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汉末三国之乱世道皇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刘协定计试张济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刘协定计试张济(1 / 2)

二人汇合在一起,向未央宫前殿走去。

大殿中,朝中文武已经汇集在一起了,随着潘颖一声高喊,众臣跪下施礼。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不是朔望日也进行大朝。

只不过因为战乱,朝臣的数量有些不尽人意。文官这边也就数十人而已,武将这边更少。朝廷人才凋零啊,如果不是刘协在洛阳那边已经有自己的实力的话,刘协都感觉这大汉的气运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见大家施礼完毕,刘协示意潘颖宣诏。

首先是张济,因为劝和李榷郭汜,迎回皇帝百官,所以封骠骑大将军,平阳侯,加食邑三千户。

然后是郭汜,封车骑大将军美阳侯,加食邑一千户。封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带兵护卫长安。

唯一没有封赏的是李榷,还是大司马。但是就在昨天,刘协就让杨奉带着兵马驻扎在长安北部,又把北军五营划归董承统领,驻扎在万年。加上张济、杨定、郭汜的兵马,长安周边兵马超过二十万。这样一来,李榷的兵马就不足为患了。

最关键的是,李榷与郭汜、杨定、杨奉之间矛盾重重,谁也信不过谁。制药李榷异动,立刻回受到郭汜等人的围攻。

“启奏陛下,关中两年大旱,粮食绝收,又动兵数月,商旅不来,难以供给朝廷所需,臣请陛下,迁都东归。”

奏请东归的居然是司徒赵温,这还是让刘协有些意外。不过仔细想来,也是正常。张济想要把刘协带到弘农,如果贸然提出东归,势必让李榷郭汜起疑。如果有朝中三公赵温提出,众人接受起来就容易许多。

“陛下,西迁之时洛阳失火,陛下虽让刘虞主持修复,可这些年朝廷未拨钱粮,如何能住?”李榷第一个站出来,以洛阳被火烧过后,没有及时修复为由,反对东归洛阳。

当然,李榷不是真的因为洛阳失修皇宫不成样子而阻止东归,而是不愿意让皇帝离开自己的掌握,失去手中的权利而阻止东归。

与李榷想法一样的自然还有郭汜,三辅地区李榷占了一半,另一半自然归郭汜占领,如果刘协东归,郭汜同样失去地理优势。

所以,郭汜也站出来反对:“陛下,洛阳不但年久失修,而是虎狼之地,这些年臣没有少派人前往洛阳,可是要么被虎狼所伤逃回长安,要么一去不返。如今东迁,着实不妥。”

由于刘协安排安咕噜的动物大军守卫洛阳,所以在洛阳的各个关隘外面,经常有虎狼出现,时不时的吼上几声,如果遇到强行进入的,还伤那么几个人。再加上洛阳八关,准进不准出,所以郭汜派去的人进入洛阳过后,就再也没能离开。如此一来,洛阳就成为各大世家心目中的虎狼之地了。

郭汜如此一说,众人还真有同感。原本想着东归洛阳的大臣们,顿时闭上了嘴巴。

“启奏陛下,冀州富庶,这些年袁绍主政冀州,兵精粮足,如若迁都邺城,定能重整河山。”

刘协寻声看去,居然是一个千石小官,具体叫什么名字,刘协都想不起来。不过此人提出迁都邺城,肯定与袁绍有莫大的关系。

有人开头,自然就有人继续。这个官员提出迁都邺城,马上就有人站出来:“陛下,天下富庶莫过于豫州,南阳人口四百万,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东有江水,西有汉中,南有荆州,北有伊洛,可为帝都。”

南阳宛城,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在其他人眼里,就不一定是这样的:“启奏陛下,天下士子多出颍川,不如迁都许县。”

一时之间,朝堂一片混乱,提出的地点也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人提出向北走,寻求南匈奴的庇护。

看到朝堂上这些不着调的言论,刘协有些郁闷,这就是大汉朝的官员,纯粹就是一群搅屎棍。

见众人议论的差不多了,刘协轻咳一声,众人顿时停下议论,一起望着刘协。刘协微微一笑说道:“杨太尉以为如何?”

杨彪刚才一直不说话,肯定在观察朝中动向。作为刘协的亲信,杨彪自然知道刘协的意思。整了整衣衫,杨彪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光武皇帝建都洛邑二百余年,其间经历多少磨难,如今只因曾经失火,外有虎狼就放弃帝都洛邑,我等还是大汉之臣么?”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创者,作为光武帝的子孙,刘协自然不能背上背祖的骂名。朝中这些大臣,自然也不会劝刘协被族而损伤声望,于是朝堂之中顿时安静下来。

刘协见众人不说话,于是看着张喜问道:“司空有何想法。”

张喜没想到刘协有此一问,略作沉思说道:“陛下,建都洛邑是祖先所定,我等子孙,安能违背祖先意志。”

张喜回答得很有策略,意思与杨彪相近,但是又具有攻击性。如果刘协不东归洛阳那就是违背祖先的意志,如果真是这样,那刘协的皇位的合法性都有人会质疑了。

最新小说: 见英雄略风骨 我的兽夫柔弱不能自理 劫在西游?我道心与相俱空 无忧小酒馆 八零:锦鲤娇妻逆袭后带崽暴富了 真武剑尊 闯西北!重生九零恶婆婆带飞全家 满门忠烈!重生嫡女杀疯金銮殿 我有道观通异世 灰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