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 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王者归来

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王者归来(1 / 2)

痛定思痛!

林然决定还是要从根本上,加强大唐的基础建设。

真正的国富民强,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衣食无忧这么简单。

而且还能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于是一封长长的奏折呈现在李治陛下的面前。

这是林然耗时三日时间,仔细推敲,认真思索后的全部心血。

奏折之长,宛若一本书籍。

让李治看的是神情专注,激动不已。

他知道,若是这一切都付诸实施,自己这帝王的功劳,将会远超父皇。

将大唐重新带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林然回到了设计院。

得到的是李泰和袁天罡和墨守仁等人的微笑和安慰。

“老师,我们好担心您······”

看着老师瘦弱的模样和满头的白发。

几个人都是非常的伤心和难过。

“今日起,咱们开始重新开始。”

林然微笑着拍打了一下李泰的肩膀。

“重新开始?”

“老师,难道我们以前的设计都错了吗?”

李泰疑惑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青雀,以前我们的每一份设计和努力,都没有错。”

“不过,老师决定,还是从利国利民的根本做起吧。”

“所有的设计,从国家的基础建设做起。”

“防洪,防涝,防灾,防疫······”

“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必须要有抵抗所有自然灾害和意外灾害的,基础设施和反应能力。”

“而我们就要做这个时代的领路人,将整个大唐的基础设施开始改变起来。”

林然的话,给了李泰等人无尽的信心和希望。

“老师,我们知道了。”

“是不是,这样我们也就是大唐的英雄了···”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开口说道。

“自然是英雄,而且是有不世之功的英雄。”

听到林然的话,几个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哦哦,我们要当英雄了···”

“我们要当英雄了······”

与此同时,在太极宫显德殿里。

李治陛下正在和文武百官们,商议着林然的奏折。

与其说是商议。

不如说是聆听。

因为每个人都被天下王的建议给惊呆了。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计划和改革啊。

即便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么多的注意和点子。

从生活到建筑,从道路到城市规划。

从水利设施到农田规划。

·········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被林然规划到了改革之中。

这是要大变的节奏。

这是要重新建国的节奏。

可是没有人反对。

因为百官们都在这份提议里面,看到了未来。

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无比灿烂和美好的明天。

“众位爱卿,对于王爷的这份奏折,众位爱卿有何异议?”

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早就过了午膳的时间。

可是百官们没有一个感觉到肚子饿的。

林然所提的每一项建议,都好像是给他们补充了无尽的能量。

让群臣一个个的神情激昂。

“陛下,大善,大善啊······”

“臣等,绝无异议。”

宰相房玄龄率先出班,开口启奏道。

“臣等,绝无异议。”

“如此,惊天之神作,定能护佑我大唐,护佑陛下千古基业。”

李治看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多少日来,第一次露出开心的笑脸。

是啊,自从天降洪水,李治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虽然洪水已退,可是将士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若是没有林然带队前往。

整个江南,如今肯定已经是一片狼藉。

灾民也将会遍布大半个大唐。

这样的结果,对于登基不足三年的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治陛下趁热打铁,当即连下三道圣旨。

一是,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但凡是有大江大河之地,立即开始清沟挖渠。

修筑堤坝。

而且这项工作要长期不懈的抓下去。

按照林然的建议,堤坝的高度始终要高于水位十米以上,方为安全水位。

而且当场决定设立治水部。

直接任命房遗直为治水部尚书。

大唐一个新的部门成立了,而且还增加了一个部门尚书。

这样的意义何其之大。

因为这打破了历朝历代对于朝廷制度的设置和规划。

若是以往,这样的事情,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商议,是很难最终决定下来的。

可是,如今李治当场拍板,群臣立即便齐声附和称赞。

由此可见,这次洪灾对于百官们的感触也是非常巨大的。

治水部尚书房遗直,当场领命。

郑重承诺,绝不辜负陛下的隆恩和厚望,一定加强巡视各地水系,保证安全,杜绝水患。

房玄龄和房遗爱,对于此次任命都是非常高兴。

特别是房玄龄,内心真是惊喜交加啊。

他知道房遗直能被陛下委以重任,自然离不开自己亲家的影响。

同时他也深知,这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毕竟这是一个新兴的部门。

若是做的好,功劳无限。

若是做不好,再出现今年这样的大洪和大涝。

责任也是非常大的。

“房尚书,治水部不仅仅是防洪治水这么简单。”

