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章 秋季返青月(2 / 2)

        ……

        ……

        二世二年秋,秋狩。

        一幕幕闹剧接连退场,随后迎来的便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秋狩大典。

        对于咸阳乃至关中百姓来说,秋狩大典的举办,意味着一年的辛苦劳作要结束了。

        他们即将迎来冬天,在家中过上安闲舒适的日子,围着火炉熬过漫长的冬夜,渡过寒冬,等来下一个春天。

        咸阳城周围的农家,  打谷场上稻谷空空,只剩下谷麦壳,农夫农妇将这些谷壳收起来,装入袋子里,也搬去谷仓。

        这些东西是要备下拿去给猪牛羊冬日备用的。

        若是遇到秋雨连绵,已经收割完的麦苗还会在麦地里重新长一茬子,是为秋季返青。

        这时候,全家大小都要出动,来到垄上割取青苗。有镰刀的用镰刀,没有的就用手拔。就是七八岁的孩童,都可以用手捋一麻袋的青苗作为冬日储存的草料。

        这些青苗注定是无法成熟的,所以要趁着秋霜降临之前把他们全部装入谷仓,用作冬日里牛、马、羊的草料。

        这一年,秋雨连绵,雨水充沛,整个关中很多地区都有麦苗返青。平时这个季节,从咸阳城城头楼台上看去,那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原野。但是这一岁秋日,从咸阳宫纵身俯瞰,到处都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秋日多雨,不仅仅有利于反青,而且给土地保湿,来年春种就会方便很多,整个关中的百姓都沉浸在这样一场秋雨之中。来年的丰收有保障,甚至于几年的草料也有供应。这意味着,家里的羊羔可以留几只继续让羊羔生羊羔了。

        即便是下着森森小雨,上林苑里依旧马车飞驰,东西横行;骏马奔腾,北走南奔;人声鼎沸,群兽齐鸣。上林苑中群英逐鹿,场面蔚为大观。

        而咸阳城周边的农田上,小孩们的身影不见了,到处都是赤着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夫,他们三三两两分布在青田里,佝偻着身子,在田里拔除青苗。

        若是天气持续不降温,拔完了一茬,新的一茬又会冒出来。这也是让人值得期待的。

        这样的时节,烟雨蒙蒙,草木青青,倒是真的会让人混淆季节时令。农田上有人站在树上面吹埙,亦有男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于雨中手舞足蹈。

        而咸阳城内,今日没有机会去上林苑随二世秋猎的文士大有人在,但是他们也并不消沉,只是聚在自家后院里,在树下焚香、弹琴、对弈。

        咸阳城城内城外,难得一派和乐轻松的氛围。

        这般轻松舒畅的日子,有些人等了一辈子也没有等到,而有些人却异常幸运在这个时代享受到了。

        所谓天下大治,无非是让人人都过上丰衣足***神满足的生活。

        目前来看,有人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三分之一。

        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不出十年,人口必然会比起之前翻一辈。青壮年不必因为战事死去,老者会因为家中有儿郎侍奉延长寿命,另外更有新出生的婴儿。

        只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有一个人,却在帝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欢欣雀跃的时候,一个人携着家中老小,蜷缩在巴郡的草屋里。

        这时节,巴郡之中,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他则独自背柴,沿着羊肠小道,一路战战兢兢往下走。

        后背早已经被荆柴打湿,臂膀上留着许多摩擦后的红痕。他的大手在这几天的磨砺下,早已经硬的和柴棍一样。

        只是走着走着,他走到一棵大树便,这是刚来到这地方试图上吊自杀的地方。

        【有一说一,那个时代,唱歌跳舞的基本都是男生。还有就是,弹琴这种高雅的事情,也大多都是男子。所以本文里女子抚琴的场面很少,时代环境如此。】

最新小说: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