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卡了脖子(1 / 2)

在朱由榔熟悉的那个时空,清廷禁海迁界还不到两年,全国各地就闹起了盐荒。

为了解决吃盐问题,粤、闽、浙、及江南等沿海省份的督抚们放松管制,默许一些出格的事情发生。地方官员要么偷偷组织盐丁回海边煎盐,要么以“界内摊沙起灶”的名义在原盐场继续生产。

长芦(清初山东盐司由长芦管辖)、四川、云南、河东四个盐司全力供给,沿海省份以偷煮作为补充,清廷终于顶住了盐荒压力,将迁界令维持了二十几年。

后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许多海边活跃的抗清将领心灰意冷。在走私困难、粮饷不济的困境下,他们最终无奈向清廷投降。

在这个时空,朱由榔带着御林军夺回广东,给郑成功的舰队提供销往日本的货物,又向张煌言输送粮草物资,沿海抗清势力的粮饷状况得以缓解。

他们以金、厦、舟山、南澳、铜山、玉环等海岛为基地发起袭扰,闽、浙诸省份苦不堪言。

清廷的沿海迁界令愈发严厉,又丢失云南、四川这两个产盐大省,供盐形势比另一个时空更为困难。

清廷拼了老命催促长芦盐司煎晒海盐,然而摊晒滩涂毕竟有限,再怎么赶也没法满足全国需求。

受袭较少的江南很早就在想方法自己搞盐,朗廷佐还对地方官员定下了考绩标准——其他事可以不管,但额定盐一定要按时上缴,否则以督办不力之罪论处。

两淮盐运司盐场众多,各县官员每日偷偷派人到原来的盐场制盐,所得倒也有不少。

然而这次张煌言大举侵袭两浙,郑成功北上黄、渤两海,清廷脆弱的食盐供给链条一下就被打得稀碎。

郑成功将百余战舰天女散花般分散到淮扬各处,将两淮盐场通通捣毁,又集中几十艘船直入渤海,突袭长芦盐司几个重要的盐场。

这种不进攻城池,专打盐场的方式让清廷大感吃不消。

直隶总督史苗澄和山东巡抚蒋国柱疲于奔命,气愤之余,不得不将手里精兵全部派往海边严防死守。

然而海岸线漫长,绿营兵哪里全看得过来,只能对一些较大盐场给予保护,然后眼睁睁看着其他盐场被明军捣毁拔除。

到了十月,长芦盐司不得不向京城报告,他们只能维持北方几个省的食盐用量,无力向南方省份继续运盐。

朗廷佐收到通报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放在以前,他做梦都想不到江南竟然会缺盐,自己竟然被盐卡了脖子。

整个十月他都在彷徨惊恐中渡过,然而到了考绩那天,他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沿海府县都完成了缴盐任务。

看着一艘艘盐船在江宁城外的码头靠泊,朗廷佐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在明军四处出击袭扰的情况下,各地在一个月前都在说不敢出界煎盐。如今只有一两个县合格就算了,怎么可能全部足额上缴?

比如说如皋县的栟茶盐场不是被海匪杜辉捣毁了吗?范承先这么快就把盐场修复了?松江分司的盐场就在明军舰队眼皮子底下,他们的盐到底从哪里来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派出数十个密探前往各地暗访,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沿海县都出现了大量私盐。不用猜,运往江宁的食盐肯定是从私盐贩子手里买来的。

在陆续接到报告的那几天,朗廷佐胸闷之极,无时无刻不想派兵把所有私盐贩子通通抓起来,再将那些通敌的地方官全部撸掉。

然而苏松提督梁化凤秘密返回江宁,阻止了这个鲁莽举动。

“宪台大人,大敌当前,咱们万万不可冲动啊!”

最新小说: 小皇叔,王妃又薅你气运了!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