“而且还身兼二职,因为抗旱也是你们部门的重要任务。”

“王爷所提的河水引流,井水灌溉,这些爱卿都要好好的学习和领悟。”

“这方面的问题,相信王爷会亲自指导爱卿的。”

李治微笑着对出班施礼的房遗直开口说道。

“陛下,臣等一定好好学习,不负陛下圣恩和王爷的教导。”

第二道圣旨,第三道圣旨,依然是下发全国各地的。

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城市基础建设而下发的。

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今年年底,将会派出调查组,专门实地考察各地的具体落实情况。

房遗直得到陛下的圣旨。

立即在年轻的官员之中,挑选了十几人的新鲜力量。

自己新官上任,总不能是光杆司令一人吧。

林然带领设计院苦心专研一个多月以后。

让整个长安城震惊的事情出现了。

而且是震惊了所有人一地的眼球。

当一个个粗大的钢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所有人当场就吓坏了。

这得需要多少钢材才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啊。

而且是又粗又长。

当然有了炼钢厂,这些对林然来说都不是问题。

可是,问题是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都没有见过这东西啊。

上百米一根的粗大钢管,被一根根的运送到了太极宫外。

在太极宫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这一切,竟然是为了铺设地下水道而铸造的。

“驸马,这成本有点太大了吧。”

就连李二都看着肉疼起来。

毕竟他老人家可是知道钢材的贵重之处的。

用这样的好钢,铺设在地下,做排水管。

身为太上皇,李二深感可惜啊。

“岳父大人,暂时看来是成本大了些,可是长远来看,这些成本都是值得的的。”

“而且如今炼钢厂的产量也在极具上升。”

“小婿有把握让炼钢厂继续提高产量。”

“而且小婿已经启奏陛下,要在大唐各地至少再建立十座炼钢厂。”

“未来,这些钢材将会在我们大唐的建设之中,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

“······”

林然的话,让众人无不目瞪口呆。

“驸马,你的意思是大唐每个省道,至少有一个炼钢厂?”

李二瞬间便明白了林然的意思。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每个省道至少要保证一个炼钢厂。”

“否则光是这长途跋涉的运送成本,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啊。”

“更何况,只靠长安城的一座炼钢厂,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唐这么大的体量。”

林然的话,让所有人的眼睛闪闪发光。

十座炼钢厂就是要十个厂长啊!

谁不知道,如今炼钢厂的利润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光是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所带来的效益,已经让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想。

好家伙,你这一下子整出来十座炼钢厂,简直是一下子就给所有文武百官们,打了一针强力的鸡血!

一个个的激动的嗷嗷直叫!

林然自然看到了群臣们激动的心情。

不过为了大局,肯定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过也不能让这部分人富的太过明显。

思来想去,林然决定采取国有制度。

于是,林然接下来的话。

让李二和李治陛下都喜笑颜开。

“岳父大人,陛下。虽然是每个省道都至少要建立一座炼钢厂。”

“可是,为了更好的掌控钢材,做到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所以臣的意思是,这所有的炼钢厂,必须是在朝廷的管理之下。”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工人和师傅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厂长和管理人员,俸禄自然要高上许多。”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咱们一切按照产量来,一切按照能力说话。”

林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让李治陛下和李二开心的合不拢嘴。

“贤婿所言甚是啊,所言甚是啊!”

李二开心的眉毛胡子一起跳!

林然的意思,他太了解了啊!

