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是三国李世民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兴建官职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兴建官职(1 / 2)

大战之后,便是短暂的安宁,这平静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天下诸侯都或为了自保,或为了兼并他人,都在积极整军备战,扩充势力。

关中大后方已然是被李世民治理得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彻底成为了李世民征伐天下的大后方,为了方便平定天下,李世民将大将军府搬到了洛阳城,暂时将天子留在长安,虽然依旧是对其尊敬有加,实则已经变相地软禁了,朝中死忠于天子的朝臣或流放,或贬黜都已经消失在天子身边,已经没有在兴风作浪的实力了。

“并州军政府”的一应中枢官员也全部搬迁到了洛阳,如此一来可以加强对兖州、豫州、南阳等新占领的地方的行政管理,确实也方便了很多。

各路大军也在快速的调动布防,同时关中和司隶招募的新兵也陆陆续续补充到关羽龙武军和张合的豹韬军,继续整合训练,加强战斗力。

自从各主力军团建制达到十万之众之时,李世民便收紧了各军主将的募兵权,改由中枢集中募兵训练,再调派到各个主力军团,一来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二来也避免军队成为将军的私产,所谓防患于未然也。因此关中和司隶便是最主要的募兵制地,毕竟关中兵素来耐苦战。

另一方面,随着李世民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已然是将整个北方,加上中原腹地的大部揽入怀中,已然有吞并天下的趋势,汉朝实质上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因此李世民已经在有意识地重新搭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架构,不用太多考虑天子刘协及一些还忠于大汉的士人的意见,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了。

原本李世民心中就有一个重建“盛唐的美梦”,因此这些官职及其他制度必定要沿袭唐朝的设置。

从中央层面,按照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加“一台”的架构,直接建起了自己的班底,为了集中权力和提升效率,“三省”暂时不设立。至于“九寺”、“五监”和“十六卫”还尚不成熟,因此也同样不设立。

重点还是搭建“六部”和“御史台”,只不过暂时不设实际的部门,毕竟自己现在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天策大将军,另起炉灶的时机尚不成熟。但却分配了实际的权柄。只不过暂时之时搭建了“六部”将职权划分出去。

根据之前的分工,依然是戏志才负责吏治,可以说是虚拟的“吏部尚书”;徐庶还是负责总览钱粮,也就是“户部尚书”;沮授负责刑狱诉讼,也就是“刑部尚书”;蔡邕负责总览天下典籍、祭祀及科举,也就是“礼部尚书”;贾诩负责天下兵马招募,及军队军功及军纪的管理,也就是“兵部尚书”;陈宫因为精通一些奇门遁甲,暂时担任“工部尚书”,至于田丰为人刚正,自然是监察百官的不二人选,自然是未来的“御史大夫”。

至此,用今天的话老说就是“影子内阁”就搭建完成了,所有人直接对李世民负责,如此一来也将大大提升行政管辖效率,便于快速开展工作。

等天下一统,到时候在重新调整三省六部的长官的人选,说不得就有几个人担任宰相了,毕竟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的。

地方上的官职,李世民也有意在做改变,不过大的方向还是沿袭了秦汉的制度,依然采取州、县二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上佐指长史、司马,辅佐刺史处理州事。

只不过这里的“州”就不再是汉朝时候的大汉十三州了,而是类似于汉朝的郡,当然汉朝也是汉承秦制,分为郡县两级。

最初汉朝州一级的刺史实际上是虚拟设置的监察机构,并没有行政权,只有检察权,只不过到了东汉末年,礼崩乐坏,刺史或者州牧成了地方的军政长官,这也间接导致了天下诸侯并起,天下大乱。因此李世民自然在将来不会在重蹈覆辙了。

最新小说: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 娘家弃,夫家嫌,重生王妃嘎嘎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