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712章:太子养牛

第712章:太子养牛(1 / 2)

在某太子的号召和命令下,京城乃至周边的几十万军珉就跟蚂蚁一样,将包括煤炭、木头、石灰、粮食以及牲畜与家禽在内的众多战略物资,一股脑地搬进城里。

    现已囤积煤炭折合超十万吨,逾一尺直径的木头达四万两千根,粮食三百三十一万石,牲畜一万一千余头,家禽十七万五千余只。

    新城现已安置了三十万百姓,中城安置三十二万百姓,连同老城的一百零九万百姓,合计一百七十一万百姓。

    平均下来的话,每人能均得近两石粮食,一石一百八十市斤,每人每天半斤粮食,两石省着点吃的话,便够吃两年的。

    幸好还有很多百姓不愿意到京城来避难,不然粮食消耗速度会更快,迁入城内的百姓也是以军户为主,更方便吏部对其管理与安置。

    某太子让工部在抢修城墙之余,掉派部分人手,开始在中城与新城里修建临时房屋,用以安置迁入城内的百姓。

    由于时间紧迫,每家不管人口多寡,也只能分到两间屋子,暂时实施男女分住。

    这样的安排并不便于居住,却很方便瓦匠们盖房子,加上中间的伙房,也只需盖三间屋子而已。

    在某太子的指点下,瓦匠们盖房子也实现了流水化作业。

    待工部人员测量完毕之后,一伙人只需要挖地基,他们完事了,瓦匠们便可砌砖。

    这些人就负责砌墙,加盖屋顶是最后一伙人的事情,实施这样的流程之后,盖房子的速度便大大加快了。

    房子是砖墙,加盖A型的木制屋顶,上面抹上一层水泥,辅以铁皮,防止下雨渗水,暖和是指望不上,但肯定比没房子要好。

    火炕以后才能修筑,眼下京城天气并不算凉,正是秋老虎横行的时候,还不用着急生火取暖。

    看着是比较简易,但在迁入城内的百姓们看来,太子爷真是善待百姓的千古明君,纷纷向宫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他们之前住的多半都是土坯泥巴房,那种房子进到屋里,不点灯的话就跟黑天一样,屋子也就一人高,让人感觉非常压抑。

    没想到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居然还住上了砖房,尽管砖只有四指厚,远远比不了大户人家的款式,但也大大超过了土坯房。

    这些房子都是太子爷出资,工部负责兴建,由吏部借给百姓们居住,前六个月不收任何费用。

    之后百姓们可以选择续费居住,每月不过一两银子,也可以直接买下来永久使用权,按照大、中、小号折算。

    一座小号房子的买断价格不过五十两而已,但地皮还是归开发商,也就是工部、户部以及某太子所有。

    这样以后就可以动迁赚钱了……

    中号的房子也就一百两,大号的房子价值二百两,看着都不贵,只要不是佃户,基本上不少周边城里的土豪都买得起临时住所。

    唯一的缺点就是房子盖得非常密,设计的款式就是联排的平房,前屋与后屋的间距非常小,也就不到两丈,几乎没什么院子。

    这价格也不是配院子的价格,新城与中城虽然是新开发出来的,但毕竟是京城,对照老城的地皮价格,肯定不会便宜到哪去。

    真有钱的话,完全可以在老城购置豪宅,五百两起步,数万两都打不住,不过周边的土豪们都舍不得花这笔钱,堪比勋贵与富商身价的几乎没有。

    由于设计简单,而且是流水化施工,大兴土木的速度非常快,一期工程在半个月不到就竣工并交付使用了。

    交付百姓的房子达到一万套,能够入住至少十万百姓。等全部八期竣工,便可让已经迁入城内的六十二万百姓和后续来的人全部入住了。

    本来还可以盖点更好的房子,但眼下人手有限,时间紧迫,只能一切从简。再说迁入的百姓以穷人居多,囊中羞涩,也就住得起这种便宜房子。

    这些百姓里至少有十万青壮,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只会种地和卖力气,由于不识字,又没有关系,自己在城里找差事是很难的。

    某太子早就想到了这点,只要是适龄男子,都可以应召入伍,加入预备队,编入各个班组,负责登城巡逻。

    待遇是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外加三十斤米,折算基本工资。

    若是两边开打,每天可领五百钱,一旦战殁,抚恤金与士兵等同。

    在秋收之后,只要一家有一个男丁出来工作,女眷便完全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住房子不花钱,还能赚到银子和大米,吃住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都是小事了。