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每个省道都有一个炼钢厂。

可是归根结底,这些仍然是朝廷的。

是属于他们李家天下的。

最关心的事情得到解决,李二就不关心其他事情了。

毕竟自己已经退居幕后。

如果不是今天稚奴说,今日驸马要给自己带来惊喜。

这样的场合他是原本不打算来的。

不过今日一来,他却发现,竟然是不虚此行。

毕竟见到了这样惊世骇俗的钢管,而且还听到了林然对于炼钢厂的规划。

于是在众人的亲眼见证下,一根根的钢管被埋在了长安城街道两旁的渠沟里。

之所以要这么着急埋下钢管。

因为根据李淳风的预测,三日之内,长安城将会迎来一场入秋以后的第一场暴雨。

林然就是要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看看这样做的好处。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每个人都是非常懂得的。

果然,三日以后,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这浩浩荡荡的大雨啊,已经多年未曾抵达长安城了。

让所有人都看着这倾盆大雨目瞪口呆。

所有人都在想着。

要完!

因为这么大的雨,肯定让长安城四处积水。

出行,那就根本不用想了。

因为往常即便是比这雨势小点的时候,也要等风停雨住一个晌午以后,才有可能安然无恙的在街道上徒步行走。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偏偏就有不信邪的人。

李二就带着李治出发了。

迎接着倾盆大雨,李二带着李治,来到了长安城的朱雀大道上。

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要偷偷看看前几日,埋在朱雀大道两旁的排水管的效果的。

结果李二和李治,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太极宫里没有积水,那是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非常精密和仔细的。

而且重新修缮的太极宫图纸,也是出自林然之手。

所以对于太极宫里的一切,李二和李治都感到是非常正常的,非常合理和应该的。

可是这朱雀大道不应该啊?

它不应该如此洁净如洗啊。

暴雨将街道清洗的一尘不染。

所有的雨水都顺着下水道流了下去。

李二像个孩子似的。

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往铺设管道的地方跑去。

因为他听到了声音,听到了比雨水更大的声音。

那声音来自于地下。

李二在心里想啊,那定是水管里排水的声音。

若是林然在此。

他肯定会欣喜的对自己的老丈人说。

恭喜你答对了。

因为那确实是水管排水的声音。

雨水顺着道路两旁的沟渠流下。

然后都哗啦啦的进入到水管里头。

咕咚咕咚的流水声,惊起了李二的童心。

“雉奴,随父皇往前走走。”

李治此时也发现了这一秘密。

父子二人顺着管道一路走去。

一直走到护城河边。

河边的一幕委实让人赞叹。

几个粗大的水管齐齐张开大嘴。

尽情的往护城河里喷射着雨水。

就连护城河里的鱼儿,都欢呼着在水管下面,跳跃起来。

“父皇,成功了。姐夫的排水系统成功了···”

雉奴开心的看着这一幕,无比高兴的开口说道。

“雉奴啊,父皇从来未曾想过你姐夫会失败。”

“只是,父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效果。”

“走,回去开车去,陪父皇巡视一圈长安城。”

李二一脸激动的开口回答道。

父子二人,尽管浑身都被大雨淋湿了。

可是,心里面却是火热火热的。

一个皇上一个太上皇。

就在这光天大雨之下。

开着汽车在雨中的长安城来回的奔驰起来。

所有长安城的街道,除非地段极低的个别地方以外。

几乎没有存有积水的地方。

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以前,谁相信啊?

谁也不敢相信啊。

可是,今天李二和李治确实亲眼见证了这一奇迹。

汽车在经过居民区的时候。

一个少年从院子里跑了出来。

“大郎,外面街道上水深,不要到处乱跑,娘亲刚刚给你做的新衣裳,可不要弄脏了……”

院子里孩子母亲的话,清晰的传进了李二和李治的耳中。

李二悄悄的放慢了开车的速度。

“娘亲,您快出来看啊!”

“这街道上没有半点积水……”

少年郎,使劲的欢呼道。

“小兔崽子,尽胡说八道。往常雨水没这么大的时候,咱们这条街上的积分,都要半天才没下去。”

“今日这么大的雨,你竟然告诉老娘没有积水。”

“看老娘怎么收拾你这个撒谎的孩子………”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拎着擀面杖就出来了。

好家伙,这是一种真要家法伺候的劲头啊!

