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 月(2 / 2)

二世语气不紧不慢,但是赵完听了却吓得腿软,那张面孔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越发坚硬,额头上的纹路像是被强行挤压出来的,隆起的非常醒目,两边的胡须硬的像是稻草一样,面对扶苏一个劲的发颤。

赵完哆哆嗦嗦,找不出什么话来。

“这件事,朕早就知道了。朕只是好奇,尔等打算何时才将这些现象汇报于朕。让朕失望的是,在朕发问之前,尔等竟然无一人主动向朕提及此事。”

“千人之众的食客,简直是天下的大观了!尔等可知,先帝设立的太学,历经十年之久,至今学徒也不过五百人之众。而一个亡国之人,居然府中足以豢养一千人之众的食客,简直是骇人听闻的消息!”

“诸位以为,若是此事传到咸阳,朝中那些谏议大夫会如何作想?”

说到激动之处,扶苏自然语气变得愈来愈严厉,音量也提高了不少。

偌大的大室里,静的忽的只有众将士惊恐的声音。

“尔等口口声声在朕面前说先帝在时天下如何安定,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安定。更让朕感到后怕的是,在先帝在世时,就已经有人敢对这种事隐瞒不报了。”

赵完心想,自己怕是完蛋了。

“陛下,臣有罪。臣日后万万不敢了,请陛下息怒。”

“区区一个邯郸,就有赵歇这样的人,目无法纪,更有你这样的郡守,欺上瞒下,隐瞒不报。若非朕此番决意打击亡国余孽,你是否打算继续隐瞒下去。”

“朕今日算是大开眼界了。朕在咸阳之时,群臣进谏,要朕效仿先帝。朕虚心纳谏,听从诸臣的意见,可是朕的大臣们呢。尔等今日着实是让朕开了眼界。竟然纵容这么荒唐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赵完一时之间急的焦头烂额了。

他千算万算没想到,皇帝会选择在嘉赏他之后和他算这笔账。

但是他忽的灵机一动,他认为皇帝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否则何必封了他又提这件旧事呢。

“陛下——请陛下相信臣。臣若是对陛下和先帝存有二心,又怎么会事先通知陛下燕地诸事,还有六郡的谋逆反叛心思呢。”

赵完哆哆嗦嗦的说着,其他人却在一旁冷眼瞧着。

刘开想着,这件事和他也脱不开关系,但是他都被皇帝封为都尉了,这个时候开始闭紧嘴巴,省得给自己招惹麻烦。

而且看皇帝的意思,他应该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之所以隐忍不发,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罢了。

皇帝是在警示我们这些人,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杨缪从跟随先帝多年,对于这种场面见的其实并不多。

二世和先帝是完全不同的人。

如果是先帝知道这件事,一定会不由分说杀了赵完,但是秦二世没有。二世先封赏,随后又提起这件事,显然他肯定不会杀了赵完的。

皇帝这是在给他们这些人立威。

其他未被封赏的人,一个个敛声屏息,大气不敢出。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内心深处已经对二世有了相当的认可。二世是一个算得上明察秋毫的人。

扶苏说完这些,顿时也觉得自己胸中清爽了许多。

“日后,诸臣给朕上谏之前,也先想想自己都干了什么吧。”

长平侯听着,这才发觉,原来皇帝弄了这出戏是故意给他看的。

果然,扶苏很快就话锋一转。

“长平侯,既然你提到此事,那朕就将这一千食客交由你处置吧。”

杨缪从十分精明,他很快就反应到这是皇帝对于他的试探。

皇帝方才发怒,为的就是赵完知情不报,可见皇帝非常在意此事。单怪就怪在皇帝竟然拿一千食客与太学相提并论。食客,丞相府、御史府都有数百人之众,数量虽然不多,但也是常事。

可太学是什么地方,那是秦国现在专门的官僚培养机构,太学取代了学室,还设置在皇城之内,地位非同一般。

皇帝重视人才,自然也在意这一千人究竟听谁的话。

那么这一千人究竟应该听谁的话呢。

“陛下,臣以为,这些食客不过是些目光短浅的人罢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被先帝下令追捕的人犯,最后跑到赵地,投奔赵歇,隐姓埋名。臣一见到他们中的有些人,便立刻记起了通缉令上的画像。这些人其实不难辨识,只是没有人揭发罢了。”

“陛下心怀仁义,对我等的过错能既往不咎,心胸宽广,实在是仁义之君。臣私以为,这一千食客,陛下不妨放归他们,以彰显陛下之德。”

扶苏听来听去,都是些虚的。

不过看这杨缪从的意思,他并没有要把这些人处死的意思。

“先帝在世时下的通缉令,要的就是将这些人就地正法,为何过了数年的光阴,长平侯却认为应该将他们放走。”

杨缪从眉头一皱,陛下到底几个意思?

“不知陛下何意?”

“反贼终究是反贼,留着遗憾无穷,他们既然投奔赵歇,那就是要和大秦为敌。朕的仁慈是施加给顺民的,像这等敢于作乱的流寇,就是死一万次也不为过。”

杨缪从会意,作揖道:

“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处理。”

最新小说: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 全家成了阎王代理人 重生玄门小祖宗,大佬们都被虐哭了