    别看很多百姓之前都住在距离京城不远的村子,但除了来京城找活计的,剩下绝大部分人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到京城。

    这里人多、兵多、房子多,到处都是人喊马嘶,可谓是热闹非凡,可也要守规矩才行,不然就要被训斥,甚至鞭打。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不能随地解手,解手要么在官吏们看不见的地方,要么就要在自家或者公供厕所,否则男人就要挨打,女人就得被臭骂一顿。

    后来众人才知道,这是太子爷亲自下达的谕令,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否则好几十万人随地解手,那将是何等的壮观……

    按照工部出具的中城与新城的规划图,粪阀们早就安排人将这两处的全部公厕给盖好了,还是跟以前一样,完全免费,他们就等着收里面的存货赚钱。

    不过由于狗鞑子很快就要兵临城下,存货也运不出去了,农户无法施肥,他们这钱就很难赚了。

    但好在可以“出城转内销”,向守军销售金汁,这也算是开源节流的一种方式!

    京城不比别处,翔业十分的发达,金汁无须守军熬煮,粪阀吩咐手下的粪夫就足以完成任务了。

    确切的说,京城是否被围,根本影响不了粪夫们的收入,这个行业不但享受全额免税的待遇,而且是旱涝保收,只要你能忍得住就行。

    之所以实施严格的规定,就是因为某太子担心好几十万人密集居住在一起,一旦管理松懈,会爆发疫病。

    到时候城外有辫子大军,城内疫病很行,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那就是正二八经的人间地狱了。

    “将所有牛都迁入外城的场地饲养,外城现有的牲畜,除必要的战马与驮马之外,全部迁至中城与新城。”

    “是!”

    锦衣卫掌管常朝大象,还有包括虎豹在内的大象的一群快乐的小伙伴,这下锦衣卫也就有了新任务。

    不管要养的是何种动物,指挥使王世德都得悉心行事,因为这是圣谕,万一养的牛出了事,太子爷要吃牛肉拉面可咋办?

    为了养活募集起来的两千多头牛,百姓们已经将京城周边的野草都给割光了,没有豆类补充营养的话,那就只能跟战马一样吃“椒盐蝗虫”的大餐了。

    天启皇帝好做木匠活,太子爷好养牛,这算是隔辈遗传特殊嗜好???

    不过养牛就会让人联想到牛肉拉面,那种香醇的味道,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考虑到这方面,太子爷养牛就不奇怪了。

    虽说拉面店已经推出了新款的猪骨拉面,但很多食客都觉得还是牛肉拉面的味道更好。

    由于最便宜的拉面售价仅有二十文铜钱,属于广大百姓都能接受的价格。

    使得自从牛肉拉面问世以来,便成为了城内百姓们最为推崇的美食。

    不光是寻常百姓,上至首辅,下到富商,都是拉面店的忠实顾客。

    牛肉拉面是太子爷所创,这也算是变相讨好太子爷的一种手段。

    有钱的人家都是订购加肉的款式,不吃痛苦就不过瘾。

    而且不论如何,每周都得吃上三四次才行。

    眼下凉拌的打卤面盛行,等到天气转凉,那就是汤面的天下了。

    在口吐白雾的初冬,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决计是一种享受。

    眼下拉面店要排队,等天气冷了,那就更得排队用餐了。

    其他拉面店虽然也推出了牛肉拉面,但味道还是太子爷的店铺更为正宗。

    因为牛肉拉面采用的是御用秘方,来自仙界,只有尚膳监的御厨们知道,一旦透露给外人,可是要掉脑袋的。

    在保密措施极为严格的情况下,想要仿制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其他同行也就能作出原版六七分的味道而已。

    “要安排专人饲养与看管,一旦有牛出现病症,需要立即报与陆军医院,那边会派兽医前来诊治!”

最新小说: 替嫁候府,黑莲花主母杀疯了 疯批世子总想娇养我 盛世开端: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 八零真千金:三天后离婚?难啊! 我躺平后,垂死相公惊坐起 重生换亲:疯批少爷的温柔娇妻是戏精 最狂邪医 假太监:一心逃离后宫,却成了九千岁 穿书后成了狼孩 京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