结果妇人举起来的擀面杖,没有打在少年郎的身上,却是落在了自己的膝盖上。

疼的妇人是呲牙咧嘴。

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街道上的积水都跑到哪里去了啊……

“娘亲,孩儿没有撒谎……”

少年郎的话,让妇人很是尴尬。

“好孩子,是娘亲错怪你了……”

李二和稚奴微笑着看着这一幕,开车离去。

此时大雨已停,长安城的百姓们都开始,从自家院子里往街道上探望。

看到一尘不染的街道,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净净的。

要多光滑有多光滑,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于是欢呼声,渐渐的汇聚起来。

大人们想起来前几日,天下王让士兵埋下的钢管。

所有的问题也就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我们长安城的街道,以后再也怕大雨了。”

“以前一场雨水,一场泥。”

“一身新衣变旧衣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百姓们纷纷走到街头,欢呼雀跃起来。

百姓们有理由高兴,有理由欢呼。

因为一场雨水一场泥的日子,实在是困扰百姓们已久的难题了。

这样的难题,可以说世世代代都困扰着他们。

可是,就在今天,就在这场倾盆大雨以后。

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长安城将开始焕然一新。

不但是百姓们欢呼雀跃,就连百官公寓也是一片喜气洋洋之色。

整个公寓之内,没有一点点积水。

楼顶落下的雨水瞬间便顺着水管排出。

整个公寓里的绿植,经过雨水的洗礼之后,焕然一新。

就连空气中都带着清新的气息!

就这样,在一场大雨过后。

所有人的心情都跟着舒畅了起来!

这是多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可是,如今林然做到了,他和他的设计院做到了这一切。

最终李二和李治的汽车,和林然与李泰的巡防汽车在长安城的护城河外不期而遇。

“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臣,参见陛下……”

林然下车后,不得不按照规矩和礼仪,有板有眼的施礼参拜。

“小子,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如此多礼了。”

“这个事情,做的非常好啊!”

“岳父算是知道,你为何在前几天,如此着急将钢管埋下了。”

“定是那李淳风预测到了这场大雨的发生。”

李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林然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岳父大人啊。

一大把年纪了,竟然是一点也不糊涂。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岳父大人,若不是这场大雨,百姓们怎么知道这城市基础建设的好处。”

“所有的一切咱们要从长安城做起。”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以后就是整个世界的标杆,长安就是整个世界的一面旗帜!”

“咱们要让世界上所有人看看,咱们长安城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大唐所有的城市,想要建设的像长安城如此富丽堂皇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配套功能,绝对一个也不能少。”

“岳父大人,我们设计院,将会继续攻克难关。”

“只要各省道的炼钢厂一旦正式投产,所有省道里的大江大河上,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座座大桥。”

“为了,保证桥墩的质量和钢铁铸造的桥梁的牢固。”

“四个月后,也就是今年的正元节前。”

“长安城将会多出四个标志性的建筑。”

“…………”

林然的话,让李二和李治激动的不断搓手。

“姐夫,你说的四个标志性建筑,莫非是在长安城建立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

李治的话,让林然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对,正是如此!”

“今年正元前。”

“长安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会竖立起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

“以后长安城的百姓们,就可以踏上桥梁,游览护城河的两岸风光了。”

“而且这样以来,可以大大节省百姓出出城的效率和时间。”

“四座桥梁位置,直达长安城的城门口方向。”

“陛下,不知臣这个设想,陛下有何异议?”

李二这次没有再次抢到稚奴的前面回话。

毕竟人家可是问的陛下。

虽然,李二非常想要一口答应下来。

可是,如今自己毕竟是位居二线了。

一切还是当今天子做主吧!

李治反应的也绝对够快啊!

“姐夫,必须答应啊!”

