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捧和踩

第三百二十三章 捧和踩(1 / 2)

距离那场引发金陵百姓议论纷纷的诗会,已经过去好些天了,原本还热衷于争辩朝廷在北边究竟是打了败仗还是大胜燕王的市井百姓们热情渐渐褪去,毕竟他们后来都意识到...打不打败仗好像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

    人人都在说家国天下,但天下该如何他们这些庶民又没有话语权,所以还是顾好自己的家就得了,操心国家大事有什么用?真等到燕王打到金陵来再说吧。

    这种想法听起来悲哀,但却是金陵百姓们心理的真实写照,于是这些天秘谍司的谍子们不断散发传单,撒在大街、塞到门缝,不断抨击朝廷的伪善,揭露战场的真相,行动是风风火火,却根本没在民间引起任何波动,甚至连锦衣卫都一开始如临大敌,却慢慢地对秘谍司的谍子们生起了些轻视之心。

    就这?连百姓都不吃这一套了,这些燕王奸细,就只能做这种丢人现眼的事?

    若是换了锦衣卫,吃了前些日子那么大的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以牙还牙,什么投毒、纵火、暗杀通通来一遍,就算死也要从对方身上咬下块肉来,让朝廷晓得自己的利害,结果燕王的秘谍司就只敢发发传单?未免也太埋汰了点。

    然而事实上秘谍司的许多成员一开始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刚刚冒头,就被顾怀狠狠地按了下去。

    秘谍司和锦衣卫的争斗,是不能落到台面上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正面战场服务,秘谍司的任务,只是刺探情报和策反人员,如果真搞成了这样的恐怖袭击,气是出了,可后面的影响怎么办?

    针锋相对地进行报复行动,杀几个锦衣卫的番子或者百户千户,除了在对耗中把苦心部署在金陵的潜伏力量消耗殆尽,还有任何益处么?

    投毒、纵火一类的恐怖袭击更不能用,要知道这是大明的内部斗争,不是异族入侵,皇帝和藩王争皇位正统,秘谍司的谍子们真做了这样的事,确实可以让金陵人心惶惶,但朱棣岂不就此彻底失去金陵百姓的民心?

    以后他成了什么?恐怖组织的头目?

    要知道朱棣能撑到现在,除了身边有顾怀道衍和张玉朱能等文臣武将,以及悍勇的士卒和无能的朝廷等因素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除了朝廷里的朱允炆和百官以及部分唯天命正统为主的读书人外,全天下大部分士农工商乃至地方豪族都对朱棣没有强烈的敌意。

    还是那句话,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这江山谁来坐,对他们真的有影响么?

    或许他们不会支持朱棣,但起码他们不会穷尽心力去对付朱棣。

    如此一来,秘谍司谍子们的种种报复行为都被顾怀一一否决了,他之所以让谍子们不遗余力地发传单,其实目的并不是让百姓们偏向燕王,因为百姓们从来都不关心真相,他想要的,只是让金陵里的每一个人,从那天开始真正意识到燕王朱棣的存在,而不是只把他当成遥远地方战事的主角。

    而就目前的形势看来,起码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第二阶段的计划就此展开。

    在燕王传单满天飞舞的日子里,市井间渐渐流传出了一个传言,仿佛是一夜之间,正在北边和朱棣对峙的讨逆大将军盛庸就多出了无数拥趸,上到书生士子,下到卖菜小贩,个个提起那盛庸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他们的口中,盛庸俨然已经成了大明第一名将,朝廷鼎柱之才,似乎没有盛庸,朝廷大军就将不堪一击,一溃千里,战局之所以到如今还能稳定,更是全赖盛庸一人。

    先不提市井百姓们是如何得知盛庸是当世名将大明战神的,就说北伐诸将,郭英、平安、吴杰...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名声在外?他们之中资历最浅的都是大明二代将领,哪里是盛庸这么个军事生涯平平,只靠守济南一战成名的将领能比的,吴杰那是开国侯爷,平安更是跟着朱棣打了十几年的蒙古人,郭英也是战功赫赫骁勇善战,真不知道他们听说金陵城中的这些流言,又该是什么表情。

    这种突然兴盛起来的“造神运动”,一开始确实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但因为这事从根子上来说是有益于朝廷安稳民间的,所以也就没引起什么警惕和怀疑,于是在官府不禁的情况下,民间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大,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盲从的百姓加入了鼓吹的行列,随着朱棣往北撤军,越来越多城池被“收复”的消息传到金陵,盛庸俨然已经被拿着和徐达大将军等将领对比了。

    百姓安了心,朝廷省了力,因为燕王的那些传单而短暂萦绕在金陵的阴影似乎消散开来,大家都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大概就是窝在曹国公府里头的李景隆。

    没错,不知道是谁开的头,李景隆又被拉出来鞭尸了,盛庸“收复”的城池越多,李景隆就显得越无能,而当朝廷打了什么小败仗的时候,李景隆就更是受到无数人的唾骂,毕竟百姓们都一直认为,胜利是因为陛下英明神武,盛庸大将军骁勇善战,而输了?输就是因为李景隆这个废物的两次大败让朝廷元气大伤。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恶趣味也是无穷的,有些人只是起了个头,其他人就自发地添油加醋,将李景隆嘲弄成了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的废物,各种笑话顺口溜层出不绝,连几岁大的孩子都能蹦蹦跳跳地唱着改编的童谣,来讽刺那位窝在府里不敢露头的无能国公。

    朝廷打了胜仗,李景隆就被当作废物牵出来对比,然后大家嬉笑怒骂一番;朝廷打了败仗,李景隆就被当作替罪羊牵出来,以证明要不是他也不会到如今境地,百姓们越是对盛庸推崇鼓吹,就越是对李景隆深恶痛绝,而这,也恰好对了朝廷的胃口。

    能有一个出气筒转移朝野民间对朝廷的攻讦,能有一个标杆般的名将提升百姓对朝廷大军的信心,这无疑是对朝廷极为有利的,就连方黄齐三人也对这种民间风向采取了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因为骂李景隆的人多了...就没人骂他们了。

最新小说: 守护归来的纪元 失业群演在无限流游戏里做npc 敬神 救世狂魔 废土:我是传奇 开局拿下主角妹妹,奖励至尊骨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异界之公主鉴赏专家 凡人造化修仙传 苍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