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是三国李世民 > 第十四章 马邑之围

第十四章 马邑之围(1 / 2)

终于,到汉末的第一场战争就要到来了,这也是李世民面对的又一次巨大考验,他前世征战一生,什么惊心动魄的场面没见过,多少次绝处逢生,反败为胜,他相信这次胜利的依然是自己。

看到胡人大军朝着马邑开拔而来,军威鼎盛,旌旗蔽日,来着不善。李世民却丝毫不惧,回到熟悉的战场,闻到熟悉的气息,心中雄心万丈。这战场越是凶险,敌人越是强大,越能激起他的斗志,他天生就属于战场。

此时的李世民想起了前世的自己,和胡人大战的遭遇。

当年,渭水之畔,颉利可汗嚣张无比,逼着李世民签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李世民将长安府库的全部财宝给了敌人,最后才换来了胡人退兵,这也是他最屈辱的一天。

结果后来怎么样?还不是把颉利打的满地找牙,颉利被从树洞里揪出来,生擒,后来给沦落到李世民唱歌跳舞助兴。

今时,结果也不会变的。

在此之前,李世民就和张辽等人研究出了退敌策略。总结起来就是坚壁清野,募集民壮,固守待援、里应外合、寻找战机击退胡人。

首先是坚壁清野,不给胡人留下一点物资。因此,他早已安排衙役到附近周边的村镇,将村民和村里的粮食全部带到城里,住不下的暂时先搭建帐篷。

接着征集民壮参与守城。加上各大户的家丁,以及一些自发而来的民壮,初步已经有1000多人了,李世民也他们打散,分门驻守。自己带领县衙官兵,作为最后的预备队。

最关键的就是固守待援,里应外合了。所谓固守待援,就是坚守城池,胡人不善攻城,而汉军善于守城,以我之长,攻彼之短,加上各种守城器械准备齐全,倘若胡人攻城,必然会损兵折将。

胡人的目的是抢劫,打劫一把就走了,这次胡人天灾损失巨大,胡人不多抢点,是不会满足的。

胡人肯定是想先拔掉马邑这个钉子,因为马邑的位置很特殊,比邻实际的胡人及汉人的分界线,想要进攻雁门必定要先拿下马邑,到时候才能很方便的进攻雁门郡,攻取雁门关,进而劫掠富庶太原郡及并州南部地区。

因此胡人是不会选择长期攻城,只会想着速战速决,攻城只会让他们损兵折将,他们是来抢劫的不是来送命的。

如果自己能守住马邑,让他们久攻不下,这样就可以折了他们的锐气。到时候就算胡人不甘心,再派奇兵偷袭雁门关,试图打通南下通道,自己也可以拖住一部分胡人大军,分担一些雁门关的压力。

自己的关键就是守住马邑城,至少要坚守半个月。

至于能不能拿得下雁门关,李世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他看来,胡人只怕是到头来一场空。

雁门关就那么好打吗?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地势险要,关门耸立在两座大山之间,城池高大,易守难攻。

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名震塞外。

到时候和连进退两难,士兵丧失锐气,自己和雁门关的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必定大败胡人,况且自己手中还有杀手锏,这次定叫那和连有来无回。

因此前几日就已经将胡人情况和自己的“作战计划”,行文告知了雁门郡太守皇甫节。

皇甫节此人多年来一直驻守雁门关,功勋卓着,战功赫赫,虽然已经七十高龄,但是雄风依旧,他把战国四大将老将廉颇当做自己的偶像。

皇甫节的儿子皇甫嵩就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将军,他和老将朱儁共同领兵平叛黄巾军,为黄巾军剿灭立下了巨大战功,后来被张让等陷害罢官。

李世民觉得这个皇甫节也算的上是东汉的名将了,应该能明白自己的计策,不会见死不救的。

不过和他所料也不尽相同。太守府发来行文,让他坚守城池,不得出战。后面听从太守号令,不得私自行事,太守会有统一安排。

从回文中,李世民发现这个皇甫太守显然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只是让自己不要擅自行事,只需要坚守城池,不要打乱了他的计划。

最新小说: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 娘家弃,夫家嫌,重生王妃嘎嘎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