“这么好的事情,稚奴岂能不答应下来。”

四人坐上小汽车,继续围绕着护城河转了一圈。

每到一个值得商榷的地点。

李二和李治,见林然和李泰停车,也立即跟随下车而来。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四座大桥的建桥地址,便被四个人在谈笑风生之间决定了。

同时决定的,还有新城区和旧城区的改造。

这可不是一般的改造。

涉及到的事情和范围,牵扯到的百姓和官员,是非常之大的。

能不能做好大唐的标杆之作。

重振旗鼓!

标新立异!

说实话,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第二日的显德殿里。

李治陛下刚刚上朝。

显德殿便是群臣齐声称赞啊!

“陛下,天下王铺设的水管实在是太好了……”

“陛下,如今百官公寓的排水设施,真的非常不错啊。昨日这么大的暴雨,整个小区竟然未见一处积水……”

“陛下,昨日长安城的百姓都聚集在街头议论纷纷啊!”

“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如今的长安城的街道竟然不积水了……”

看到群臣一个个的打了鸡血的模样。

李治多想说一句,其实这些朕昨日已经看到了啊!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

自然要倾听臣子们的启奏和称颂。

毕竟已经登基三年的李治,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一切懵懵不懂的少年。

如今他已经更加懂得了,如何使用帝王之术。

如何驾驭群臣,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彰显自己的霸王之气。

这三年的时间,李治已经将这一套帝王之术,修炼到了小成境界。

这帝王之术不修炼也不行啊。

毕竟手底下可是整个大唐的国土啊。

而且,每天还要面对这么多的文武百官们。

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关乎百姓。

甚至关乎整个大唐的国计民生。

听完百官们的恭贺之词。

李治微微一笑。

“众位爱卿,果然是不负朕心。”

“都是忧国忧民之臣啊。”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今日朕正好借此机会,与众位爱卿探讨这长安城的各项改革事宜。”

“今日长安城的改变,是整个大唐改变的开始。”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标杆。”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旗帜。”

李治完美的将昨日林然的话,给借用过来。

一开场就镇住了群臣。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

文武百官们被李治的威严所折服。

被李治的一番言论所震撼。

他们虽然知道,这一切肯定是出自天下王之手。

可是,这话既然是出自陛下口中。

他们万万没有不服从领旨的可能。

而且,刚刚陛下所言,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国之大事。

虽然事情说起来,简单。

可是做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就连李治也心知肚明。

毕竟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个规划里面。

除了太极宫的周边,和新建的百官公寓以及量贩场周围。

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新型名居以外。

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要推倒重来。

这样的改造,简直是和重新再建一座城毫无区别啊。

甚至是比重新再建造一座城,还要复杂,还要繁琐。

如今负责监管城市改造的魏奕,这次肩膀上的责任更加的沉重了。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心有疑惑,心有不解。”

“这样大的改造项目,如何能在年前完成?”

“其实朕刚开始也很不安啊,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啊。”

“可是,天下王为朕解除了后顾之忧。”

“众位爱卿,你们应该记得那曾经南下抗洪的十万大军吧。”

“如今国家无战事,天下王已经在这段时间,专门派人教导了他们泥瓦匠术。”

“十万大军啊,一转眼,就是十万工匠···”

“这是何等的能力和能量啊。”

“······”

文武百官们听完李治的话,当场就吓坏了。

反倒是心里有底气的几位将军,高高的昂起了头颅。

这些事情,当初他们还曾经不满过。

甚至暗自里还生过气。

可是,当时大帅说,不出一个月,这些将士们将会受到整个长安城百姓的无比爱戴。

而且也会被陛下爱护有加。

如今看来,这一切都在大帅的一手掌控之中。

“陛下,那十万大军,当真是已经是懂得了泥瓦匠术?”

“若是如此的话,四个月的时间,重建一座新长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宰相房玄龄对此事,毫不知情,所以他不得不慎重的追问一句。

虽然老房同志知道这主意是自己亲家出的。

可是,四个月重建完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十万大军在手,而且都是能工巧匠的话,这话就得另说了。

“程将军,你来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

李治将目光看向了从波斯归来后,跟随林然参加抗洪抢险的程处煤。

最新小说: 精神失常?我在废土养怪物! 杜林日记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