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有七个老爷爷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蚩王(上)

第一百三十二章 蚩王(上)(1 / 2)

盛国之京,名曰盛京。

    盛国,为东南大陆诸国最富,盛京也是最为繁华的城市,比之乾国沐都、越国云京,都要更胜一筹。

    在盛京之中,离皇城不到一里地的地方,  有一个通体刷着黑漆的三层建筑,周围无半棵杂草,肃杀庄严。就连飞檐之上雕刻的动物,都是各种凶兽。

    在那漆黑如墨的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可不是寻常那种憨态可掬的镇宅狮子,而是张着血盆大口作扑击状,  呼之欲出,凶态毕露。

    门上高悬一匾:军部。

    没错,这里就是盛国军部,大盛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蚩王韩隽主持。

    这位与周士凯地位相当的蚩王,可不像明王一样,靠祖辈福荫才身居高位,而是纯粹凭着一身的本事,爬到了这一步。现在才四十出头,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

    可以说在盛国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如果非要找出第二个人的话,也就是宰辅杜翀,勉强能跟他平起平坐。

    韩隽放荡半生,平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了青楼里,虽然掌管军部,但日常事务一概不管。除非有天大的事,他才会去露个面。

    军部顶层,  最高级别议会堂。

    这是自河鼓道会战虎头蛇尾地草草了结之后,  几个月以来,蚩王第一次出现在军政会议上。

    议会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头看着自己眼前的卷宗,没有一个敢抬头的。

    韩隽的心情不好,没人敢触他的霉头。

    在与会者身前的一张张大案上,堆满了各种案牍,全部都是关于东境战事的。

    坐在最高位的蚩王身前,也有两份卷宗,他扫了几眼之后,就扔到了一边。

    一份就是关于之前河鼓道会战的战后分析,上面并没有过多描述那寥寥几场小规模战斗,而是将大量的笔墨,用在了会战为何会草草结束的分析之上。这份颇为厚实的卷宗,署名者是镇东将军顾青山。

    这是顾青山遇刺之前的一段时间,秘密上报给朝廷军部的,现在终于摆在了韩隽的面前。

    这上面用词犀利,毫不客气地写出了顾青山对明王的不满与怀疑,  他认为那场会战的仓促收尾,绝非是因为什么粮道被截的狗屁理由。

    在卷宗最后,他明确、肯定、直接地指出,周士凯放弃会战,就是因为小明王,而且极有可能周岩没有死,而是被活捉,乾国凉军以此为要挟,和他们的东境之主,暗中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顾青山的这份指控,极其严厉,他是在明确控诉盛国三位一字王之一的周士凯,通敌卖国。

    如果这份案宗公之于众,造成的恶劣影响暂且不说,必然还会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会造成东境与朝廷的割裂。

    所以顾青山递上来的这份卷宗,一直被压在了军部,没有处理。

    但由于韩隽现在桌上的第二份案卷,导致了不得不又把顾青山之前对周士凯的指控拿了出来。

    这第二份卷宗,正是顾青山遇刺的简报,以及刚刚送达的详细呈报,由明王周士凯亲自署名。

    在这份八百里加急呈递军部的卷宗内,周士凯将顾青山遇刺案,直接定性为凉军所为。

    主犯三人,凉州军策司司座楚河、百虎营主将徐从虎、白羽营主将狄延胜。

    而且周士凯还把顾、司二人的头颅,在大涌关主城门上随风飘荡的事,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无疑印证了这事是凉军的手笔。

    韩隽面无表情地坐在高位之上,就算是跟随他最久的下属,也不能从他的脸上读出什么来。

    其实顾青山的死活,他不是很关心,当初朝廷派他去东境,韩隽就知道,这个空有一腔忠勇的直臣,迟早得被周士凯弄死。

最新小说: 修行从天降神女开始 让你当反派,你研究上兵法了? 吞天龙帝决 真千金拒绝内卷,地府全员加班! 高武:我独自加点进化 长生:从修无情道开始 白幽剑雨 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 开局成哑女?我在荒年风生水起 神医:刚转世就被扫黄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