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显威(1 / 2)

崇祯朝时下的大明,风气是极为不好的,不管是官场上,还是地方上,亦或军队上,都滋生出大批精致利己者。

        这使得国朝谋定的一些政策,但凡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就会在暗地里行掣肘之事,或干脆捅出各种篓子。

        别看崇祯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可离开这宫禁森严的紫禁城,离开这大明国都,究竟还会有多少认他的,就真的不好揣摩细想了。

        “皇爷…受山陕籍逃难灾民的影响,以京城为首的京畿一带,粮价出现小幅抬升。”王承恩微微欠身,向自家皇爷禀明道。

        “另外布价、盐价等,都受到了相应影响,甚至在京畿这边,亦出现一些流言蜚语,说了些……”

        见王承恩讲着讲着,不敢再说下去,崇祯皇帝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怕外面的舆情导向,多暗指自己刚愎自用,不愿听取良言劝谏。

        这一张张看得见,看不见的嘴,讲出来的话,经时间的发酵,所产生的威力,是难以评估的啊。

        做事难啊。

        想在明末做事,就更难了。

        “各地已开设的便民铺,所储粮食能支撑多久?”

        崇祯皇帝敲击着龙案,双眼微眯道:“朕叫你传达粮食限购令,是否都履行到位了?眼下这是有人想跟朕作对,趁机大发国难财啊。”

        “启禀皇爷。”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您所言的粮食限购令,各地便民铺皆已履行到位,依着此令,对外售卖的平价粮,能够支撑一个月。

        此外新一批筹措的便民铺,包括车马行,开始在保定府、真定府、天津直隶州等地落实开设。

        奴婢还从大内行厂这边,遴选了一批年轻宦官,会随时随地,谴派到各地治下,暗查便民铺、车马行等处,是否有对外勾结之事。

        不过皇爷,新一批便民铺和车马行开设起来,对粮食的缺口会增大不少,奴婢担心后续粮食购进,是否会存在风险。”

        这王承恩调教起来后,果真帮自己分去不少忧愁。

        崇祯朝需要魏阉,但并不一定非要是魏忠贤。

        在大明文官的嚣张气焰,包括他们背后代表的势力,没有被彻底打压下来。

        在大明‘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没有被拨正回来以前。

        围绕这一核心前提下,倚重内廷庞大的太监宦官群体,来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粮食的问题要重视起来。”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伸手说道:“先前要移送仓场的粮食,暂时扣着不给,随时调派到所需的地方。

        当前在这朝堂上,不知有多少文官,眼巴巴的瞅着朕出错,最好能将赈灾事,搞的一塌糊涂。

        另外派人去催促方正化,叫他所领的西辑事厂,尽快将查抄的粮食,分批押运回京畿一带。”

        围绕着新内廷班底,所构建的权力构架,特别是掌握权柄的东厂,内厂,西厂,若能用得好,那即便是绕开外朝,崇祯皇帝也能做不少事情。

        文官想看他出丑,崇祯皇帝偏不遂他们的意!

        “另外…叫朕创设的兴国日报,刊印关于赈灾的相应事宜,给朕对外进行售卖。”崇祯皇帝接着又继续说道。

        “叫锦衣卫所控制的说书人,在京城、通州、良乡等地,宣讲兴国日报,所刊登的一应赈灾事。

最新小说: 小皇叔,王妃又薅你气运了!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