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满清炮神(1 / 2)

考虑到长时间跨海航行士兵体力消耗大,朱由榔下令北伐舰队在舟山群岛靠泊五天,锚地就选在定海县城外的定海湾。</P>

定海湾被盘峙、大猫、岙山等数十个岛屿环绕,可以躲避风浪、航道又足够深,是一个天然的良港。</P>

张煌言早在城外准备了大量营房,四万余士兵们通过简易码头上岸休整。朱由榔亦率众将进入定海县衙,商讨具体的作战部署。</P>

由于江、浙两省均已撤销禁海迁界令,潜伏在界内的明军暗桩出海方便,各类情报如雪花般向舟山汇集。</P>

在展界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难民终于得以回到原籍重建家园。</P>

张煌言告诉众人,在过去的三年里,温、台、宁、绍、杭、嘉等浙江沿海州府的老百姓受尽折腾,无不对清廷和浙江总督赵国祚咬牙切齿;</P>

南直隶的情况也差不多,苏、松、扬、淮四府百姓皆视朗廷佐为寇仇,恨不得生啖其肉。</P>

南直隶和浙江的士绅本就与张煌言往来密切,展界之后纷纷派心腹前来舟山岛,询问王师何时北伐。很多人都说对王师翘首以盼,愿变卖全部家资为王师筹饷。</P>

总而言之,这次清廷算是把江浙的士、农、工、商都得罪透了。这次北伐军反攻江南,响应者必不在少数。</P>

“对王师‘翘首以盼’朕是信的,变卖家资就算了。能资助一点军饷,朕就很满足了。”</P>

“江南士绅里忠义之士不在少数,必不会令陛下失望。”</P>

张煌言列举了很多与舟山暗通曲款的江南士绅,最有名的要数弘光朝的礼部尚书钱谦益。</P>

当年清军南下时,钱谦益没有接受其妻柳如是“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的劝告,率群臣迎降清军,还向清廷表示“以招降江南为己任”,可谓厚颜无耻,毫无气节。</P>

这次海禁一开,他便联络了大批南直隶士人,直言舟山军如再入长江,他必散尽家财举旗响应。</P>

钱谦益的事迹朱由榔知道一些,此人前半生厚颜无耻,清廷颁布剃发令之后,倒是做了不少事。</P>

比如永历称帝后,他曾致书瞿式耜,以“楸枰三局”为朝廷出谋划策;又不顾七十老迈,三次游说清军大将马逢知,欲使其为张煌言及郑成功反攻南京的内应。</P>

后来郑成功反攻南京时,时任苏松提督的马逢知按兵不动,有钱谦益的一份功劳。</P>

不过朱由榔知道,江浙士绅愿意反清,主要还是因为清廷对士绅比较不讲情面,说收税就收税。稍有拖延,就指使酷吏整出“哭庙案”、“奏销案”等大案来杀鸡儆猴。</P>

说到底,士绅阶层还是自身利益考量为多,国家大义考量为少。最近二三十年,江浙士绅首鼠两端的行为基本符合这个逻辑。如果真让他们走到变卖家资的地步,他们说不定又要“反明复清”了。</P>

朱由榔道:“造反他们没有经验,贸然举事徒增伤亡,他们继续潜伏,多给我军传递消息就好。”</P>

张煌言和郑成功连连点头,上次他们来江南就有很多人举事,搞得他们产生胜利在望的错觉。</P>

结果南京一战大败亏输,举事者也没起到什么大作用,反倒在清廷秋后算账时被杀得人头滚滚。</P>

最新小说: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 全家成了阎王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