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1488章 一八零零

第1488章 一八零零(1 / 2)

五十年间,大明帝国的总人口增长是极为惊人的,如今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二十七亿多,这还是在流产与夭折数量不少的情况下。

仅在大明本土上就生活着超过十六亿人,北美有四亿两千多万人,南美有两亿九千余万人,南洋有一亿八千万人,澳州有九千万人,闽国人口也突破了一亿两千万,东非(含马达加斯加)有两千五百多万人。

在大明本土,畿辅地区以西的德州、法州、英州、西州、意州、波州、丹州、瑞州这八州的总人口达到六亿有余。

畿辅以东的第州、顿州、伏州、莫州四州人口约为四亿,余下五亿多人都生活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八个州。

当地的环境也不是特别恶劣,因为位于中亚地区的中州也被包括在内,仅中州的人口就达到一亿三千万。

这就意味着珍珠项链沿线各州加起来的总人口也就不到四亿,相对于这些州所拥有的土地和资源而言,其实负担并不算重。

更何况大明帝国的庞大人口也是一项令很多国家羡慕的方面,比邻而居的法国现在本土人口也没达到三亿,据说仅为两亿五千万。

这些人被路易十四用来控制法国本土是够用了,但要消化西非,那就远远不够了,起码要再生出这么多人口出来才行。

如果非要消化一个海外属地的话,路易十四肯定会选择西非,而不是法属印度,因为当地的土邦贵族是有智慧的,西非酋长则不然。

西非各地的大部分部落就跟一两百年前没太大区别,先择与时俱进的不到三成,其余都是在混吃等死而已。

有鉴于此,路易十四便打算今后彻底消化西非,将该地区变成第二个法国本土了。

当地资源丰富,土地还是两年五收,交给黑人部落来管理纯粹是在浪费土地资源。

像石油这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他们懂得如何开发么?

他们根本就不懂,而且看到石油燃烧就觉得是神明的警告……

既然明帝国能够消化土着居多的南美,那么法国也能消化遍地黑人的西非。

具体进程可能比明帝国的速度要晚一百年以上,不过路易十四认为自己等得起。

反正也没法与明帝国争夺世界霸主了,索性就关门过日子好了。

原来法国本土人口约五千万,明帝国本土人口约五亿,是法国的十倍左右。

如今法国本土人口约两亿七千万,明帝国本土人口约十六亿,约是法国的五六倍。

看似是追近了,但是明帝国海外人口以明人为主,法国海外人口以当地土着为主,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法国境内(含所有海外属地)的法兰西人只有一亿两千万,占总人口的一半而已。

明帝国各地的所有明人总数高达二十亿,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也就是主体人口少于百分之四十五的奥斯曼帝国比法兰西帝国更加危险,让路易十四感到些许安慰而已。

印加帝国就更不用提了,除了当矿工的黑人与与从事畜牧行业的白人之外,其余全部都是印加人,人口结构与明帝国非常相似,也非常安全。

所以路易十四才会居安思危,同意了柯尔贝提出的第二本土计划,也就是消化西非,使其变成“法兰西帝国的自然延申”!

不这样做的话,法国就要被明帝国给甩飞了……

一八零零年,法国财务收入净值达到了创纪录的三百二十亿法郎,折合等额的明帝国纸币。

然而明帝国的却飙升到了七千亿元之多,是法国的二十倍以上,看的路易十四目瞪口呆。

原因就是在于法国的海外属地虽然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却因为土着占大多数,从而无法进行深入开发。

明帝国的海外属地刚好相反,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明人,而且这些属地几乎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其中美洲、澳州、闽国这三大块属地的工业水平已经不逊于法国本土了,几乎已经自成一体了。

在飞机、汽车、造船、冶金、石化、医药、家电、建筑、造纸、印染等轻重工领域都有所建树,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普鲁士等国。

而且这三块海外属地的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土地面积都够用,气候还非常之好,被很多法国人嫉妒为“天选之地”!

