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汉国士 > 第一百一十章 孤心凄怆

第一百一十章 孤心凄怆(1 / 2)

“济王竟敢起兵谋反?”明帝惊道。

关雎连忙转身,奔回殿内,趋步至龙书案前。

明帝也不多言,将手中三份奏疏递给了她,道:

“幸亏郑异及时赶到,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关雎迅速看完三份奏疏,道:

“是啊,那日郑异听从陛下所劝,若真动了心,与臣妹就此栖守京师。此时只怕耿忠的大军早就盔飞湮灭,而济王已兵临洛阳城下了吧!”

明帝道:“大汉自有天佑!朕即大位亦是天命所归,先帝钦定,亦非他人所能撼动!朕只是说这半年来,郑异尽展鹰扬之志,驰聘边垂,闻急长驱,外平乌桓赫甲奔袭,内定朕弟济王之叛,真是中兴之良佐,国家之柱臣也!”

关雎问道:“不知陛下如何处置济王?”

明帝道:“先帝对他慈恩覆护,朕亦对他关怀备至,知他性格刚直,一再容忍避让。而他,身为王爵,却广殖财货,盘剥子民,大修宫室,奴婢多至一千四百人,厩马竟达一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无节。对此,朕亦忍之再忍。可现在看来,如此一味忍让,只能令他以为朕昏庸暗弱,反倒是害了他,以至于纵容到起兵造反的地步!若非郑异及时赶到,不仅筑渠之事前功尽毁,而且一场笼罩华夏的腥风血雨,更是不可避免。”

“莫非陛下欲对济王施以极刑?”关雎颤声问道。

“昨日,听得北匈奴左贤王栾提东、右谷蠡王栾提北已被左谷蠡王栾提西俘获,先后被处斩。朕闻听后,唏嘘不已,方悟透先帝临终前给朕留下的六字‘筑渠、诸王、匈奴’中的诸王之意。那就是,他必定已预见到有些御弟日后要对朕发难,而期望朕以宽容之心待之。因为在他心底把当年失去兄长刘演早已引为终生之痛。实际上,朕岂能不知骨肉天性?故此,从不以远近为亲疏,每逢见到诸王与公主,更是情重昔时!”

明帝说罢,也是声音呜咽,良久之后,方对身旁的中常侍道:

“传诏令,济王谋议不轨,皆因信奉巫术方士,一时被迷心窍,现削去济国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以示惩戒,先让他自己内省自过!”

中常侍领命,躬身退下。

“且慢!”明帝忽然又叫住已行至门前的中常侍。

关雎一惊!

“这样吧!再颁布一道朕的诏令,天下所有犯死罪者,可向阙廷缴纳细绢赎罪,免去一死。”明帝又道。

“诺!”中常侍领命出殿。

“臣妹替济王多谢陛下宽宏大度,不穷究其罪之恩。”关雎谢过后,转身再次退出。

“启奏陛下,司隶校尉邢馥已在殿外恭候多时。”小黄门奏道。

“朕一时事多,竟把他给忘了,速宣他入内。”明帝道。

邢馥进入大殿,先行见礼。

明帝道:“朕刚得喜报,郑异离开京师赶到耿忠军中,定下奇谋,一举歼灭趁夜前来劫营的郎陵与济国两路军马,从而扫清王景进入两国境内筑渠的障碍!”

“郑异已经离开了诏狱,赶往郎陵军中?”邢馥诧道。

“不错!他怕打草惊蛇,故而悄悄离开京师。”

“陛下不是本欲治他畏敌潜逃的逗留之罪么?”邢馥不解。

“看来,是冤枉他了!朕接到祭彤、萧着二人军报在前,又见到从北匈奴逃回来的须卜骨都侯与丘林且渠于后,他们皆能佐证公主从塞外安然归来,都是郑异冒死护送,实在功不可没!”明帝道,“朕本欲在阙廷给他当众洗冤,可他坚持不允,反而以为让世人均知他此刻身陷诏狱实是好事,可以瞒过诸多对手,出奇制胜。朕起初尚还不信,可他坚持己见,果断离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至耿忠军营,方才救下全军,反败为胜,扭转危局。”

“原来如此。”邢馥道,“那就是说,济王谋反已经证据确凿,可否还有同党?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朕准备从宽处理,削去五县,令他内省自过!其他同党如郎陵侯等皆及时迷途知返,已将功补过,故不予追究,当下,应集中全部精力,尽快疏浚汴渠。”明帝道。

“陛下真是宽宏大度,我大汉方得以免于兴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狱之灾!”邢馥道。

