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强军理论(1 / 2)

朱由榔宣布成立军官学校时表情郑重,军官们惊讶不已。

他们原以为像他们这种大老粗,认得几个字,能看懂军令就很不错了,没想到陛下不满足于此,居然成立专门的武学给他们继续进修。

朱由榔一再强调认识文字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能接受。毕竟都司已是中层军官,坐营都司还直接管理五百人的战术营,一营之长,责任重大。

战术营是完整的战斗单位,远近火力都有,能独立执行战斗任务,有时会被安排到距离主力比较远的地方。

以前大家都不认识字,临时命令大多靠传令兵来口头传达。

这种传达方式一般没什么问题,只是不能传达很长,很详细的命令。因为传令兵在途中可能会遗忘一部分,命令越长,遗忘的可能性越大。

传令兵走着走着把传令内容忘了,又不敢返回询问,只好凭模糊记忆乱说一通。这还算好的,直接畏罪潜逃的事也曾经发生过。

把军令写在纸上是更稳妥的方式,可以防止遗忘,可以留底备查,还可以加盖大印防伪,怎么看都比口头传达要好很多。

不过看得懂军令不难,只要识得千把个字就够,不至于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学校。

这样大动土木,劳师动众,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教认字那么简单。

按军官们的理解,学校就是书院,是读书人做学问,精研四书五经的地方。

关云长夜读春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过那是传说,他们做梦也没想过效仿,更别提进书院精研诗书了。

很多人都在暗暗的怀疑,陛下会不会想在军官当中挑一些人去当文官。军官都是大老粗,这怎么能成?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担心毫无必要,因为从朱由榔随后公布的课程来看,军官学校和传统的书院有着天壤之别。

军官学校里没有四书五经,更不会有诗词歌赋,军官学习的内容的主要是如何打仗和为什么要打仗。

陆师方面,基础课程的有步兵操训、射击、行军、宿营和野外勤务等基本军事常识。

中级课程有排兵布阵、火炮使用、修壕筑垒和战斗联络等。

御林军扩张得太快,很多千总、都司一级的军官两年前都是大头兵而已。

中低级军官提拔的原则一向是谁武艺高强、战斗勇猛谁就容易晋升。很多人的军事知识和指挥能力都很弱。

可到了中层军官的位置,个人勇武的作用变弱,指挥能力的作用急剧上升。

指挥能力强的军官能带部下不断取得战果,能力弱的会导致部下损失惨重。等经历过很多次大战,真正合格的军官才能逐渐浮现出来。

老军队的中低级军官在历次战斗中淘过数次,合格的比例高,整体战斗力就强。新军的军官没经受过考验,战斗力就弱。

很多千总、都司都隐约认识到做军官要知道得更多,只是苦于无处去学,只能在训练和实战中自己领会。

现在皇帝专门建立学堂传授这些知识,让他们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听说授课师傅中有很多高级将领,他们更是兴奋异常。

大明对于师道是很看重的,跟高级将领直接学习军事,就等于亲传弟子,对以后继续晋升有莫大好处。

至于如何制定战略战术、安排作战计划等高级课程他们想都不敢想。这些都是领军大将才配拥有的才能,都司一级军官们只能仰头遥望,不敢奢求。

高级班的授课老师将会是贺九义、马惟兴这样的大帅级人物。

朱由榔还承诺,以后李定国、白文选或者马宝来安南叙职,他还会额外安排这些名将到军官学校来讲学。

简而言之,朱由榔希望通过这个军官学校提升军官的整体素养,让安南两万新军能迅速地成长起来。

最新小说: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