相比之下,明帝国本土的北方地区就是名副其实的苦寒之地了。

即便如此,也有三亿多人生活在那里,人口数量甚至超过了法国本土。

换成高傲的法国人,肯定是不回去那种冷的要死的地方定居的。

哪怕去印度或者西非,也比去寒带跟棕熊一样猫冬要强得多,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然而被很多法国人鄙视的这一地区,却因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成了大明本土的巨型资源基地。

昊菁皇帝已经宣布,由于开采技术已经达到既定标准,从一八零零年开始开发近期可开采储量一百亿吨,远期可开采储量三百亿吨的秋明油田。

通过最近五十年勘探队的不断探索,确定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煤炭资源达到五万亿吨以上,天然气资源超过三十亿立方米。

加上金、银、铁、铜、铝、锡、镍、铅、锌、镁、钛、钨、钼等金属矿藏,云母、石棉、萤石、石墨、石灰石、磷灰石、金刚石等非金属矿藏的陆续探明。

让鲜卑利亚地区从一个地广人稀、寒冷荒芜的鬼地方,变成了一个遍地是矿藏资源的聚宝盆。

未来三百年时间内,除了该地区各州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粮食之外,各种工业资源都不会缺乏。

可以说光是鲜卑利亚地区的工业产值,就相当于整个法国含海外属地在内的工业产值了。

当地工厂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支付长途运输费,矿就在旁边,现挖矿石现冶炼就来得及。

这种相当于前店后厂的加工方式无疑极大地压缩了制造成本,不论是工业成品还是半成品,在市场上都极具竞争力。

昊菁皇帝可以负责任地说,除了硝石、铜锭、石油、成品油、石油炼化所产生的诸多副产品之外,大明帝国几乎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工业原料了。

郑氏集团控制的闽国是自己的关系户,自然不包括在内。

瑞典依然可以向大明帝国出口高品位的铁矿石,用来换取各种生活用品。

在大明帝国附近,还有更大的油田,也就是位于英州、丹州、瑞典之间的北海油田。

不过昊菁皇帝认为现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足以保证海上钻井平台的正常运行,希望推迟五十年左右。

打算在相关开采技术进一步提升之后,再行开发这个深度不算太深的近海聚宝盆,后世挪威就是凭借开采海上石油而变成富裕国家的。

一旦开采北海油田,可以让英州、丹州、瑞典的财务收入立刻起飞,大明也会因此而吃到一大块馅饼。

不过现在有着手开采的秋明油田,已经让帝国石油的股价飙升到了每股五百六十三元之高,当初发行价也不过十元而已。

为了尽快回血,朱慈烺也就不打算继续吃独食了。

在完成大搬家之后,便开始上帝国石油、帝国石油、仙级化工、大明通讯、雷霆电力、光辉制药等一系列行业巨无霸公司上市。

光是开始阶段,以股权转让方式获得的资金就高达五十亿银币以上,已经解了朱慈烺的燃眉之急了。

等到正式在明思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光是帝国石油的总市值便达到了两百零七亿银币。

当时朱慈烺将帝国石油直接卖掉套现,直接就能赚到一百多亿银币,但只有傻子才会那时候卖掉股权。

现在帝国石油的市值是当初的五十倍之多,这还不算每年公司给自己这个头号大股东的分红……

指数的一百家公司里有十家是由朱慈烺控股的企业,一家是由驸马巩永固两口子控股的企业,也就是世界传媒集团。

另外一家就是遍布大明帝国各大城市的千奇百货集团,由朱慈烺没有封地的留京子女们控股。

为了避免争权夺利,一直由妹妹朱媺娖来管理,其他皇室股东跟普通散户一样,不参与公司管理,只负责每年收取分红。

其他人,像沐天波,凭借控股的南方烟草公司,也跻身了指数里,并且他自己也是实打实的亿万富翁了。

就算失去了云南这块种植烟草的宝地,但沐家又买下了南美的大片土地来种植烟草,只要品牌还在,那就能屹立不倒了。

曾经在贵州颇有威望的马士英家族,则白酒品牌贵州老窖而飞黄腾达了。

在迁移到撒丁岛之后,“贵州老窖”就变成了“贵国老窖”。

虽然改了个字,但口感未变,仍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最新小说: 替嫁候府,黑莲花主母杀疯了 疯批世子总想娇养我 盛世开端: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 八零真千金:三天后离婚?难啊! 我躺平后,垂死相公惊坐起 重生换亲:疯批少爷的温柔娇妻是戏精 最狂邪医 假太监:一心逃离后宫,却成了九千岁 穿书后成了狼孩 京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