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 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开拓之始设辽州公孙瓒封王

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开拓之始设辽州公孙瓒封王(2 / 2)

所谓的五十制,指的是五个县为一郡,十个郡为一州的州郡制,七七制的部分,则是以七个县为一郡,然后七个郡设一州。

这种介于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州郡制,最后成了《帝望》王国级势力最常用的州郡制。

也就是说,《帝望》的州郡制,主要可区分为诸侯与诸侯王等公国级势力所使用五五制、诸侯王国与王国级势力所使用的五十制和七七制,以及王朝与帝国级势力所使用的双十制。

诸夏令所颁布的,有关于大州、小州、大郡、小郡之分级,便是基于州郡制中的五五制和五十制。

一百三十六个县的领地,足以划分成五个小州,或一个大州加三个小州,又或两个大州配一个小州。

可不管怎么算,都满足了【开拓三小州(七十五个县)之领地,封蕃王(仪同诸侯王,可自行册封虚侯和列侯,以及三品(不含)以下的官职)】的标准。

只不过,公孙瓒并没有划分出这么多个州,而是照着沐云的做法,原三韩百济和高句骊的疆域,依照大汉帝国的体制设立大州。

因为他知道,凭公孙氏的底蕴,已不足以支持他更进一步。

至少,在他将原三韩百济和高句骊的内部问题给梳理好以前,他没有继续对外动兵的资本。

重点是,公孙瓒要想进一步扩张,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北方的肃慎,而在他将领地的内部问题处理好的时候,肃慎应该也已参与大汉帝国和鲜卑之间的战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瓒去打肃慎,只能获取战功而不能获得领地。

这也意味着,除非大汉帝国战败,亦或公孙瓒改走海外路线,否则公孙瓒的领地只能这么大。

有鉴于此,公孙瓒才会选择直接设立大州,继续当大汉帝国的封疆大吏。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瓒在拿下高句骊以后,并没有直接放出战报,而是继续将战报压着,然后趁着战报还未发布的期间,屯兵于原高句骊和肃慎的边界,并建立起城墙等防御工事。

在《帝望》第十一年的三月中旬,余夫和肃慎参战后不久,公孙瓒连克三韩百济与高句骊,正式封王(蕃王)的消息传开,举世哗然。

………注意!以下非本文,大伙儿看看就好………

从第三十二章开始挖的坑,这儿总算是埋上了……(笑)

木鱼在这里解释一下,在汉朝(西汉)十三州当中,仅有凉州和并州的县仅有四十四个,数量不足五十。

那是因为司州,也就是后来的司隶与雍州,在历史中曾兼并凉州和并州的郡县。

也就是说,若将其兼并的郡县归还凉州和并州,这两个州的县,数量也在五十个以上,符合木鱼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第二档的大州州郡制。

是的,没错!公国(诸侯国)级势力,用的都是五五制的小州州郡制,诸侯王国级势力,则是五五制与五十制(七七制),大州和小州州郡制并用,到了王国级势力,则统一使用第二档的大州州郡制,也就是五十制和七七制。

至于帝国级势力的部分,则是第一档和第二档的大州州郡制并用,小一点的州采五十制和七七制,大一点的州采双十制。

除此之外,什么级别的国家,得有多少个州,然后要有多少个大州,诸如此类种种,都是有定数的。

《帝望》里的公国、诸侯王国、王国、王朝和帝国的国土大小,便是基于这些设定计算出来的。

从这些设定中,就看出公孙瓒采用双十制来立州,到底意味着什么。

《博二》这本书,历史的发展轨迹虽会与既有的历史存在差异,可其人物的性格那些,还是会依照大家既有的认知,也就是三国志,乃至于三国演义等著作的描述来作为依据,不会随意地进行改编。

公孙瓒虽然性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可他对汉室的忠诚却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木鱼会让他在本文中扭转自己的命运,然后仅设一个辽州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这只是木鱼的一家之言,大伙儿看看就好,无须深究。

最新小说: 学艺不精,祖宗显灵 快穿:魔君开局把墓炸了 洪荒:人在截教,努力就能变强! 火葬场助理如何沉浸式吃瓜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快穿:疯批反派的冤种男配 都市极品财王 莫把梨花比澹妆 玄幻:万千身份,原来我还是天帝 投资重生女帝,她竟叫我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