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王者归来(1 / 2)

永历十八年七月,广州在瘟疫肆虐下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全城濒临崩溃。

城内三成街巷出现瘟疫,两万多户人家,近十万人口被困在各自家中,不能出入,无法动弹,仅靠官府每天下发的微薄口粮度日。

没有出现疫症的百姓走了一半,大部分是回乡下避瘟疫,剩下的人要么没乡可返,要么就是大户人家留下看守宅院的。

广州城由瘟疫前的六七十万人口骤降至四成,其中一小半没法出门谋生。

大板车从仓库日夜往外运粮食,送到一条条小巷子口,由御林军扔给里面的住户——恐慌已蔓延至军中,士兵也不敢随便和里面的老百姓接触。

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家本来就不会在家中储备多少存粮,一般都是现吃现买,官府要继续维持封锁,就必须给他们管饭。

广东两年辛苦攒下来的家底被迅速掏空,有部分大臣已在奏议放弃戒严,让城内百姓返回乡下避瘟算了。

他们说历朝历代遇到瘟疫,都是这么处理的,强行控制是逆天而行,必然无法持久。

如今广州半城人坐吃山空,半城人一边指着朝廷管饭,一边指着朝廷骂娘,又何苦呢?

这两年家底是宽裕了一些,却也经不起这样子消耗。等辛苦攒下的粮食吃完,广州迟早得放弃。到时下面的县出现瘟疫,更加没有办法赈济。

瘟疫本是无妄之灾,老百姓要怪只能怪荷兰人,怪不到朝廷的头上;如果强行封禁酿成人祸,对大明的威望伤害就大了。

这种说法从瘟疫刚开始时就有人提及,可当时监国太子并没有采纳。后来广州瘟疫越来越严重,甚至附近村庄也开始出现零星病人,弃城的观点迅速占据主流。

七月第一次朝议时,一半大臣提议朝廷解除城内封禁,另一半则奏请太子移驾肇庆。还有部分人认为,即使去肇庆也不一定安全,只有返回孤悬海外的琼州府才万无一失。

见朱慈煊还在犹豫,一个老臣跪地高呼:“殿下,下决断吧。古人有云,长痛不如短痛,殿下应尽早率御林军一起移驾肇庆。再迟几天,瘟疫恐怕就要传入军营了。百胜精兵得来不易,殿下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将士们着想啊!”

朱慈煊知道移驾后面必然是解除封禁,意味着放弃广州城。他神情不停变幻,似乎心中煎熬万分。

即使在腾越被清军攻破时,他亦持械面对贼人,没想过退缩;即使被掳至缅甸,他也没如此彷徨恐惧过。

然而被西洋人称为黑死病的瘟疫实在太过厉害,已到达他所能承受的极限。

什么法子都用过了,封禁、请神、祭天,没有一样见效。就连被称为杏林国手的那一帮人,也没法控制瘟疫蔓延,只能用汤药挽救少数人。

每日运出城的棺材超过百具,还有一些不知道死在哪条沟渠的流浪汉无人收殓,发出阵阵恶臭。仿佛在提醒城内的百姓:快逃、快逃。

在瘟疫越演越烈的形势下,战无不胜的御林军非但无能为力,反而有被吞噬的危险。

可如果放弃封禁,满城百姓必然病死大半。随着一些染病未发的老百姓跑回乡下,广州府十四县乃至整个广东和广西都有沦陷的危险。

到时,两广人口至少损失一半,三年努力一朝尽毁,就连御林军恐怕都无法幸免。

这个后果朱慈煊无法承受,良久,他终于上前将那老臣扶起。

接着,他缓缓转身向众臣问道:“父皇去年将广州交给本宫时,丁口不下二十万,存粮满仓、百业兴旺。若封禁一解,广州旋即变成一座死城,广东也即将成为一个鬼域。你们让本宫如何向父皇交差,如何向天下人交差?”

最新小说: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