“天地之间的积怨误解,岂能如此轻易冰消云散?朕挚爱至亲的御妹尚且对朕都存有疑心,更何况世人乎?”明帝叹道。

“难道关雎公主竟然也会一时糊涂?不知因何不信任陛下?此前陛下与她兄妹之间可是亲密无间啊!”邢馥道。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这次出塞和亲!”明帝道,“她出塞后迭遭变故,历尽艰辛,受尽苦难,方得回来。途中不知听何人所进谗言,说朕只顾江山,不念兄妹亲情,将她不远万里嫁至匈奴王庭,与老朽成亲,狠心葬送她一生。”

“此事,不是事前她自己应允的么?”邢馥道。

“是啊!或许她当时不知匈奴是什么国情吧?”明帝道,“又有人说朕之所以如此冷血,皆是因为她生母乃是郭太后,如若与朕同母,则断然不会忍心把她推进匈奴的火坑。”

“这究竟是何人在挑拨离间,其心真是可诛!”邢馥愤然道。

“眼下,这还不是最令朕寝食难安之事!”明帝道。

“还有何事?”邢馥睁大眼睛问道。

“这次郑异护送关雎公主出塞,为躲避匈奴铁骑的追捕,带着她穿越荒漠,驰骋草原,攀爬高山。二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共历风雨。一来二去,关雎竟对郑异情愫暗生,而且深爱成痴。本来,二人算得上璧人一双,佳偶天成!可是,”明帝叹了口气。

“可是什么,莫非郑异反倒还不知天高地厚不成?”

“是啊!朕已与他当面谈过,晓之以理,示之以威,恩严并施,可他就是不为所动!”

“这郑异为何不允,莫非是存有沽名钓誉之心,以示清高?”

“起初,朕也这样认为,但后来,经过推心置腹,潜心攀谈,方知他实是出于一片赤诚为国之心,并非沽名钓誉。”

“国事,家事,均不可少,妥善处之,方为世间高士,岂能顾此失彼,将二者对立?想当年,先帝不也是既中兴大汉,又揽得佳偶,两不相误?”邢馥道。

“郑异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顿时浇灭了朕继续劝他回心转意的希望。”明帝道,“此人高志确然,独拔群俗,非言语所能打动。”

邢馥默然。

“而且,他的顾虑,朕也深以为然,所以从不解,也转向了赞同。”

“他有何顾虑?”

“他虽未曾说出口,但朕亦听得出来!”明帝道,“他清白异行,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刀山火海敢上,龙潭虎穴敢闯。如此跋霜涉雪,生来死往,片刻疏忽,便有斧钺加身,时而久之,难免不出现闪失,所以自知难以与公主相伴终生。若果真有那样一日,岂不是坑害了公主?”

“此人所虑,倒也不无道理,确为实情!”邢馥道。

“公主也已虑过此事,所以求朕强行诏令郑异留在宫中。”明帝道,“可郑异又岂是那种惟命是从之人?”

“不错,此人坚忍不拔,桀骜不驯,恐一时之间,陛下难以将其驯服啊!”

“这就是朕最感为难之处!关雎现在整日里魂不守舍,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只是以酒消愁,眼见她一天天消瘦下去,身为兄长,朕却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实在心灼难忍,诚悲诚惭啊!”明帝不住叹息。

邢馥沉思片刻,忽的抬起头来,道:“臣有一权宜之计,虽非上策,倒也能勉强为之,只为救人,不知陛下可愿采纳。”

“卿且不妨讲来!”明帝道。

自郑异离开京师后,关雎彻底陷入了绝望。痛楚之余,决意就此从心底把他忘记,再也不去想他。

然而,决心容易下,但做起来却万分艰难。

每日里,郑异的英姿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在眼前,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

望着天际的白云,却又现出在白山之颠,他用树枝在雪地画字的情形;步入柳青叶绿的花园,脑中立刻涌出他采伐树枝遮掩洞口的那一幕; 看见掠过的飞鸟,又令她想起在温芝木屋之外与他一同骑射的光景……

那段时光,充满了柔情美意与温馨美好,无限的美轮美奂,无比的心旷神怡。她不禁嘴角浮起了微笑,欣然陶醉。

最新小说: 龙藏 师兄们都是疯批?没关系,我也是 无限生存:胜者为王! 重生嫡女娇,王爷不经撩 甄?传夏冬春:我要活到最后一集 和嫡姐换亲后我一手烂牌赢麻了 绑定合欢宗:横行修仙界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太幻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