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康熙四十年 > 第六十四章 初议八旗制度

第六十四章 初议八旗制度(1 / 2)

人一旦尝到甜头之后,再回去吃苦头的话,是很难被接受的。

面临这么大的系统风险,康熙到时候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默认移民的存在。

虽然胤禵的分析已经让康熙比较动心,但是处于职业要求的谨慎,还是继续追问道:“即便是咱们把其他所有的路都堵死了,你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会乖乖走上咱们的路?”

这就牵涉到创造购房需求的问题了。

简单分析下后世的房地产市场,就会知道购房需求市场化的最初起源。

主要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二是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

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地方财政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为条件,把之前的大部分税基划归中央税和共享税。

为了补上公共建设支出的缺口,地方开始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而经济需要发展,就得依靠三驾马车的带动。

外贸的部分先不谈,关于投资和消费,地产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之相配套的是结束福利分房,创造消费需求出来。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部分补贴的方式刺激和培育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闭环,

那就是政府拍地获取土地收入,

开发商拿地从银行贷款,资金从开发商转向政府财政收入,

预售之后居民从银行贷款,资金从居民转向开发商,

然后地方政府用难道的钱,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抬高价格卖地。

在这个闭环里,参与方主要有四个,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以及居民。

转了一轮下来之后,分析下各方所得。

地方政府出了土地使用权,财政获得了资金,进行下一步的基础设施投资。

开发商干了活,没咋出钱,获得了利润。

银行出了钱又回来了,获得了利差。

居民背上了三十年的负债,获得了一套七十年产权的房子。

这个闭环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资金来源,就是大量居民三十年的银行负债。

并且先负债的人,非常成功的把价格推上来之后,让后来的人背上更多的负债。

而取消福利分房,以及补贴购房,给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最初的运转动力。

胤禵的打算就是从这个方面下手,改变部分旗人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出城买房子去住。

同时设置一些工作岗位,不至于每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

毕竟劳动才是最光荣的。

只要把握好这部分人提供的原始初动力,就能推动整个地产市场的发展。

而且在度过了初期之后,或许还可以推动一下票号的发展。

既然已经确定需要调动的对象,胤禵对康熙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可以将内城八旗的部分人口安排住到城外。”

“依据咱们现在的八旗政策,所有驻外八旗人员,一律不得在当地置产。无论是升、调、还是死亡,最后的归宿只能是京城。”

“或者更精确一点说,只能是内城。”

“四面的城墙已经把内城的面积限制死了,就这么大点地方。”

“再加上诸位哥哥弟弟,以及宗室贵胄在内城大建府邸,可以供八旗人口使用的面积,就更加捉襟见肘。”

最新小说: 精神失常?我在废土养怪物! 杜林日记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