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 第245章 让有些人难受的变化

第245章 让有些人难受的变化(1 / 2)

熙熙囔囔之中,贞观二年的春闱就来临了。

    之前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渭水新城了。

    但是伴随着春闱的接近,关于科举的讨论,也变得多了起来。

    贞观二年的科举,更后世大家了解的还是挺不一样的。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成熟,但是也有一些是明清时期不具备的有点。

    就比如科举的科目,种类就非常繁多。

    除了传统的明经科和进士科,其他七七八八的秀才科、明算、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科目。

    这全面程度,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公务员考试都是比不上的。

    当然了,科目虽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很多科目不受重视不说,也不是每年都考。

    在后世,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唐朝的时候,会有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作诞生?

    更早之前几之后的朝代,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唐朝一个朝代多。

    难道华夏几千年的天才们,都是诞生在唐朝吗?

    其实只要了解一下大唐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就知道答案了。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这个考试内容,其实也是最容易作弊的。

    因为没有胡名,又没有标准答案。

    人家说你行,你就行。

    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后来两种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试的科目有所变化变化。

    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

    诗赋是什么,应该不需要解释,大家都知道了。

    而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填空题,大家其实也是非常熟悉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而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本质上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所以难度其实不是非常的高。

    但是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才可以。

    结果就是进士科很难高中,明经科相对容易很多。

    这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偏偏朝中大佬们,最重视的就是进士科。

    这么一来,但凡是有才华的人,肯定都去研究如何作诗了。

    大唐会有这么多的佳作流传下来,这应该是最关键的原因了。

    可是,就在大家为了明经科和进士科努力的时候,朝廷却是突然公布了一个新的政策。

    所有春闱的考卷,都需要胡名。

    并且为了避免通过笔迹等一些其他特殊的标记作弊,胡名之后还要由专门的书吏进行誊抄之后才开始阅卷。

    这么一来,那些已经提前走好了门路,就等着高中的人,立马就慌了。

    “杨兄,朝廷怎么突然搞出了胡名这个做法?这岂不是跟我等过不去?”

    雅怡阁中,杜荷很是郁闷的跟杨豫之坐在一起喝酒。

    作为杜家的次子,杜荷不像是自己的大哥,哪怕是躺平了,也能有国公之位继承。

    虽然他什么都不做,李世民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肯定也是会给杜荷做官的机会的。

最新小说: 穿越后成大佬们的团宠怎么办?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投喂病弱男配 云鬟酥腰 我有一座道观 我在无限游戏封神当然不是靠美貌 冷战三年,分手后疯批大佬哭红眼 完美:悟性逆天,在仙古创无敌法 侯门主母驯夫日常 三国召唤之巅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