家的记述又都相互矛盾。

曹操实际上在洛阳开炉铸造过钱,他本来是想以此整顿币制,取代董卓留下来的恶钱,重新恢复使用货币,借以安定社会,提振民心,也便于他调配社会资源,加强管理。

但是,汉代在洛阳、长安的两大造币中心先后都毁于战火,被那该死的董卓给毁了,两汉积累下来的铸钱技术也都失传,因为缺乏技术上的支撑,曹操所铸造的五铢钱虽然重达三铢,

但是铸工低劣,并不比董卓的恶钱好多少,作价却比董卓的恶钱还要高,因此并不受欢迎,只能被封存在府库里。

最新小说: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 娘家弃,夫家嫌,重生王妃嘎嘎乱杀 权臣强宠,废柴丫鬟上位手册 糙汉猛,媳妇胖,赚钱虐渣压塌炕 妖娆通灵师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七零辣妻:厂长老公追着跑 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 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 重生后,阴鸷庶子天天盼她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