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明末之七海为王 > 第三百零一章 布阵

第三百零一章 布阵(1 / 2)

张鼐思索片刻,问道:“为什么?”

他难以理解,为什么吴三桂会拒绝自己的亲属呢?宋献策则是说:“吴三桂没有解释,但李肇基通过天津卫的渠道来了密信........。”

宋献策把密信递给了张鼐,张鼐接过来的时候,就感觉这密信非常厚,他打开欲看,宋献策则是又接了过去,从十几张密信之中挑选出一张递给他,上面用了四十五个字解释了吴三桂为什么不接纳自己的亲属,但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时机未到。

至于什么时机,李肇基并没有说。

大顺这边自然是不知道吴三桂有拥立新君的计划,因此自然不知道什么时机,而吴三桂之所以不接回自己的亲眷,也是于此有关,吴三桂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的父亲无从选择,毕竟拥立新君,得到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儿子、侄子威胁到自己。

不过在接过来密信的时候,张鼐已经对这个问题不那么感兴趣了,他的精力被李肇基写的密信全数吸引了过来,李肇基写了十几张纸,而且还不是用毛笔写的,而是用羽笔写的蝇头小楷,粗略一算,不下万言。

信的内容完全和现在的局势有关,从东虏一方的兵力、武器、动向,到战术战法,李肇基都有说明剖析,还不断的为大顺提供各种建议。张鼐看到最后,仔细查看了一下这信件的纸张,发现信纸左上和右下都有污渍,而其中文字还有被线条圈点、加重的痕迹,张鼐由此认为,大顺上下很看重这封信,有多人阅读和讨论,才有了这些痕迹。

“义侯,着重看这一页。”李自成见张鼐看完,从中拣选出一页,递给张鼐。

张鼐一看,这一页主要讲明了东虏的战术,其中一些诸如盾车、佛朗机炮,散兵骚扰,骑兵游射之类的,他在磨刀峪战场多有见过。他也明白,为什么李自成让自己看这一页,因为大顺的皇帝了解东虏的战术,都是从朱明降将和李肇基这里了解的,而张鼐是大顺唯一一个和东虏真刀真枪打过的。

“皇上,这信中所言,似乎......不尽不实的。”

看完信的张鼐把信中内容和自己所见,从朱明降军中所闻的相互印证,虽然略有出入,但大部分是一样的,再加上李肇基赠予的炮兵连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张鼐至少确定一件事,在打东虏这件事上,李肇基是认真且真心的,但他仍然给出了一个不太高的评价,因为他认为,李肇基对清军评价明显是保守了。

“哦,如何说的,快些仔细说来。”李自成问。

张鼐说:“信中对东虏常用战术,倒是大差不差,盾车、轻炮、重甲、大箭之类的,微臣在磨刀峪已经见识过了。但李肇基评价清军,多用‘远甚明军’‘明军大不如’这类词语,实在误人。

那东虏精强,不是明军能比的,微臣在磨刀峪,率所部铁甲骑兵与东虏两黄旗士兵肉搏拼杀,殊死搏斗,折损不小,询问所部将士,大家一致认为,东虏满洲兵,只有当年老营精锐可比,其余概不能媲美。”

刘宗敏呵呵一笑:“义侯这话夸张了吧,如你所说,东虏这般厉害,为何你以兵力不如却获得如此战果,损伤少于斩首?”

“炮!汝侯,胜利的关键在于炮,你可派人询问参战官兵,大半东虏,都是被野战炮打死的。”张鼐说。

刘宗敏如此微微点头,他了解张鼐,张鼐可不是那种夸夸其谈,喜欢说大话的人,事实上,张鼐这个人不苟言笑,说话比自己靠谱多了。

李自成又问:“义侯,李肇基所谏方略,你以为如何?”

张鼐微微摇头:“其余倒好,只是被动了些。”

李肇基给大顺提供的方略就是结硬寨打呆仗,让其集合尽可能做的兵马,猬集一团,或防守城市,或立下大营,深挖沟,广积粮,并且在京畿周边坚壁清野,形成筑垒地域,和东虏打阵地攻防战,并且尽快尽可能多的搜罗明军留下的各式火器,尤其是轻便火炮,将之利用起来。

李肇基指明了对付东虏的方向,一是耗,二是杀伤。

东虏绕草原而来,补给线漫长,只要大顺方面坚壁清野,东虏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粮草,自然无法持续作战。而东虏虽然兵马精强,但不耐损伤,满清人口不过百万余,兵丁是有数的,折损之后,难以补足,多杀伤之,必然可让其退兵。

在张鼐看来,坚壁清野,收集火器这类都是对的,但只摆出防守姿态,非常不利。在他看来,大顺不是朱明,应该有与鞑子野地决战的信心。

张鼐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之后,众人纷纷点头,李自成更是夸赞说:“咱西北的汉子,就是能打敢打。”

李自成借着舆图,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李肇基所提的防守策略,他已经命人去安排了,但大顺高层仍然认为应该主动出击。

最新小说: 贴身狂医 穿越后,我成了国民男神 天命医神 一剑万伤:你拿什么挡? 惊悚:玩家把BOSS撩成恋爱脑了 和渣王互换身体,真千金手撕全家 大宋第一侯 秦老板风华绝代 开直播!定生死!玄学大佬她从地狱来 全民深渊:你管这玩意叫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