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原始股东(1 / 2)

八月末,王国冲率部乘船离开深圳湾,南下海陵岛,攻略肇庆府的阳江、阳春两县。

两县夹在高雷廉和广州府之间,四面都是崇山峻岭,每个县人丁不过六、七千,官田民地不过两千顷,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在广东诸县里很不起眼。

因为高耸的云雾山阻隔,两县距离府城肇庆非常远,沟通困难。如果不是卡着高雷廉三府通往广州、肇庆的山路,可能尚可喜都懒得派兵去驻防。

清廷对地方定下的赋额很重,阳春、阳江这种小县每年都会欠下大量税额。

阳春县日常开支全赖境内矿山场课厘金,阳江县因为沿海,可以晒盐和出海捕鱼,境况稍微好一些。

迁界后,整个阳江县耕地几乎全被划到界外,又失去了盐场、码头和卖铁的收入,立即陷入穷困潦倒当中。既无法完成考课,也没有银两赈济灾民,连各项日常开销都付不出来。

所以,当明军小分队一到,地方官就顺水推舟,任由明军把灾民接到海陵岛安置。

王国冲九月初一抵达海陵岛,立即宣布数千灾民暂归军管,全拉去漠阳河边修码头。同时,又让五千多精兵将阳江县城团团围住,架起野战炮朝城门猛轰。

阳江知县沈栋梁本就被迁界令搞得焦头烂额,见到明军兵强马壮,很快说服驻防守备献城投降。

王国冲在县库一通搜刮,竟搜出十几万斤生铁,高兴得眉笑颜开,盛赞阳江知县理财有道,能攒下东西。

知县沈栋梁哭丧着脸告诉王国冲,这些都是阳江、阳春两县收上来的铁厘。

按往常惯例,这些铁料会解往佛山换银子,以上缴布政司和支应两县开销。如今清廷搞了禁海令,生铁运不出去,所以才攒下这么多。

沈栋梁跪在地上痛斥:“清贼无道,全然不顾黎民百姓生计死活,全县上下盼王师久矣!不知将军是否打算进攻阳春,小人愿意马前驱使。”

王国冲哈哈大笑,让沈栋梁搜集粮草随军出征。

九月初三,明军沿着漠阳河向上游进发,直取阳春。阳江县家家出人,户户出力,帮助明军沿河拉纤,运送粮草辎重。

九月初六,大军抵达阳春城下,继续在城外鸣炮示威。

阳春守军估计求援使者还没走出云雾山,援军下个月,下下个月都赶不来,只好和阳江县一样献城投降。

王国冲刚入城,阳春知县就询问王师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打新兴县,还是罗定州。他愿意做王总兵的马前卒,一举收复肇庆。

“算了算了,陛下仁慈,不愿两县民力劳损,就先打到这吧。通知两县所有矿山主都带着文书、账本过来见本帅。五天之后,本帅要一一过目。逾期不来者,矿山直接没官归公。”

两个知县从没见过将帅带兵入境,不关心钱、粮、兵源,而是先看矿山文书、账本的。

带着疑惑的心情,两个知县分头去劝说各大矿山主,让他们不要再躲躲藏藏。

就是不敢见官,也要上缴文书、账目,否则就不是去财,而是丢命了。

五天后,王国冲在阳春县衙高座,召开两县矿山重组会议。

出征前,朱由榔授意他将两县矿山合并为春江矿业集团,统一按照云南的经验进行管理。目标是尽快提高生铁产量,为香江岛的铁器生产提供弹药。

最新小说: 小皇叔,王妃又薅你气运了!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